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乍暖還寒,對胃,是一大考驗。

十人九胃,胃熱、胃炎、潰瘍......胃病“折磨”着很多人。

而春天裏的小野菜——黃花地丁,入胃經,對胃部健康,十分有益。

《本草綱目》 記載:

“地丁,四散而生。莖、葉、花、絮並似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

黃花地丁,是春季,對受歡迎的一種小野菜,俗稱婆婆丁,又稱黃花郎、蒲公英等。

春季,採挖一些,做成茶,泡水喝,可以養護胃部健康。

花地丁,對胃部,有三大好處

好處1,可清胃熱

胃熱,又稱胃火。

多由邪熱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過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熱,肝膽之火,橫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熱。

胃熱的人,一般會出現燒心、胃脹痛、吐酸苦水、口乾飲水、大便乾結、小便短赤,牙齦腫痛、口腔潰瘍、口氣穢濁。

用黃花地丁,泡水喝,可很好改善。

《本草新編》記載:

黃花地丁,瀉胃火之藥,但其氣甚平,既能瀉火,又不損土,可以長服久服而無礙。

黃花地丁,清胃火,效果甚至優於白虎湯,並且不傷胃氣,不損土。

《醫林纂要》記載,“補脾和胃,瀉火”。

好處2,消炎止痛

黃花地丁,被中藥界譽爲,具有清熱解毒、抗感染作用草藥的“八大金剛”之一。

黃花地丁,是一味抗“炎”良藥,尤其對胃炎之“炎”有佳效。

臨牀應用證明,單味黃花地丁治療淺表性胃炎、胃潰瘍均有效,但更適用於“胃熱”患者。

清代《外科證治全生集》中寫道:“瓦上炙枯黑存性,研末火酒送服治胃脘痛。”

因此,用黃花地丁泡水,有助於消炎止痛,保護胃部健康。

好處3,可殺滅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是導致胃癌的一個重要因素。

超過九成的胃癌患者體內都有它,不僅和胃癌發病率明顯相關,而且還特別容易傳染。

很多人出現了胃痛、胃脹、胃酸等問題,與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有很大關係。

現代研究發現,黃花地丁,既能殺滅抑制幽門螺桿菌,又能修補胃黏膜的損傷。

一項研究表明:黃花地丁,與阿莫西林、甲硝唑抗幽門螺桿菌療效相似,且具藥源廣、價格低,副作用少的特點。

黃花地丁,全株入藥,可採挖整株

春季,在採挖黃花地丁的時候,可以順便挖一點根莖。

黃花地丁的根莖,營養成分更高,藥用價值也更高。

根莖較苦,清洗乾淨,切成段,鐵鍋烘炒,製成黃花地丁根茶,用其泡水,養胃健康,效果更佳。

黃花地丁葉子,在春季,十分鮮嫩,用來直接蘸醬食用,或者涼拌、炒雞蛋,都十分美味。

黃花地丁,泡水養胃,需注意這一點

黃花地丁,對於胃部健康,十分有益,但是,其性質微寒,對於脾胃虛寒者,則不宜直接用其泡水。

黃花地丁,對於清胃熱,效果尤佳,但是,對於胃寒的人,就要十分注意了。

如果,胃寒,則不宜直接用其泡水,需要降低其寒性

胃寒的人,想用黃花地丁來養胃,有兩種方式。

方式一:發酵法,降低寒性

就好比綠茶,與紅茶,經過發酵的紅茶,降低了寒性,性質溫和。

黃花地丁,也是一樣,經過發酵後,也可以降低其寒性。

所以,微寒的人,還想用黃花地丁來養胃,不妨採用發酵方法。

方式二:搭配法,中和寒性

如果,覺得發酵比較麻煩,那麼,也可以採用搭配的方式。

搭配一些溫和的植物,如刺玫花、桂花、茉莉花等。

用性質溫和的植物,來中和黃花地丁的寒性,也是不錯的選擇。

所以,脾胃虛寒的人,可以用這兩種方式,來處理黃花地丁,用其泡水養胃,才更爲適合。

最後,分享幾種食用方法

1、蘸醬

葉子,鹽水浸泡1小時後,洗淨,直接蘸醬即可。

2、做菜卷

葉子,鹽水浸泡1小時後,洗淨。

幹豆腐平鋪開,放上黃花地丁,卷緊,切成段,碼在盤內。

喫菜卷時,配上雞蛋醬即可。

3、涼拌

葉子,摘選乾淨,用鹽水浸泡1小時後,洗淨,焯水,根據口味,加入蒜末、辣椒油、鹽、香油等調料,涼拌即可。

4、炒雞蛋

葉子,洗淨,沸水中焯一下,切碎。

雞蛋打散,加入黃花地丁碎,攪拌均勻,加入一點食鹽。

鍋中放油,倒入蛋液,翻炒即可。

5、包餃子

葉子,洗淨,沸水中焯一下,切碎。

豬肉剁餡,放入大碗中,加蔥花、鹽、十三香、老抽調味,加入適量食用油,攪拌均勻。

再把切好的黃花地丁,放入肉餡中攪拌均,做好餡料,包成餃子即可。

6、貼餅子

葉子洗淨,沸水焯1分鐘,過涼水,攥幹水分,剁成碎丁。

玉米麪,雞蛋,和好,加入黃花地丁碎丁,和均勻。

揉成大小適量的玉米團,按成小餅狀,煎到兩面金黃即可。

黃花地丁,小植物,也有大作爲!

胃部不適的你,不妨泡上一杯,每天喝一點,養胃更健康!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