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城鎮旅行,除了博物館和菜市場,還有一個地方,如果有,就一定不能錯過,那就是老街。老街,往往是一座城鎮的人文歷史的文化縮影,可能已有上千年,可能存在幾百年,如今也許是修舊如舊,也許是改造翻修。但不論它是以何種面孔出現,是商業還是旅遊,老街的存在是文化縮影的核心之一。

佛坪老街,一條靜默於大秦嶺羣山蒼莽深處的老街,建於清嘉慶年間,風風雨雨三百餘年。晨曦如醉,馬頭牆凌空欲飛,一眼望去,那是我最爲熟悉的徽派建築。

白壁青瓦,畫棟雕樑,青石板路連同街鋪一起蔭在幾抹淡灰裏。街道平整乾淨,蜿蜒深長,一擡頭,看到的是瓦藍的天空以及那遠方青翠的山巒。恰好逢春,三月裏的茱萸花開得燦爛,和風煦煦,清爽明朗的空氣裏還夾帶着絲絲花香。

從古都西安坐高鐵40分鐘即可抵達這秦嶺腹地:佛坪。這是一個青山綠水環繞的地方,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在這樣羣山蒼茫深處,老街恍如是一位隱世的高人。雖然並不清楚如此深處爲何會有徽派建築,但馬頭牆的風貌卻是這般與此處山水契合,還散發着一股濃濃的鄉愁氣韻。

作爲安徽人,我對粉牆黛瓦的喜愛是由心的,每逢異地遇見這熟悉建築時,也頗有家鄉的味道。因此,我對佛坪老街有了更深的印象。說它是一位隱世高人,絲毫沒有誇大,經過改造之後的老街,建築之間的百年滄桑與古樸僅是殘留,但漫步其中,卻甚感脫俗與寧靜。

清晨,一抹陽光灑進街巷,街上人影淡淡,步履輕輕。就連我這個外來遊客,都忍不住刻意放慢腳步。固然馬頭牆是深入人心的親切與熟悉,但於秦嶺腹地,蒼莽深處,遇見這樣的一條老街,不禁令人想起王維的那句詩詞: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陽春三月,離佳節甚遠,但這情感如此應景。更爲有意思的是,詩詞最後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或許指的正是這山野之間盛開的茱萸花。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太應景,第一次對徽派建築的老街有如此觸動,即便是那黃山腳下的屯溪老街,也未曾勾起我這般情緒。

一開始以爲老街的改建是仿造明清時期的徽派風格,殊不知修舊如舊,恢復了原有的封火牆,而這封火牆則爲馬頭牆。在嚴格遵照老街原有文化底蘊和歷史風貌下,使其煥然一新。既是保護傳承,恢復古貌,也是給它賦予了新的生命。

街道兩旁建築新舊交替,青山綠水又將其環繞。邊走邊看, 內心世界恍如修籬時,突然被一陣香氣所吸引,這股香氣還在這山林春風中肆意揮灑。尋香望去,才知一家麪皮店正熱鬧着呢。佛坪人的早餐喜歡來一碗熱麪皮、菜豆腐、炕炕饃,便宜好喫又飽腹,不論男女老幼,皆是愛喫,四季適宜。

當別處已經商業化的老街被外地租戶承包營業時,這裏的大多數做生意的門戶都是本地人,不論是小喫鋪還是特產店,都是安居樂業集在同一個屋檐下。

爲了滿足於全家人住房,也爲了全家人住在一起,不少人拆掉了年深月久的老房屋,蓋起了幾層高的新樓房。樓房外頭仍是遵循古舊風貌,裏頭卻是窗明幾淨,傢俱新潮。這與大城市的人家並無兩樣,但比大城市的生活舒適安穩多了。

據悉,老房屋被拆或改建時,發現了不少清代錢幣,明代銅錢及青花瓷片,甚至是出土了一批北宋徽宗年間鑄行的“崇寧重寶”古錢,說明老街在宋代就已經有住戶了,距今九百餘年。但關於老街更深的歷史層面,無人考證,也無法確斷它悠久的歷史。但就老街的始建,我們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在清嘉慶年間。

三月,佛坪的茱萸花逐漸盛放,瓦藍的天空與這陽光下的春色使得老街於古老中帶着一股煙火味的恬靜。若是踏春賞花,再來一壺清茶,我倒是十分推薦你們來一趟佛坪老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