太監,其音為tài jiàn,原本指宦官中的高級官員,由於現在電視劇的普及和誤導,太監則普遍指古代被閹割生殖器後失去性能力,專供古代都城皇室役使男性中的官員。

說到中國古代的太監,趙高、蔡倫、十常侍、黃皓、高力士、童貫、鄭和、王振、劉瑾、魏忠賢、曹化淳、李蓮英、安德海、小德張等等幾乎都是家喻戶曉的,不過這還是得感謝電視劇,其中魏忠賢更是聞名電視劇、電影圈。

太監最標誌的動作就是蘭花指,最標誌的語句就是「奴才」,還有那標誌的形象——禍國亂政!

今天丸子就扒扒悟空小秘書的問題——丘處機為何稱為太監的祖師爺了!

1.中國第一位有記載的慘遭宮刑的文人巷伯孟子

其實遠在周王朝及各諸侯國大都設置了宦官,巷伯孟子則是現有歷史記載中第一位慘遭宮刑的文人,巷伯孟子是周幽王時期一個有名的文人,他寫過一首詩《巷伯》,存於《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之中流傳至今,詩中最後標明了作者本人的名號:「寺人孟子,作為此詩。凡百君子,敬而聽之。」由此以史上第一位慘遭宮刑的文人流傳青史。不過似乎那時候沒流行下來祖師爺的習俗,不然為何沒太監人將巷伯孟子當作祖師爺,此處有待考究!

2.太監祖師爺豎刁

豎刁,又名豎貂或豎刀,春秋時齊國宦官,也是著名的奸臣。他為了表示對齊桓公的忠心,自 行閹割。

此舉讓齊桓公甚是溺愛,管仲死後齊桓公不聽其遺言,寵信易牙(廚師的祖師爺)、豎刁。不過這簡直是養虎為患,桓公病危時,豎刁作亂,不給桓公飯菜。齊桓公得知後用衣袖蒙臉,活活餓死。

桓公有六子,其子無詭繼位,公子昭逃走,豎刁帶人守住了正殿,與諸公子對峙,宮中成了劍拔弩張的戰場。桓公已死六七十天,寢室蛆蟲遍地,屍臭熏天,方才下葬,一代霸主的身後事居然如此讓人唏噓!

公子昭逃到宋國,在宋襄公的支持下出兵壓齊都,掌兵權的易牙帶兵迎敵,高傒等老臣守城,老臣高傒乘易牙統兵出城,請豎刁進宮議事,豎刁不疑有他,被埋伏的兵甲殺死,迎公子昭回宮,無詭被殺,易牙逃亡魯國。

豎刁死後齊難才已,後世用「豎刁」或「豎刀」蔑稱寺人貂,亦以泛指閹宦奸臣。所以豎刁是名副其實的太監祖師爺。

3.史學祖師爺亦是太監祖師的太史公司馬遷

司馬遷是中國最偉大的史學家之一,他的《史記》被稱作「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由於剛正不阿,為投降匈奴的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

群臣皆罪陵,上以問太史令司馬遷,遷盛言:「陵事親孝,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有國士之風。今舉事一不幸,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櫱其短,誠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輮戎馬之地,抑數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轉鬥千里,矢盡道窮,士張空拳,冒白刃,北首爭死敵,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於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漢書》

這卻得罪了漢武帝,漢武帝以其「欲沮貳師,為陵遊說」被定為誣罔罪名按律當斬。當時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從容去死,一條則是忍辱負重。最後司馬遷選擇為了完成《史記》只得忍辱負重,慘遭腐刑(又稱宮刑),後世太監為抬高身份就將司馬遷拜為祖師了。

4.全真教掌教丘處機

看過《射鵰英雄傳》的想必對全真七子再熟悉不過了,其中最有名的莫屬長春子丘處機了,他可是為一位豪邁奔放、武藝高強的道士,以及抗金護民的民族英雄人物。

他的確是一位能人,受到南宋、金、蒙古帝國統治者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所共同敬重,甚至在74歲高齡時還遠赴西域勸說成吉思汗止殺愛民。

丘處機後在長春宮寶玄堂逝世,享齡80歲,元世祖時追尊其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天下百姓為紀念「丘神仙」的無量功德,遂定其生辰正月十九為燕九節,歲歲慶祝至今,是京津地區的著名風俗之一。

說道他為何會稱為太監的祖師爺則是一部明朝筆記小說《都公譚纂》記載所誤導,摘錄如下——

元太祖尊禮邱長春,屢試其術。一日,長春入朝,語弟子可掘坎以俟。及入,太祖賜鴆酒一杯,長春飲之,無難色。亟歸寢坎中,得生,頂發盡禿。明日,又謂弟子索絲繩以入,太祖賜玉冠,長春出絲繩系之而謝。太祖神其術,禮之愈隆。後欲妻以公主,堅不可辭,遂自腐以告絕。其日乃十月九日,今京師謂之閹九,為會甚盛。

