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鷹艾迪》導演德克斯特·弗萊徹接棒執導皇后樂隊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黑客軍團》拉米·馬雷克飾演皇后樂隊主唱弗雷迪·默丘利,格威利姆·李飾吉他手布萊恩·梅,本·哈迪飾鼓手羅傑·泰勒,約瑟夫·梅澤羅飾貝斯手約翰·迪肯,艾倫·裏奇(《唐頓莊園》《模仿遊戲》)加盟飾演主唱弗雷迪·默丘裏的經紀人Paul Prenter,講述主唱弗雷迪·默丘利和成員在Live Aid演唱會前夕重聚,共同造就搖滾歷史上最偉大的表演的故事。

《波希米亞狂想曲》是皇后樂隊的一首歌曲,由弗雷迪·默丘裏所創作,最初版本收錄在專輯《A Night at the Opera》中。本曲結構極為特殊,無重複的副歌,而是由幾個風格差異甚大的部分構成,包括謠曲、吉他獨奏、歌劇、硬搖滾等,並且充滿著猛烈的意識流與噩夢色彩。


電影《Bohemian Rhapsody》香港譯作《波希米亞狂想曲:搖滾傳說》2018年11月日1日香港正式公映。

如何評價?我不管你們如何雞蛋裡挑骨頭,我就是要給爆滿五星!

當三十五年前我看箸開啟我視覺和思考大門的電影《銀翼殺手》,那能想到竟然可以在2017年看到續篇《銀翼殺手2049》,已令我熱淚盈眶,而四十三年前打開我聆聽歌曲及音樂大門,絕代經典 搖滾歌曲《Bohemisn Rhapsody》,與及樂壇班霸樂隊《Queen》的成名路及音樂歷程,拍成電影搬上銀幕,更加使我老淚縱橫。

對你們這批比我年紀還小的電影製作人及從業員,我真的感恩感動還致以萬二分的敬意!電影不只給我帶回青蔥歲月的美好回憶,感覺哪些年就是昨天,就是目前。

電影描述開始由樂隊初創到成名,各種音樂創作充滿超越時代的新思維,樂隊主唱的音樂天份,舞臺表演力各種突破界限的去到盡在個人感情在兩性間徘徊掙扎到確定,期間的孤獨與不安全感,名成利就使其人過箸靡爛的生活,與隊員各種矛盾及磨擦,陷入解散邊沿,更不幸再染上世紀絕症,終明白到曾一起奮鬥的夥伴,纔是如家人的真誠對待自已,主動向隊員認錯得到諒解,趕上史上其中一場最偉大慈善籌款演唱會(Live Aid),而以樂隊由後臺步上溫布利舞臺的二十分鐘精彩演出,作為電影的結局。

三年前答過一個關於《Bohemian Rhapsody 》此曲的題問,都是一些當年回憶瑣碎片段,沒什麼價值與營養,所受到的贊同已是我所有回答 的三份之一,只因贊同我的知友都知道我是走過那個年代的老樂迷,現在回答這套電影的題問,當然要認真點。

電影上映第三天週末下午,約了女兒一起觀看,懷著猶如小粉絲的興奮心情,還早到二十分鐘到影院取票,但我那可惡的女兒竟然......遲到十五分鐘到達!一起進場我一句話沒說,但已氣得牙癢癢,發誓今年不再和她看電影。嘿!還好,過後幾天的一個晚上,我自己一人再看,啊!那纔是真正的體驗,全場爆滿,且各 年齡段粉絲齊集,猶如去看演唱會,氣氛一流。

電影最喜歡的一幕首推《Bohemian Rhapsody 》一曲的創作過程。由歌曲意念作實的向老闆推介,作曲過程的各人的磨擦與融合,驚天神曲面世,推廣卻受到默守成規的人所阻礙,但天才音樂家們就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神曲面世須受各方守舊陳腐媒體的泠言泠語,但,超越時代的音樂,當年廣大的樂迷包括我,用實際行動.........我們願意賣單你咬我呀!

到這想說此歌的當年事,

1975年大約是五月,英國搖滾樂隊(10°cc)創作的歌曲《I『m not in love》面世,(電影銀河守護隊小星爵從耳機聽的那首歌)抓耳的旋律及當年驚人的錄音技術與演奏,極受追捧,雄霸英國U.K 榜冠軍幾星期,且有可能成為年度冠軍單曲。但驚世駭俗的《Bohemian Rhapsody 》一出,幾星期就把它拉下馬,更佔據榜單冠軍達九星期之久,理所當然成為年度冠軍,更被載入史冊成為殿堂經典歌曲。悲哀的是《I『m not in love》,從那時開始就被人遺忘,就只有走過哪些年的樂迷正如我,仍記得此曲也曾輝煌過。

另外,1976年英國曾出過一個火紅的流行樂隊叫(B.C.R.)(Bay City Roller),出道兩年之內冠軍單曲竟然超過十首開外,被譽為英國另外一枝(披頭士),隨著(Queen)的大碟《News Of The World 》面世,兩個樂隊一比較,立時高下立判,而(B.C.R.)更被爆出歌曲是由唱片公司代寫,不久(B.C.R.)就被滅掉,不是淡出是消滅的解散。

