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張淑芬出席臺積電運動會。(圖/記者張一中攝)

張忠謀去年6月正式退休。(圖/資料照)

記者周康玉/臺北報導

張忠謀去年6月5日股東會正式卸下臺積電董事長一職,正式退休。但沒想到張忠謀退休才8個月,就先爆發病毒感染事件,以及這次阻光劑供應商出包,讓人不禁懷疑,臺積電沒了張忠謀,一切都走鐘了嗎?

臺積電昨(28)日傳出南科14B廠製程出問題,發言人孫又文證實,因化學原料誤差,至少報廢上萬片晶圓。然而,猶記去年8月臺積電發生病毒感染事件時,以「不評論」回答外界疑問,直到流言滿天飛、事件爆發第3天才召開記者會,情節發展像擠牙膏般,最後總裁魏哲家才說,安裝人員沒有執行病毒檢測,就把機臺接上網路,以至於病毒擴散,定調為「非蓄意的人為疏失」,但始終不願透露該供應商。

臺積電發言體系首先在昨晚6點間指出,因化學材料供應商使用不合格材料導致製程出問題,報廢晶圓數超過1萬片。經過初步估計,此次問題不影響第1季財測。

晚間10點又發布重大訊息指出,發現一批化學原料有些規格誤差的問題,會對良率產生影響,發的主因仍在釐清,正在密切與客戶密切溝通細節及處理的措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臺積改口,預計受影響的晶圓大部分能在第1季補回,若有第1季無法補回的,也應能在第2季補回,說詞較4個小時前保守。

業界人士質疑,不合規格的化學原料怎麼可能驗收,難道是臺積推責任給供應商的說詞?也有法人猜測,光阻劑廠商較為知名的供應商包括日商信越、JSR 與陶氏化學等三家,都是臺積愛用的供應商,更業界人士直接點名就是陶氏化學(DOW)出的包。但目前真相未明,投資人霧裡看花,一切都有待臺積電正式對外說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