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窩是開釣之前必須的一個步驟,有了這個步驟,才能誘魚聚堆,才能讓漁獲有保障;我們熟知的打窩方式有拋灑、打窩器、打窩袋、打窩船,還有散炮抽窩等等,這些方法都是我們所常見的,既然有常見的,那就不常見的,那麼今天就做個彙總,給大家增加一點知識儲備,茶餘飯後也能增加一點談資。

  第一種,餌餅,餌餅打窩,也叫翻板釣法,將窩料製作成霧化極慢的餌餅,餌餅的上方一般都有一個扁圓的鉛版鎖住餌餅,然後將餌餅拋投到釣點,這樣的餌料,窩料肯定是集中的,味型散發也很集中,所以發窩可能會慢,但是持續時間會很久,而且餌餅製作的時候,可以附加不同的味型,目標魚種可以多一些,不侷限單一魚種;現在有釣友直接把餌餅用速溶打窩袋放到釣點,取代玉米、酒米等窩料,非常適合野外長時間守釣。

  第二種,種餌加塘泥,很多喜歡野釣的釣友,喜歡用種餌做窩料,比如玉米、麥粒、酒米,都是效果很好的窩料,偶然也會因爲天氣、其他等因素,晴天無口,這是很常見的事情,所以種餌拌塘泥,這就可以嘗試一下了,將釣點的原塘泥,2:1的比例摻入種餌,然後或拋、或放到釣點,發窩時間會慢一些,但是誘魚效果就可能有奇效,原塘泥種餌,頗有原湯化原食的意思。

  第三種,活餌做窩,活餌做釣餌;紅蟲蚯蚓作釣餌,是常見的,但是用作窩料就比較少見了,我們常聽說的,是紅蟲拉餌,就是把紅蟲用紅蟲伴侶攪拌,用拉餌的手法連釣帶抽窩,再進一步的,就是把紅蟲和窩料拌在一起,做成紅蟲肉夾饃,在冬季、春季出釣,效果不要太好。

  第四種,泥鰍做窩料,在春末、秋末,翹嘴、黑魚、鮎魚出沒的比較頻繁,常規的窩料基本上沒有什麼誘魚的效果,可以用活體泥鰍,整盆倒入,然後掛比較大個的蚯蚓,當做釣餌,誘魚效果十分驚人,這種釣法也比較殘忍,不建議大家使用。

  第五種,血料打窩,在內蒙、青海等地,比較流行用新鮮的羊血開餌,餌料腥臭無比,在秋末、冬季、初春打窩誘釣,刺激魚口,效果非常驚人,除了臭一點、腥一點,基本上沒啥缺點,但是不建議在其他季節使用,太過招惹小魚。

  第六種,草捆打窩,其實這打窩方法以前很常見,多用於誘釣草魚、鯿魚,但是隨着商品餌的流行,這種草捆打窩法,多見於文字,但是實戰用的人已經很少了,方法倒是很簡單,就是把新鮮的杆莖類草植,打成捆,用編織繩或者草繩捆好,掛一塊石頭或者磚塊,把草捆投放到釣點附近,2~3天之後才能發窩,誘釣草鯿,效果真的很不錯。

  第七種,粉面打窩,這也是商品餌不流行以前,釣魚人常用的打窩方式,把玉米麪、白麪、豆麪,用紅糖水或者蜂蜜水攪拌之後,滴入香油,然後再上鍋蒸熟,捏成餅狀,拋投到釣點,因爲這些粉面,在水中霧化極爲緩慢,香型雖然清淡,但是散味很持久,誘魚效果相當不錯,唯獨的缺點,就是發窩實在太慢,以前魚多人少,現在魚少人多,可能2~3天不發窩,也是常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