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泰安3月23日訊山東省重點工作推進會——新舊動能轉換項目落地第二次現場觀摩會觀摩團,今天來到泰安市。近年來,泰安着力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效率,推動高質量項目落實落地,集聚發展新動能。

  眼下,在新泰經濟開發區,總投資35億元的華能集團光棒光纖項目正加緊建設,產品將廣泛應用在幹線網傳輸和5G網絡建設中。然而,由於項目生產設備需要在全球採購,耗時較長,而施工方案要依據設備而定,因此影響了施工方案的最終確定,項目落地一度成爲難題。

  華能山東泰豐新能源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郭浩林說:“市場它是不等人的,5G發展在中國非常快,我們要儘快實現產品生產,然後把產能做大。”

  爲促成項目儘快開工建設,新泰市專門召開論證會,當地規劃、住建等部門和有關專家,與項目方坐到一起商討方案。

  “經過論證,項目的建設定位圖已經完全確定,在保證不發生位移和施工安全的情況下,分段施工許可,先行進行規劃放線和地基施工。”新泰市重點項目投資代辦中心主任萬會魁告訴記者。

  同時,當地爲企業配備“項目祕書”和專職代辦員,爲項目全程代辦審批手續,提供“保姆式服務”,最終促成項目落地。不過,依據施工方案,原有供電線路6000千瓦的用電負荷無法滿足企業需求。

  新泰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局副局長李偉芳向記者介紹:“企業總的用電負荷達到1.9萬千伏安,我們與供電公司爲項目定製了新的供電方案,新建一座35千伏的降壓站。”

  新泰市領導幹部掛鉤服務,現場辦公,兩三天一調度。“開發區成立專班,加快35千伏變電站建設,6個月之內全部通上電,竣工投產,保證華能的用電。”新泰市常務副市長桑民在現場調度時表示。

  項目的快速推進超出了企業的預期,也提振了企業的信心。“一期實現100噸光棒的產能,未來兩到三年,我們做大到1000噸光棒。”華能山東泰豐新能源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郭浩林說。

  除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無機非金屬新材料也是泰安重點打造的產業。在泰山玻纖產業園,這條年產12萬噸高性能玻璃纖維的生產線當年開工、當年建成,採用了國際領先的無硼無氟環保玻璃配方和純氧燃燒工藝,並運用智能製造技術。

  在泰山玻纖的烘乾車間,可以看到有11輛來回穿梭的AGV自動引導運輸車,可以自動掃描,自動定位,自動識別產品信息,自動分配,每一輛這樣的自動引導運輸車可以替代原來4位工人的工作量,高效率完成物流運輸工作。

  這條生產線投產後實現節能38%,生產效率提升了105%,生產成本每噸降低650元。目前,泰山玻纖的產品出口北美、歐洲等70多個國家。

  “這是超細電子玻纖紗,替代了原來進口產品,可以用4克的玻璃拉到100公里的長度,做出來的電子布更薄,應用到一些集成線路板裏。”泰山玻璃纖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德剛介紹說。

  以泰山玻纖爲龍頭,泰安專門打造了2000畝的玻纖產業園,目前已經吸引3家配套企業入駐。聚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醫養健康、高端裝備與智能製造等產業集羣,泰安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項目落地。

  2018年,泰安233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已開工179個,完成投資660億元,入選省第一批動能轉換優選的31個項目已開工29個。

  “成立100億元產業直投基金,保障解決項目資金問題。對項目進度掛圖作戰,插旗競賽,踐行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精神,沉到一線,主動服務,推動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地見效,持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泰安市發改委主任董世武表示。

  閃電新聞記者 李鵬飛 鄧鶴 王舒薇 泰安臺 楊代迎 泰安報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