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陸雨聆】話說前兩天,英國著名演員“抖森”湯姆·希德勒斯頓爲某中國保健品牌拍了一條一分鐘的短視頻廣告。整段視頻都以甜蜜的“女友第一視角”呈現,甜炸了無數國內女粉絲的心。

然而正是這種拍攝手法,遭到了以BBC爲首的部分外媒及部分外國網友吐槽。有批評抖森缺錢花的,有質疑他“偷窺癖”的,還有的甚至流露出了一絲“種族歧視”的意味:

這廣告能大獲成功,因爲目標受衆剛好是“亞洲女性”吧……

這條在國內外引發兩極化反饋的廣告,最早發佈於3月27日,發佈者正是抖森的官微。

我們先來看看它到底說了些啥——

穿着睡衣的女主早上起牀,看見“剛下夜班”的抖森,正在爲自己準備健康又營養的早餐。

用餐時,抖森操着性感的英倫口兒跟女主交談,一會寵溺地詢問合不合口味,一會又飈起“土味情話”:

抖森要出門前,女主幫他整理衣領。

一隻腳才踏出門外,抖森不忘又貢獻了個“回頭殺”:

可以看到,該廣告以豎屏的方式呈現,非常適合廣大移動端用戶,抖森的美顏鋪滿了整個手機屏幕。

果不其然,國內粉絲對這套操作毫無抵抗力,一大波“老婆”在趕來現場的路上:我也就看了三十遍吧……

然而,這段視頻傳到海外後,不少外國媒體表示看不下去了。首當其衝的就是BBC。

BBC直接在標題裏用了“詭異”(creepy)的字眼。報道先是花了大量筆墨介紹,適用於移動端的豎屏顯示襯托了親密感;“第一視角”營造了“夢想照進現實”的既視感,非常討巧;讓抖森用中文念廣告詞,以及讓西方男性來給中國女性提供服務,都會給中國粉絲造成新奇感等等……

然而,報道話鋒一轉,稱正是因爲這些亮點,讓西方受衆產生了一種抖森是“偷窺癖”、侵犯女主個人空間的感覺

“有人覺得這廣告跟噩夢似的,你看完只會覺得你家被闖空門了。”

美國知名科技博客Mashable上的一位女博主,也和BBC的觀點如出一轍:

抖森是怎麼跑到女主家裏去的?

“顯然,女主並不介意這種公然粗魯的行爲,還在抖森出門之前幫他整理衣領。別太戲劇化了,這到底想說明啥?還有,拿着攝像機的又是誰?”

女博主最後感到很憤慨,稱她是絕對不會去買的。“廣告打了半天,卻對產品效果隻字未提!”

說完廣告設計,一些外媒很快又發現了別的槽點。

英國都市地鐵報《Metro》覺得抖森“墮落”了:上次他做出這麼詭異、這麼露骨的事,還是在海邊穿着“我愛黴黴”汗衫浪啊浪……

就像這樣:

那他爲啥還要拍這廣告呢?

大概是缺錢了唄……

“也許他的收入並沒有我們想得那麼高。……雖然我們猜測這種拍法是爲了浪漫,但其實卻給人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這還不夠。美國知名博客This is Insider又把矛頭指向了早飯:拍就拍吧,道具能不能走點心?

“抖森做的東西讓人精神錯亂(literal insanity),說冷不冷說熱不熱,完了還往上面撒胡椒……希望他別再做早飯了。”

然後,最最毒舌的來了——《衛報》。對於抖森渾身上下每一處,他們都有很多話想說。

先是早飯。“生蔬菜、疑似黑莓的水果、上面還攤了個荷包蛋……你活一千年也不會吃到這麼難吃的早餐。”

其次,他昨晚爲什麼那麼忙?

“他是送牛奶的?他要掃蕩魚市?或者他是個殺人犯?這才能解釋他臉上那種恭順悔悟的奇怪表情。”

甚至抖森最最吸引人的顏,都被懟了個狗血淋頭:

“上次抖森這張臉,還是看到你家的狗在偷吃冰箱裏的生香腸。”《衛報》“試圖猜測”原因:“他大概是在飯裏下毒了。”

至於“你”的身份,也不要做白日夢了。報道最後諷刺道,能幫抖森整理衣領的不一定是他的女朋友,還可能是七大姑八大姨(elderly relative)……

美國知名文化娛樂評論雜誌《Vulture》跟着湊熱鬧:再要不就是個“小三”,一個經常被抖森忽視,在他上班路上纔會順便去探望的閨怨腔“小三”……

較之外媒的圍追堵截,外國網友們的態度大多卻截然相反。只有少數網友覺得,畫面確實容易引起西方人的不適:

另一方面,喜歡的網友還是那套熟悉的表白:

有人難以抑制心頭的悸動,製作了一系列配圖,比如“愛的魔力維他命”:

更有甚者,直接在BBC和《衛報》的推特下方開懟他們“無端生事”:不是因爲目標受衆恰好是亞洲女性,這個被你們視爲“不入流”的廣告纔會湊巧走紅;恰恰相反,廣告本身就是爲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想看廣告,就要拋開西方文化。

大家也許知道,前段時間一則德國廣告引起了中日韓等亞洲國家網友的集體抨擊。廣告畫面中,一名亞洲女性竟然聞了白人男性的內褲,還一臉陶醉……

如今,這事也被網友拿出來類比:

兩邊都不站的網友則表示,果然還是文化差異吧?

值得一提的是,喜歡標題黨的BBC最後卻也結論,這支廣告可以“教會其它西方品牌如何適應中國市場”……

對於此事,大家怎麼看呢?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