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譜旨在從宏觀水平上總結醫療產業各大分類及其細分分類的市場規模和增速。如果你花了10分鐘看完了這篇文章,能夠對醫療行業有一個大概的認識,比如:醫療產業都包括什麼?哪些細分行業市場規模較大?哪些細分行業增速較快?那麼,這個圖譜的目的就達到了。

我將所有查到的數據整理成了一個heatmap的形式(縱向長度代表市場規模,顏色代表增速,灰色表示沒有增速數據)(本文數據主要通過公開途徑查詢,很多細分分類的數據難以查到,同時必然會有一些錯誤,如有錯誤,還望指出!本文原文於2018年末寫成,所引用的市場數據大多為公開途徑查詢到的2017年或2016年的數據,接下來如果有時間繼續完善和更新數據):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生物葯、體外診斷、民營醫院為近年來醫療行業增速最快的三個賽道。


1 概覽

在我國,並沒有醫療健康產業明確的定義。現實中,狹義的醫療健康產業是指與醫藥產銷及醫療服務直接相關的產業活動,總體上分為醫藥工業(製造業相關)和醫藥服務(服務業相關),其中醫藥工業包含五大子行業,醫藥服務包含醫藥商業、研發外包、醫療服務。廣義的醫療健康產業即大健康產業,不僅包括與醫藥、醫療直接相關的產業活動,還包括圍繞醫藥、醫療活動的邊緣性產業,如製藥設備、包裝資料、人才服務等產業活動,它綜合性極強,囊括了製造、IT、流通、服務、教育等諸多領域。

醫療健康產業的核心是以醫院為代表的醫療機構,其他業務圍繞醫院的上游和下游展開。藥品必須通過醫藥批發公司才能銷售,醫院是非常強勢的終端。產業利潤集中在醫療服務(醫院端)和醫藥工業或者製造業。

後文就醫藥製造、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這三個行業進行梳理總結。

不考慮零售、保險等行業,醫療產業大體上分為以下三類:醫藥製造、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

2 醫藥製造業

2016年,德勤數據顯示,醫藥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28,063億元,增速9.9%。

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醫藥製造業可分為以下幾個類別:

2.1 化學製劑

化學藥品製劑是化學藥品原料葯加輔料,生產出的藥物劑型,比如:片劑、顆粒劑、膠囊劑、注射劑、滋膏劑、貼膏劑等。2016年化學製劑行業銷售收入為7535億元,增速為10.55%(數據來自財通證券)

2.2 化學原料葯

按照藥物市場性質,化學原料葯可分為大宗原料葯、特色原料葯、專利葯原料葯等三個分類:

我國原料葯四大類優勢品種:

抗生素:生產水平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原料葯佔據了國際抗生素原料30%的市場份額。

解熱鎮痛葯:是我國傳統的優勢原料藥品種,其中撲熱息痛、阿司匹林和安乃近的產量居世界前位,撲熱息痛的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近50%。

維生素:維生素以VC和VE為主要代表,VC產量近5萬噸,是世界最大的生產和出口國。VE產量也快速增長,達12000噸以上。在其它維生素中,我國除極少品種不能生產外,大部分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皮質激素類——近年由於技術重大突破,成本下降,質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市場佔有率領先。

化學原料藥行業2016年銷售收入為5080億元,增長率為10.1%(yoy),數據來自火石創造。

2.3 中藥

中藥可分為以下三類:

  • 中藥飲片是指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可直接用於調配或製劑的中藥材及其中藥材的加工炮製品,「飲片」出自清代吳儀洛所著《本草從新》中「葯肆中俱切為飲片」。
  • 中成藥是用一定的配方將將中藥加工或提取後製成具有一定規格,可以直接用於防病治病的一類藥品。
  • 中藥配方顆粒是用符合炮製規範的傳統中藥飲片作為原料,經現代製藥技術提取、濃縮、分離、干 燥、制粒、包裝精製而成的新型配方用藥。部分行業報告將配方顆粒歸於中藥飲片分類下,但由於配方顆粒市場增長遠超中藥行業平均水平, 這裡單獨作為一項分類進行說明。

2016年中藥行業銷售額為8653億元,增長率為10%,其中配方顆粒佔比為1%,但增長率遠高於平均水平,2010-2015年複合平均增長率為40%:

2.4 生物製品

生物製品主要通過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蛋白質工程等獲得微生物、細胞及各種 動物和人源的組織或液體製備而成。與常規醫用藥品作用機理不同,生物製品主 要通過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免疫物質來提升人體免疫能力,有效地抵制各 類疾病。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規模為1344億元,2016年增長率為11%。

2.5 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

2016年主營業務收入約為2245億元

包括:

  • 外科敷料、藥物填料:橡皮膏、藥棉、繃帶等
  • 用於牙科醫治的粘合劑、固化材料、生物材料、牙科用充填材料、正畸材料、印模材料、研磨材料等
  • —外科及牙科用無菌吸收性止血材料
  • 骨折用繃帶、腸線和其他手術縫合線
  • 明膠制裝藥用膠囊等
  • 醫用高分子材料及製品的製造

3 醫療器械

2016 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 3696 億元,2001-2016年CAGR高達 22.37%。(關於醫療器械的市場規模,多家行研報告數字較為一致)

3.1 醫學影像

2016年醫學影像設備市場規模為591億元,根據中泰證券專題報告的數據,2012-2016年,醫學影像市場規模CAGR為12.5%。

3.2 體外診斷

體外診斷,即IVD(In Vitro Diagnosis),是指在人體之外,通過對人體樣本進行檢測而進而判斷疾病或機體功能的產品和服務。

2016年,我國體外診斷市場規模約430億元,根據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健康產業藍皮書(2016)》,到2019年,我國 IVD市場規模將有望達到723億元,三年間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18.7%,發展迅猛。(新時代證券報告中體外診斷市場規模為369億元,廣證恒生和聯訊證券數據為410億元)

3.3 心血管器械

2011-2016年,中國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在13%以上。2017年,我國心血管病醫療器械總市場規模超過250億元,預計未來18-20年複合增速將保持在13-15%。(數據來源:天風證券)

3.3 骨科植入物

傳統上,骨科器械分為三大領域:創傷、脊柱和關節。

  • 創傷的規模最大,市場高度分散;
  • 脊柱和關節的國產率有很大提升空間,未來進口替代進程將不斷加快。
  • 2013年-2018年,骨科器械整體增長率達到12%,其中關節植入物增長最快,達到18%

3.4 醫療信息化

4 醫療服務

(這部分的數據不好查,完善度不如前面的藥品和器械部分)

醫療服務是指醫療服務機構對患者進行檢查、診斷、治療、康復和提供預防保健、接生、計劃生育方面的服務,以及與這些服務有關的提供藥品、醫用材料器具、救護 車、病房住宿和伙食的業務。簡而言之,醫療服務包括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為患者提供 的預防、診斷、治療及康復等方面的服務。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醫療產業規模為5322億元,增速約為9.7%:

4.1 醫院

公立和民營醫院2012-2016總營收如下(單位: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醫院收入不單指服務收入,包含了醫療器械與藥品收入)

4.2 第三方服務

第三方服務主要包括第三方檢驗機構、康復中心等機構(數據來源:蛋殼研究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