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 | 金雀兒

來源 | 布穀聽聽(iBookgood)

布穀老師:

藝術的生動不但給予你美好,還有未知和思考,我們會因藝術而感知幸福。

並且,藝術總能讓人愉快的一點,就是它能夠從一個意想不到的角度迎上我們,讓我們大感奇妙,停下腳步,明眼看世界,認真待未來。

一直覺得藝術教育很重要,我這個老母親也不甘落伍,一有空閒就帶上孩子去美術館、博物館逛逛!

藝術館裏確實不缺孩子啊!嘰嘰喳喳……自以爲沒什麼太深的藝術涵養,就偶爾停下腳步聽聽別的家長是如何把作品講給孩子聽的。

我嘞個去~要是這樣給孩子講藝術的話,講真,還不如在家做做數學題吧!

孩子是天生的藝術家沒錯,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在長大之後仍然是個藝術家。

一、如果學藝術是“浪費時間”

那我也願意

學藝術,到底有什麼用?

爲什麼在中國,要特別來談這個問題?因爲這麼多年來,藝術在中國都是飯後茶餘可有可無的東西。

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在一次演講中講道:“現在很多家長要求孩子每天除了學習,什麼都不做。凡是和學習無關的事,一律被看作是‘浪費時間’

有家長在網上秀自己的成功育子經驗:在他們安排的時間表中,一切和升學考試無關的東西都沒有。

他們把孩子的每一分鐘都安排得滿滿的,在這其中,卻沒有藝術、沒有遊戲,沒有交友、沒有自由。

如果你是這樣的家長的話,你應該知道:影響人一生幸福最重要的東西,你沒有讓孩子學,卻讓他學了大量沒用的東西。

家長可能認爲,這樣就能讓孩子獲得他所希望的人生。我想告訴你們:你正在毀掉孩子的一生。

我們大量家長把理性的、知識性的東西放在了孩子的童年。讓孩子數數、背小九九,甚至背元素週期表。

當你這樣進行所謂的早教、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時候,你是:贏在起跑線,輸在終點站。

在幾年前,還有很多家長在問:“學藝術有什麼用?能當飯吃嗎?”

這樣的想法在以前沒毛病,但是在現在這樣的大數據、人工智能愈加繁榮的大環境中,想要不被機器替代,唯有靠智慧的頭腦和自身的創造力。

藝術雖然不能當飯吃,但卻是陽光空氣和水。知識是可以學來的,但智慧是一種體驗。

馬雲說:“體驗往往真正有價值的,都是伴隨着“無用”的時光誕生。”

是的,“無用”之中常常隱藏着有用的潛質。在未來的某個時刻,都會大有用處。

就像今天,這些在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藝術創造力卻成了最重要的技能。

千百年來,人類的進步,除了物質、科技等方面的極大提高之外,精神方面的優秀成果也層出不窮,而且,社會越發展,精神方面的需求越高級越強烈,而藝術,則極大滿足了人們精神方面追求提高的需求。

讓孩子瞭解各種創造性藝術並學習對它們進行批判性思考,他們會更好地瞭解自身以及生活於其中的世界。

人生可以如蟻,而美可以如神,給孩子一個樂觀積極美好的心靈世界,比給他一個豐富的物質世界更重要。

豐子愷先生說:“人生有三層樓:第一層是物質生活,第二層是精神生活,第三層是靈魂生活。”

你住幾層樓?你的孩子住幾層樓?

二、錯誤的藝術認知,

造成精神的“消化不良”

讓孩子認識藝術,也就是培養孩子的藝術鑑賞力,是走進藝術大門的第一步。

雖然我們每天都在通過各種渠道“學習”藝術,努力提高自己的藝術感知力。但當我們真正站在畫作前時,才意識到自己過低地估計了作品的信息量,又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胃口。

而錯誤的藝術認知,導致我們妄圖將全部傑作一口氣盡收眼底,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精神的“消化不良”。

不要把“一口氣看到飽”當做讓孩子學習藝術的唯一目的,要根據孩子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除藝術之外的文化體驗的需求調整計劃,以便精神飽滿地看到孩子最愛的藝術品。

一位寶媽說:“我曾試圖求助於各類藝術書籍,然而著作爲了確保其權威和可靠,其用的作品編輯的是全世界的各個博物館,若想沿着這些書籍中的順序去欣賞藝術,那真的要周遊世界才行了。而那些零零散散的碎片知識化的書籍,卻又神龍見首不見尾,根本串聯不起來。”

光看畫不行,有些內涵,光盯着作品是看不出來的。只看書也不成,書上寫的文字,要結合作品本身,才能更好地理解, 除了看書、看作品,更要聽課,三者結合,才能真正感受到:“噢!原來這幅畫好在這兒啊!”

