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9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香港外國記者會(FCC)副主席、英國金融時報(FT)亞洲新聞主編馬凱(Victor Mallet),近日遭香港政府保安局入境事務處拒絕續簽其工作簽證。FCC、香港記者協會等香港和國際新聞組織的代表與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八日前往港府請願,要求特首林鄭月娥與港府說明馬凱被拒原因,並遞交自六日以來所蒐集、促請入境處撤回決定的一.五萬個網路連署簽名。

願人士強調,香港乃法治社會,言論自由受到保障,馬凱被拒立下「可怕的先例」。北京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中聯辦)控制的「大公報」八日頭版頭條則稱,去香港「搞分裂活動,只把你請走,沒拉你槍斃,算最文明的抗議了」。

由於FCC八月間曾邀請主張「港獨」的「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發表演說,並由馬凱主持,記協主席楊健興質疑港府此舉乃「秋後算帳」,香港新聞自由和制度恐已「中國內地化」。他認為,此事已令國際社會質疑香港理應享有的高度自治。

香港媒體八日引述港府消息人士報導,馬凱係因不符合「對香港有好處或貢獻」的工作簽證審批準則而遭拒。FCC主席陳翡(Florence de Changy)被問到是否擔心自己的工作簽證日後也會被拒簽時,只說「擔心也沒用」。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發言人表示,港府的決定令人不安,此事與外國記者在中國的遭遇類似。英國外交部也敦促港府提出解釋。香港美國商會則聲明,此事令人擔憂,若無新聞自由,資本市場及商貿活動皆難以正常運作。

FT八日社論特別以「香港違反言論自由的舉動」為題,認為馬凱被拒等於是對他的「報復」,也對所有港人傳達令人不寒而慄的訊息,凸顯北京持續加強對香港的掌控力道,香港法律及國際協議保障的基本權利也不斷遭受侵蝕。

馬凱七日晚間搭機從曼谷入境香港,但這次僅獲準七天旅遊簽證。港媒報導,他入境時「被查問一輪後」才過關,至少花了約一個半小時。曾對FCC邀請陳浩天演講感到「遺憾」的林鄭月娥,七日被記者問到馬凱簽證續簽遭拒的原因時未予回應。中共黨媒「環球時報」七日社論則強調,這是「典型的主權權力,可以不做解釋」。

  • 英國金融時報亞洲新聞主編馬凱工作簽證續簽被拒。(美聯社)

    英國金融時報亞洲新聞主編馬凱工作簽證續簽被拒。(美聯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