大意將成吉思汗對丘處機的刁難,看看他是否是真的神仙,真的會法術。第一次刁難是讓他喝毒酒,結果被丘處機看穿,讓自己的弟子先挖好逼毒運功的大坑,雖然他將毒逼出了,但卻成了禿子。

第二次刁難則是成吉思汗給了丘處機一頂沒有帶子的玉冠,不過丘處機早有料到,早就預備了絲線,成功戴上了玉冠。

成吉思汗見一計不成則又施一計,看看老神仙怎麼破解。第三次成吉思汗非要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讓他作駙馬,這些丘處機無計可施,只得揮刀自宮來破解。

都教授的筆記小說最後還來了一句——「其日乃十月九日,今京師謂之閹九,為會甚盛。」說他揮刀自宮的是十月九日,後來以此日為」閹九「,看了都教授是考究不全,亦或者自己非道教徒。不然怎麼會將「正月十九」變成了「十月九日」、「燕九」變成了「閹九」。就是這樣的誤導在民間引起了轟動,太監為了拔高身份和地位就又變丘處機為祖師爺。

我們來看看這位都教授的簡歷,都教授名都穆,明代大臣、金石學家、藏書家,吳縣(今蘇州市)人。可見離京城數千里,不免道聽途說。


歡迎關注【最愛肉丸子先生】,以輕鬆有趣的方法,帶你暢讀歷史!


無量壽福。謝邀。

因為有傳,丘祖為苦行自行閹割。明清時期太監跑白雲觀祭拜。各行各業都給自己找個祖師爺顯得正宗。有了祖宗。其實這事還是要從丘祖是否自行閹割這點說起。

在任繼愈《中國道教史》里有:「以除妄念,甚至自行閹割」。

原文如下:

但在道藏中記載:丘祖苦志煉魔,遭遇兩番死魔,一番凈身自險死,一番飛石打折三根肋肢。對於這個凈身。就有人解釋成閹割。這個凈身指什麼。《靈寶經》中有凈身咒。難道是念完就割了?五體不全之人哪有成道之理。

文字謬傳。人來誤解。太監們正好找個神仙人物當祖宗。有這個紕漏。正好。

祝身安體泰福壽安康。


謝邀!

你這個問題好奇怪,為了回答,我還專門去翻了相關資料。

事實上,丘處機雖然沒有確實的證據來證明他曾自宮或者是個閹人,但是明朝一些太監確實曾專程選日子去祭拜丘處機,丘處機所在的白雲觀等道觀也是香火鼎盛。

但是,我認為並不能以此就來說明丘處機就是太監的祖師爺,最多只能說太監在丘處機身上寄託了一些特殊的想法。原因很簡單,宦官太監這個行當自漢朝就有了,丘處機是南宋年間人物,丘處機要是成了祖師爺,那南宋之前的太監怎麼辦?

那麼明朝的太監為什麼對丘處機那麼看重?分析主要是以下的原因。

一:在民間的傳說和小說中把丘處機傳成了一個閹人。我們且不管丘處機在這些故事中是因為什麼原因自宮的,反正太監們相信這個事實就行了。

二:丘處機也就是長春子在民間有著巨大的威望,同時明朝年間道教興盛,道士都可以入皇宮指導皇帝修鍊,自然道教的地位在太監眼中的地位也是很高的,太監們崇拜一下有名的長春子,也不過分。而且崇拜宗教人物不會帶來麻煩,要是崇拜司馬遷這樣政治屬性很強的人物,估計朝廷的官員們早就跳起來參本了。

三:由於道教宣揚的一些東西,除了保佑身體健康之外,道教在說的一些房中術,修鍊法可能給了太監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古人迷信,相信神仙,說不定多拜拜,有一天自己那方面的功能恢復了也說不定呢?即使不能恢復,要求保佑保佑自己身體健康,一切平安也沒錯。

那麼,丘處機到底有沒有自宮過呢?我想截取《長春真人西遊記》中的一段記載來回答:「又仲祿欲以選處女偕行,師難之曰:齊人獻女樂,孔子去魯。余雖山野,豈與處女同行哉?」

這段話說,仲祿(一個人)打算選幾個處女陪丘處機一起西行,結果丘處機舉了孔子的例子來拒絕,還罵了仲祿。

從這段話推測,丘處機對女色是有所顧忌的,為了保證自己的修鍊不想和女色走進,所以他是不是閹人,我們自然可以推測出答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