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玩坦克網遊的朋友都知道,由蘇聯T-54坦克仿製而來中國59式主戰坦克,以其產量巨大,分佈廣泛,改進家族龐大而聞名,59式坦克從1959年服役以來,在世界各地的歷次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到處可見其身影。大家都親切的給它起了一個的專屬綽號:五對負重輪。

解放軍禁止出口:這輛坦克曾是全世界最好的五對負重輪!

五對負重輪有很多種改進型,細分改進型號大概有三四十種之多。從80年代初開始,中國利用引進的西方坦克技術,對T-54/59式坦克的改進型——69式坦克進行了一次更徹底的改進,那就是跨時代的79式主戰坦克。

中國的武器裝備出口有個原則,通常解放軍自用型號絕不會直接出口給。外國軍隊能夠買到的中國武器,大多是專門研製的出口型號。那時候所有的59I,59II,69I,69II,以及所謂的69IIM等等亂七八糟的型號,均爲中國第一代中型坦克的出口改進型,而整個八十年代人民解放軍自己使用的改進型坦克只有50-2和69-3,也就是79式。

解放軍禁止出口:這輛坦克曾是全世界最好的五對負重輪!

79式主戰坦克是中國在69-IIM式中型坦克基礎上,同時吸收59-II部分改進項目發展而來的新型坦克,也被稱爲69-III式主戰坦克。該坦克是80年代中期入役的最先進國產坦克,也是中國第一種大量融入西方坦克技術的國產主戰坦克,是中國改革開放後引進西方國家先進技術改進國產坦克的首次嘗試。

79式坦克於1981年改裝成功初樣車,1983年生產2臺正式樣車,隨後進行了各種性能試驗,如道路行駛試驗、激光測距儀性能試驗、實彈射擊試驗、電磁幹擾試驗和夜視視距摸底試驗等。按裝甲兵要求還進行了行程1000公里冬、夏季環境試驗。整個試驗證明該坦克達到了戰技術指標要求,1984年進行首批生產,1986年1月國家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批准設計定型,並命名爲“79式中型坦克”。

解放軍禁止出口:這輛坦克曾是全世界最好的五對負重輪!

同樣是五對負重輪,79式坦克遠遠沒有59式坦克名氣大,但在中國坦克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與以往的59式和69式相比,79式坦克在火力、火控系統、特種防護、通信、防二次殺傷效應等方面均有重大提高,使用方便性和零件耐久性也有顯著改善。79式坦克在服役過程中歷經多次改進和翻修,技術狀態仍保持良好,但33歲高齡已經明顯露出老態,這種坦克的年齡甚至超過了駕駛該坦克的大部分坦克手。

解放軍禁止出口:這輛坦克曾是全世界最好的五對負重輪!

79式坦克的另一個特點是整師裝備。駐地山東濰坊的原陸軍第26軍坦克八師,是全軍唯一全部裝備79式坦克的部隊,而且是整師裝備。1984年坦克八師開始接裝79式坦克,當年該師駕駛79式坦克參加了國慶35週年閱兵。1998年坦克八師改編爲裝甲第八師,2013年撤銷番號,拆分爲一個裝甲旅和一個機步旅。其原有的9個營79式坦克,4個營劃歸新組建的裝甲旅,其餘5個營編入26軍的三個摩步旅。

解放軍禁止出口:這輛坦克曾是全世界最好的五對負重輪!

79式主戰坦克在火力、火控系統、特種防護、通信、防二次殺傷效應等方面均有重大提高,是80年代中期入役的最先進國產坦克,也是中國第一種大量融入西方坦克技術的國產主戰坦克。該坦克創造了很多首次和第一,包括首次安裝西方制式的83式105毫米坦克炮;首次配備二代被動微光夜視系統;首次配備帶數字式彈道計算機的TSFCS火控系統(馬可尼火控系統 FCS);首次安裝身管熱護套;首次使用炮控和駕駛液壓助力裝置;首次加裝橡膠側裙板;首次配備超壓集體三防和自動滅火抑爆系統;首次使用熱煙幕和幹擾彈系統。

解放軍禁止出口:這輛坦克曾是全世界最好的五對負重輪!

火炮改爲帶熱護套的105毫米線膛炮,該炮原型爲英國皇家兵工廠的L7型105毫米線膛炮,採用以色列的抱箍固定石棉熱護套。身管上裝有由薄鋁板、硅橡膠帶及卡箍組成的熱護套,可減小陽光照射引起的身管彎曲,提高火炮命中率。此外,火炮還備有炮口校炮鏡。配用彈種有穿甲彈、破甲彈和碎甲彈。其中鎢合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可在常規距離上擊穿較大厚度的均質或複合裝甲。

79式坦克的火控系統爲帶數字式彈道計算機的TSFCS型簡易火控系統,系統反應時間不超過10秒。這種火控系統可用於晝間或夜間短停對運動目標精確瞄準射擊,在1000米距離上的首發命中率達80%以上。79式坦克的夜視器材性能有了很大改進,它用二代被動微光夜視器材取代了69式坦克的紅外夜視器材,如炮長配裝了微光夜視瞄準鏡,車長配裝了微光夜視觀察鏡,駕駛員配裝了微光夜視儀,從而大幅提高了坦克的夜戰能力。

解放軍禁止出口:這輛坦克曾是全世界最好的五對負重輪!

79式坦克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乘員全部換裝了西方制式的硬式頭盔,而不是蘇聯式的軟坦克帽,當時《解放軍畫報》封面有張獲獎照片《裝填手》,帥得一塌糊塗!這頂頭盔其實是原裝進口的美國CVC T56硬式坦克頭盔。由於進口的VRC8000坦克電臺和通話器接口不兼容我軍的老式坦克帽,需要配套引進西方制式的頭盔。

解放軍禁止出口:這輛坦克曾是全世界最好的五對負重輪!

一開始我國曾考慮進口英國坦克頭盔,但對方要價太高,當時英國人規定至少50頂起售,共要價約合人民幣500萬元,而當時一輛59式坦克的出廠價纔不過20萬元。最終這一計劃也不得不放棄。於是引進了美國的CVC整體式頭盔。但經過試驗使用後,普遍感覺效果不好,硬式頭盔不能摺疊,攜帶不方便,還很佔地方,而且很熱很不實用,我軍官兵都不喜歡。90年代後期,我軍決定自行研製坦克頭盔,國產TMT98式坦克頭盔問世,參加了1999年國慶閱兵。

解放軍禁止出口:這輛坦克曾是全世界最好的五對負重輪!

就像國產殲-7G型是改進的最好的米格-21,轟-6K是改進的最好的圖-16轟炸機,全世界改進蘇聯武器的最好型號都在中國,就連繼承前蘇聯衣鉢的俄羅斯都自愧不如。由於採用了當時在國際上也是很先進的技術,79式坦克是80年代中期全世界範圍內以蘇聯T-54坦克爲基礎改進的最好的型號,比60II等出口型號不知道高到哪裏去了。79式坦克以其精準的火控,強悍的105炮,良好的防護,在戰場上可以與蘇聯的T-62坦克,以及早期型T-72坦克相抗衡,所以這種高端的五對負重輪從沒出口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