當欣賞藝術變得輕鬆,而不再如取經般辛苦時,自然而然地,就逐漸形成一套從容而綜合欣賞藝術的方式,並熱衷於和別人分享這些經驗。

三、要想“弄懂”藝術

必先具有一點鑑賞的素養

當我們談到藝術品的時候,大多數人與藝術似乎總有那麼一點距離。

如果日後不投身藝術行業的話,我們和藝術(或者說美術)距離最近的時候,恐怕就是小學時常常被主課借用的美術課了。

但要想獲得藝術感知能力,必須具有一點繪畫鑑賞的素養。

繪畫是一時代的人的人生觀、自然觀、世界觀的表現,是畫家的思想、人格的表現。故作品的賞析,不僅是表面的差異,不能用一兩句話來說明,不是向來不留意畫的人所能一望而知的。

豐子愷先生認爲:圖畫兼有欣賞和實用兩種效果。欣賞是美的,實用是真的,故圖畫聯繫必須兼顧“真”和“美”兩個條件。

具體地說:譬如描一瓶花,要仔細觀察花、葉、瓶的形狀,大小、方向、色彩,不是描錯,這是“真”的共讀,同時又需巧妙地配合,巧妙地佈置,使它妥帖。這是“美”的方面的功夫。換句話說,我們要把這瓶花描繪地像真物一樣,同時又要描得美觀。

在中國,藝術觀念錯誤的人很多,其錯誤就由於上述的真和美偏廢而來的,故有兩種。

1一種偏廢美的

最常見的就是評價一幅作品:畫得像真的東西,就稱讚是一副畫好,就說“畫得很像”;批評一副畫壞,就說“畫得不像”,這就是求真不求美,但光顧實用而不欣賞是錯誤的,作品並非不要畫得像,但像之外沒有美,而只有像,頂多只抵得上一張照片。

我們何苦把自己的投滿造成一臺照相機呢?這是偏廢了美的錯誤。

2一種是偏廢真的

以爲“畫畫兒”是一種娛樂,是一種遊戲,是消遣的,於是,上藝術課的時候,不肯出力,只想享樂。形狀還描不正確,就要講畫意;顏料還不會調,就想出作品。

由前者可以切實理解美的原則,由後者可以廣泛理解美的形狀,兩者在圖畫修養上是並重而不可偏廢的。但鑑賞名作必須鄭重選擇其作品。

若任意瀏覽,弊害甚大。

初學美術的孩子,自己眼光缺乏正確的批判力,家長且不可任其隨意鑑賞。不然,在極幼稚的眼中看來,一般的商店、家中所懸掛的壁畫之類的要比大畫家的傑作還更可讚美,這樣下去,眼光反因此墮落。

總之,鑑賞名作第一要虛心靜觀,然後可以廣泛地理解美的形狀,而增進其眼光。

所以,要想“弄懂”藝術,必先具有一點繪畫鑑賞的素養。這素養越多,對於藝術的理解就越深。

四、美不是“教”出來的

而是“浸潤”出來的

美育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在藝術過程之中“浸潤”出來的,是在長期寬容的、開放的、豐富多彩的藝術過程與活動場景中薰陶出來的,啓蒙美育要建立在孩子的自然天性之上。

美是有力量的,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重視美感培養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都是內外兼修的,這些孩子也將在未來綻放更美好的姿態。

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1走進大自然,探索世界

慢下來仔細打量自然是一門藝術,通過觀察鳥兒和花朵的顏色與形狀,光線在不同時刻的效果,或者風景隨時間流逝而產生的變化……

藝術家們常常從他們居住過或旅行過的地方獲得靈感,比如鄉野景色和熙攘的城市等。

在探索時,要啓發孩子思考,那些偉大的藝術家是如何幫助我們用不同的方式看待自然界的。

2探究肖像畫

肖像畫描繪的是一個人的外貌、地位、個性和興趣愛好。

在觀察肖像畫的時候,要思考肖像畫展示了被畫人的哪些特點,又告訴了我們關於藝術家的哪些東西?

3觀察日常生活

食物、朋友、家人、街區、工作和休閒活動——這些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孩子可以思考一下日常生活的諸多方面是如何影響藝術創作的。

4質疑傳統

很多藝術家嘗試用多種材料和技法創造新的藝術形式。

鼓勵孩子多探索藝術家創新的多種方式,學會用“批判”的眼光去思考。

布穀說說:

人有兩大心智能力:一個是理性;一個是感性。

理性的代表是科學;

感性的代表是藝術。

一個人想要獲得一生的幸福,不僅要擁有獲得幸福的生活條件,還要擁有體驗幸福感受的能力與素質。

體驗幸福,是需要素質的。

爲什麼有的人生活得髒、亂、差,單調乏味?

問題就出在“感性素質”:因爲他的感性素質低,感覺不到環境多麼噁心。

一個人如果感性素質低,他的表現就是忽略甚至放棄對環境感性品質的要求。

請不要剝奪孩子感性素質的發展機會。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