再說當年是黃毛小兒的我,聽歌只聽(Bee Gees )或小量(Elton John )的揉情流行旋律優美的歌,那知道音樂為何物,但聽過(Queen)的(波希米亞狂想曲)千回萬次,歌曲的內涵已不須我多講,《A Night At The Opera》更是人生第一張黑膠大碟,方知除歌曲旋律外,還有唱功方式、歌詞、和唱、樂器演奏、各種樂器、與及編曲,從此引領我聆聽流行,搖滾、迷幻、硬搖滾、金屬、哥德金屬、另類及獨立各種音樂,當然也有K歌。

尾段(Live Aid)演唱會的演出,應該會令所有觀眾滿意,(Ferddie Mercury )的充滿熱血,魅力四射的舞臺表現,一身筒約裝束,樂隊成員的全力演奏,尤其那條(Wrangler )淺藍牛仔褲,與我當年無論上街、工作、飲宴、娛樂所穿的那條一模一樣,更令我喜出望外,但電影好像比當年實際演出小了兩首歌,可能會有美中不足,但曾在劇情中出現過,也就不用深究。

電影中扮演樂隊四子的演員都恰如其份,但扮演(Ferddie Mercury )的似乎還欠了一點,現實的(Ferddie)比較粗獷,剪了一頭短髮及蓄起脣胡的他,帶有邪異氣質,香港一輯長壽打鬥漫畫(中華英雄)的一個邪惡集團,一個武功極度高強的首領(黑龍司令),創作原形就是他,作者亦早已承認。另外格鬥遊戲第一代(街頭霸王),裡面的終極強者也是他,所以說(Queen)不僅瘋靡歐美,更加是橫掃亞洲,雖然當年中國因某些原因,未能經歷及參與過,但既然香港已回歸中國,就由香港代表可好,你們贊同嗎?


看得熱淚盈眶激動不已(從電影開始的第一秒 20世紀福克斯的著名開場logo出現就帶著彩蛋)今年看了不少電影 ,其中貓王68年演唱會50週年特別版 江湖兒女 還有昨天看的波西米亞會是我今年最值的三張電影票。

不是一個queen的粉絲,我是綠日的死忠粉絲,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綠日的billie joe每次演唱會都有一個國王裝扮的帶領全場觀眾 he yo的環節了,甚至美國傻逼那張專輯所謂歌劇朋克的來歷也有眉目了。還有mika那首著名的grace kelky裏那句歌詞 try to be a little freddy,之後緊接著那句和聲hmm就是致敬queen呀。一些年前有個活躍在北京的樂隊,los crasher。我也大概明白主唱的外觀和颱風是在模仿或者致敬誰了。

電影最後wembley那場演出,簡直燃炸了!!!回家立刻看了那場演出的現場視頻,電影可以說是幾乎1:1還原!!連鋼琴上百事可樂的擺放都是一模一樣。能翻牆的可以去油管看一下這個視頻,有全世界各種年齡的人這兩天看完電影在下面哭唧唧。主演並沒有真實的主唱那麼帥,但是最後演唱會那一大段,真絕了。


金馬影展第3場。很燃!應該是年度最適合在大銀幕觀看的影片之一了吧,小屏幕看最後的20分鐘音樂會還原效果怕是會大打折扣。即使不是皇后樂隊的粉絲,看完也會很快愛上他們,並有極大的興趣去聽他們的音樂、瞭解他們的生平,作為一部傳記片,已經很好地完成了任務,當然由於線索繁雜,前面的人物部分還能做的更好,關於同性的段落做的足夠剋制隱晦,還蠻喜歡的。通過前面的鋪墊,在音樂段落綻放高潮,這種方法也許稱不上高明,但行之有效。


來了來了,大概整理了一下國內刪減的部分:

在農莊地下室(?)彈唱後,託下巴前有親

女裝mv(不知道這個為啥要剪)

say it之後是有說出自己的性向的(在電影院看的時候不知道為啥他老婆就崩了)

派對結束後發生的事情(在電影院看的時候完全不理解最後為什麼還要去找他。。以為是單純的一見鍾情)

經典臺詞(?)

總的來說,看國內上映版前要是沒有了解一點背景的話可能真的看不太懂。。

1)deep cuts 再多點就好了如 黑皇后進行曲,先知者之歌等, 但在劇院裏感受到greatest hits 也很不錯。有 七海之歌 和 我在這裡。

2)插入一些原片段就好了。

3)用現代攝影技術+CG還原 Live Aid 場面很震撼,但CG真是不敢恭維。四個人在舞臺上對著綠屏表演。

4)主演不像,吉他手brian may 神似,別的一般

5)描述各種風騷的抓軌、錄音、混響操作的片段很有趣 可是很短,再多些這樣的創作細節會更加生動

6)樂隊內部細節並不多,四人一心we are family 有點太平淡 ,或者說其餘三人描寫的不夠生動或突出,多點戲劇就好了。不過其實本來就這樣,freddie的光芒改過了其他人

7)哭得我[可憐]

還有三週是freddie的忌日。向皇后樂隊致敬 [拳頭][拳頭][拳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