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個時間地點,我赴約!”

“我們美國東部時間週一傍晚見。”

中國偷走美國數十億?中國女主播怒懟4分鐘應約辯論,就得這樣剛 新聞 第1張

這段火藥味十足的對話,出自兩位女主播:一位是美國福克斯電視臺的翠西·里根,一位是中國國際電視臺的劉欣。平日裏溫文爾雅端莊持重的女主播,為中美貿易戰“約架”當面辯論。

5月14日,美國福克斯電視臺播出一篇評論,主持人翠西直接把美國描述成中美貿易關系裡徹底的“受害者”,責怪中國人從美國人那裡“偷走”了數十億美元,還表示中美貿易不平衡是美國必須用在中國身上的“武器”。

5月22日,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發布了一期題為《中國不會接受不平等協議》的短視頻評論,主持人劉欣駁斥翠西宣揚對華“經濟戰”的言論,表示翠西宣洩的盡是情緒和指責,卻少有實質依據。

次日,翠西在自己節目中用了11分鐘回懟,並要求“約辯”,這就有了開頭那一幕。

中國偷走美國數十億?中國女主播怒懟4分鐘應約辯論,就得這樣剛 新聞 第2張

據最新消息,因為下週一是美國的陣亡將士紀念日,當天放假,翠西建議稍晚時候再辯,劉欣表示隨時奉陪。隨後,翠西再次回復,希望將辯論時間定在美國時間5月29日(下週三)晚8點,即北京時間下週四早8點。

真理越辯越明。正如劉欣所言,通過一場有意義的討論去更好地相互理解,對雙方而言都非常重要。這也是中國歷來所倡導的,盡可能地以文明方式解決糾紛,盡可能地以理性態度對待流言蜚語。無論是此刻劍拔弩張的中美貿易戰,還是這些年的中西文化交往,我們始終堅持有理有節的溝通原則,尊重他人也不委屈自己。

中國偷走美國數十億?中國女主播怒懟4分鐘應約辯論,就得這樣剛 新聞 第3張

今天的劉欣應約如是,十幾年前的傅瑩給外媒撰稿《西方媒體“妖魔化”了中國》如是,我們適應他人的話語體系傳播如是,積極主辦國際論壇邀請各國來華對話亦如是。我們明白,當一個快速成長的中國進入國際社會大眾視野,難免會有隔閡和誤會,也不乏糾紛和沖突,關鍵是在平等的基礎上增強互信。

多交流交流不是什麼壞事,不過我們也要做好心理準備,怕就怕“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還以中美貿易戰為例,中國人有沒有“偷走”美國人數十億美元,中國的繁榮是不是“以美國利益為代價”?需要講究事實和證據。

中國偷走美國數十億?中國女主播怒懟4分鐘應約辯論,就得這樣剛 新聞 第4張

目前,美資企業在華年銷售收入7000億美元,利潤超過500億美元。這恰恰是美國企業分享了中國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成果的體現。不僅如此,美國資本還在全世界“薅羊毛”,廉價進口大量發展中國家的優質商品,美國企業始終佔據價值鏈高端和高附加值環節。

換言之,當下的全球經貿體系是當年在美國主導下建立完善的,多年來讓美國享盡了全球化“飯碗”的美味,何來“吃虧”一說?若說普通民眾不明白,一不小心就被輿論帶偏或可理解,精明至極的美國政客怎麼可能不知,強行扮演“受害者”角色不過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

中國偷走美國數十億?中國女主播怒懟4分鐘應約辯論,就得這樣剛 新聞 第5張

如今這場貿易戰鬧得全球市場不得安寧,癥結可以從最近特朗普的一段話中尋得端倪。他說“美中之間的協議不可能是對等的(50-50),必須明顯更有利於美國”。其上一任奧巴馬也不止一次強調,“我無法接受美國成為世界第二。”歸根結底,還是“美國優先”的心理在作祟。從宣揚“自由貿易”轉向大談所謂“公平貿易”,美國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美國優先”落地,讓世界各國為美國獨霸天下埋單。為此,政客們不惜杯弓蛇影,歪曲杜撰,看到哪個經濟體發展勢頭良好,就要當成靶子練一練。

就像有人所指出的,過去40餘年,中美貿易規模增長230多倍,如果不是共贏,而是一方受害的“零和”,怎麼可能實現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而美國學術界多年來的主流觀點是,美國製造業崗位流失源於其自身經濟結構調整。“美國巨額貿易逆差並非因中國而生,也不會因中國而終”,已經被越來越多清醒的人認可。如果此時白宮依然選擇裝瘋賣傻,畫面就太難看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