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問題,不請自來,若有說的不對,還請見諒。

春秋一句,左傳一章。

關於《春秋》與《左傳》的前世今生,二者關係我們幾乎都知道。

但是有些地方又有記錄不同之處,為何呢?

小編我看來,應該有如下的原因。

眾所周知的是,春秋一書是由我們的文化大佬——孔子所編著的。左傳則是由左丘明在春秋的基礎上編撰而成的。

前者是基礎,但是基礎並不等於後者就需要去全部的接受和繼承。由於兩人生活的時代不同,所以對很多事情的看法也不盡一樣。對於歷史書籍的編寫,任何時候,我們都是以尊重真實的歷史現實為基礎的,只有真實的東西,才能被稱為歷史。

左傳對於春秋的突破,正是對於歷史正確的態度。春秋裡面的東西,故事。也不能說孔子悉數有過親身經歷,也有很多是根據自己的知識和見聞記錄下來的。所以本身就不能保證其完全的真實性。

當然,左傳對於春秋的突破和不同記錄,也不能說左傳所改變的內容是完全對的,也不能說春秋所記錄的東西就是錯的。有時候由於二者所處的時代不同,收集到的資料不同,所經歷的生活和知識不同等等也會出現很多的不同看法。

鑒於此種價值判定。回答題主的問題,二者體現了什麼?

小編覺得,這恰恰體現的是我們當今時代最缺失的東西——質疑和改變。不論什麼東西,在脫離了當時的社會歷史而言,都是一個空泛的虛物。只有敢於質疑,敢於改變,才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謝謝各位的欣賞,更多歷史請關注。


《春秋》僖公二十八年載:「冬,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陳子、莒子、邾人、秦人於溫。天王狩於河陽。」

《左傳》的記載是:「是會也,晉侯召王,以諸侯見,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訓。」故書曰:「天王狩於河陽。」言非其地也。且明德也。」

按照事件發生的真實情況來說,這次冬季會盟的契機,是討伐衛國和許國這兩個不服從霸主晉國的國家,而周王實際上的晉國召來的,其目的當然是藉助周王的權威,進一步鞏固自己的霸主地位。

但是作為《春秋》的刪削和修訂者的孔子(這一點上的爭議暫時擱置一旁),自然不能認同這種以臣召君的違背禮儀的行為,因此在《春秋》中就記載成「天王狩於河陽」,即周王到這裡來是來狩獵的,不是來參與會盟的,這種一字褒貶的春秋筆法,正是後世史家備加推崇的史書寫作手法。這種記載上的不同體現了《春秋》經的修訂者尊王的意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