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不是中醫黑,也不是中醫粉。我就是想知道中醫的醫理是什麼?是通過什麼來治病的?

最好能有個專業的醫生或者中醫學院的學生,給我講一講,通俗易懂的,不要講什麼金木水火土。比如我感染了病毒,就會生病,喫抗生素把病毒殺死,就會痊癒,但是抗生素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但是中醫的東西,真是看不懂。說實話,我開此問題的時候,對中醫還是抱有一絲期待的,畢竟屠呦呦女士已經獲得了諾貝爾獎,我覺得這是中醫的偉大勝利。然而開問題之後陸陸續續問了很多人,現在真是心涼了,中醫專家們的做派,幾乎和被徐曉東打假時候的武林高手一樣做派。

幾乎所有的中醫從業者都是這個態度?我覺得道理是越辯越明的。比如A說鐵是硬的,B說鐵是軟的,最後去試一下就知道了。總是說我知道鐵是軟是硬,但是你理解不了,這是為什麼?

中醫的湯藥,我就很不理解。比如黃蓮,我們通過化驗知道有黃連素,那麼把黃連素提純,就能治病。

那麼製成湯藥,有什麼優點呢?製成湯藥之後發生了化學反應,形成了新物質嘛?那麼我們之間提純這種新物質不就好了嘛?


看不懂中藥那就說中藥吧。

看世界是有不同視角的,有化學的、有物理的、有數學的……西藥是基於化學的世界觀,當然談物質和提純,非常對,這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相配。

但中藥的視角不是基於化學的,而是基於「物性」。這是什麼視角?勉強說是一種「物理+靈魂」的視角(沒錯,這裡開始聊巫術了),我們看中藥是看它的「力量+方向」,類似現代語言的「矢量」,中醫黑這裡一般就要怒了「你一碗黑乎乎的樹根湯跟我談物理?談化學都他麼抬舉你了!」然而事實就是,每種中藥都有它獨特的力量和喜好:

比如喝碗薑湯比和碗白開水更容易出汗吧,

又比如說麻黃能讓人心跳加快、毛孔打開,

又比如葛根只喜歡放鬆後脖子的肌肉,

……

當然這背後都有其化學機制,但化學的視角並不是最合適的,從更抽象的「物性」視角來看,中藥有喜歡向上的,喜歡向下的,喜歡旋轉的,喜歡鑽脖子的,喜歡上腦門的,喜歡膨脹的,喜歡衝鋒的,喜歡穿透的,喜歡窩著的,這個適合談化學?再讀讀中醫書你會發現中藥的作用都是改變人體局部的溫度(寒熱)、濕度(燥濕)、壓力(脹、痛、虛)、通道(疏通經絡)而達到治病的作用,這個適合談化學?

騷年,看一件事情可以有很多層次(視角),每個層次都有其對應的方法論,都能解決問題。但不應該用一個視角的方法論去評論另一個視角的世界觀。類似「中藥殺病毒」和「提純中藥物質」這些都是「用小無相功催動少林七十二絕技」,都是邪路。

舉個極端的例子吧:科學家鋼鐵直男大概會覺得,要讓女朋友開心,就應該給她注射多巴胺。


中醫治病有幾個方法,發汗、攻下、催吐、利小便、溫裏、清熱、補虛……

如果體內有邪氣(你可以理解成病毒、細菌等對人體有害的東西),就需要把這些邪氣趕出體外。

如何趕出體外呢?通過汗液、小便、大便、嘔吐物等方式驅趕出來。

如果這些邪氣在體表(皮膚腠理),我們通過發汗的方法把邪氣趕出來。所以很多病,我們喫了葯捂著被子出個汗就好了。

如果這些邪氣在胸膈以下,就可以通過瀉下大便、利小便的方法,讓邪氣從大小便排出去。

如果邪氣在胸膈以上,我們可以用催吐的方法,將邪氣吐出來。

我治療咳嗽的時候,常常有病人服藥後嘔吐一兩次痰涎,咳嗽就會大大減輕。

古代的中醫不知道有病毒、細菌這些東西,但他們知道肯定有不好的東西進入了體內,這個時候要做的不是殺死這些病毒,而是把它們趕出體外就可以了。

就像家裡一堆垃圾放久了,家裡因此多了很多蒼蠅、蟲子,這個時候中醫可以不會管這些蟲子,中醫的做法是掃除垃圾。垃圾沒有了,蟲子自然沒有生長的環境……

以上只是用中醫幾種攻除邪氣的方法舉個例子。

中醫還有溫法,清熱法,補虛法等。都是從宏觀上調整體內環境的方法。

中醫沒有那麼玄,說透了就那麼回事。


小明:[備份]中醫治病原理與常見不良反應中藥?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簡單來說,中醫診斷是分辨患者身體的陰陽狀態,治療就是恢復陰陽狀態的平衡。簡單瞭解的話,可以看看

詳細說的話,就麻煩了,建議去看看《中基》。

up,題主說的黃連提純黃連素(小櫱鹼),是可以提高濃度,提高療效,這是好處。可是,黃連的有效成份不止黃連素,那麼提純後的適用範圍就小了。再就是提純後,濃度增加了,不良反應也增多了。

用湯劑一般來說不會產生新的的物質。

湯劑的好處的成份比較雜,適用範圍廣,壞處是濃度不高。但是,中藥通過君臣佐使可以用配伍的方法來增加藥效

比如,下面這個,單純的黃連治療幽門螺桿菌效果不如黃連加吳茱萸。而且配伍比例與有效成份析出有關

這就是為什麼日本的經方通常不加減(變方),因為只要藥物比例改變了,臨牀效果就差很多。

小明:[備份]中醫是否可以治療幽門螺桿菌,中醫是如何看待這些微生物的??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更多好文……

小明:...推薦文章索引…?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謝邀,

我不是醫生也不是醫學生,

抗生素也不能殺病毒,

正常情況是這樣的,

A:我不懂中醫,B你給我講講。

B:講不了,你去學傷寒論吧,我可以告訴你大概怎麼學。

天資聰穎勤奮好學玉樹臨風的A歷盡艱辛學了一兩年,試藥幾百碗,終於明白了粗淺的大概。

這個時候C跳出來了,

C:我也不懂中醫,A你給我講講。

A:…………我無法與你溝通。再見。

在中醫來說,治感冒和治重病都是差不多的難度,你要麼學了一大堆東西入了門,要麼就屁也不懂,不入門根本不可能溝通。

你說給你講明白中醫的原理,

這樣的書不就是四大經典嗎,

傷寒論算是「中醫理論指導下的中醫用法」

黃帝內經算是「中醫理論的核心與基礎」

難經算是「補充更多的中醫理論的核心與基礎」

神農本草經算是「符合內經理論的中藥學」

所以,

懂中醫的人和不懂中醫的人確實是無法溝通的,

給你講那麼一丟丟看似你可以理解的「中醫」其實也沒什麼意義。

當然,現在很多的中醫已經開始用西醫玩法了,

就是你說的分析成分去幹微生物,

這樣的我稱之為:草藥醫。

再見。


非常好的提問,中醫究竟是如何診病。

中醫其實不會診病。

我們知道疾病非常複雜,要做出正確診斷非常困難。但是再困難也難不倒中醫,他們想到個好方法,就是把複雜的問題全部簡單化。

中醫認為這世上的病就只有兩個,不是陰病那肯定是陽病。如果連陰病還是陽病都不好判斷的時候,那就再來個一元化,陰陽俱病。

如果連陰陽俱病都判斷不出來,那悟性就真的完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