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美宇航局宣佈,10月份穿越太星系的小行星來自外星系,是首位「星際訪客」 。

先來看看這位星際訪客的基本情況:

編號A/2017 U1,命名為Oumuamua,意為「遠方的信使」。

Oumuamua來自天琴座方向,每7.3小時自轉一週,觀測顯示,QUMUAMUA的亮度相差高達10倍。

尤其令人驚奇的是,這位星際訪客身形奇特,直徑400米,長度更是直徑的10倍,外形瘦長,像一根巨大的「太空雪茄」。

科學家分析,這位來自外太陽系的訪客應該是一顆緻密小行星,由岩石甚至可能是金屬組成,不含水或冰,因為輻射等緣故,呈暗紅色。

之所以認定其為星系外訪客,主要原因之一在於它的運行軌道十分極端,且運行圓心不是太陽,這與系內星橢圓形軌道的運行軌跡大為不同。

根據報道,這顆星際訪客9月2號以25.5km/s的速度垂直扎入太陽系黃道面 ,9月9日通過近日點。截至20日,這顆小行星距離地球約2億公里,正以相對太陽每秒38.3公里的速度飛行,預計將於2018年5穿過木星軌道,2019年1月穿出土星軌道,朝著飛馬座方向前進。

再來說說發現這位星際訪客的重大意義:

首先是對此前預言或者理論的認證。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說法,過去的數十年,人類一直認為系外星際物體是存在的,這位訪客的「光臨」某種程度上來講,就是它們存在的證據。

此外,這一項新的發現也為研究太陽系之外的太空打開了一扇新窗戶。正如前面所言,不論是奇特的形狀還是刁鑽的運行軌道,都與我們所處的太陽系內的星球大為不同,這也預示著星際間更為豐富的存在。


個人認為,這科系外行星之所以會引起這麼大的關注無外乎以下三點原因。首先,.這是人類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觀測到造訪太陽系的地外行星。其次,根據科學家的觀測,這科小行星形狀奇特,長度達到了400米,而寬只有40米左右,長寬比達到了驚人的10:1.再加上該行星因在宇宙空間遊走了數億年,在長時間的空間輻射下,表面形成了暗紅色的金屬光澤。再加上其奇怪的運行軌跡,遠遠望上去就像一艘自帶動力的外星飛船。這引起人們的無盡遐想。3最後一點,那就是人們對外星生命存在好奇心的同時,也存在隱隱的不安和畏懼。長時間以來,人們渴望發現外星人,希望茫茫宇宙間我們不是孤獨的。但於此同時,人們又害怕一但真的發現外星人,會威脅到我們人類的生存。所以有時候我們人,就是一個矛盾結合體。既期望於未知卻又害怕未知。個人看法,希望大家喜歡。??


我不理解你說的具體問題,但是有一樣,小宇宙的任何的狀況,都是安排有序的作用之類,比如movie和土星這種光環這就是橫掃宇宙一些垃圾的收集站。你們懂什麼?你們還知道什麼?小宇宙太陽系裡邊而是如同地球的家園,更是一個家一個家的原。難道這點不懂嗎?在這個宇宙太陽系,當然有環保性的垃圾收集站,那我不心幹什麼?土星在幹什麼?如果沒有這種性質地球會發生什麼問題啊,會不會導致碰撞的一些狀況啊。人們現在就等著喫喝不懂得宇宙的關係還在做什麼?話又說都是為了地球巨大的原則而去做,跟現代地球人類太不懂規矩了。該實行整理,整理了,應該要懂得規矩。所以設計的整個地球自然的東西,都設計了宇宙的一首規則你們在發揮的什麼?要求你們學會宇宙的知識才能發出特長的東西。我說的都是宇宙的東西。這是高級人類執意,人類的發展都得高級,人類的發展觸發的條件纔有今天的人類的發展。這纔是人類的一種正方的發展趨勢。開放包容和發展這纔是真正的發展趨勢,我是代言人。謝謝!


都認為很可能是外星系飛來的,那我們來看看可能性有多大。

距離地球最近的比鄰星,離我們3光年左右,如果是以現在的速度飛行,大約需要5萬年左右可以到達。在方圓一百光年的空間裏,就有上萬顆恆星,就有可能會有小行星之類脫離軌道,朝地球方向飛來,大約150萬年到達。150萬年在我們看來很長,地球上金屬會生鏽,岩石會風化,都會化為塵土。但在宇宙空間,空氣稀薄,不存在氧化風化之類,唯一能讓岩石崩潰的就是碰撞和溫度劇變。碰撞是個小概率事件,星際空間基本很空,偶爾會出現穿行者,碰撞可能性很小,大部分碰撞都是在穿越星系時候發生的。溫度劇烈變化也是在穿越星際,靠近恆星時候才會發生,所以一旦小行星飛入星際空間,基本就會保持原貌,直到進入下一個星系。就是說一個小行星來自外星系是完全有可能的,只是在空蕩的宇宙中,這種事不經常發生。

我們大概推測一下這個過程。恆星誕生時,爆炸將外圍物質推到遠離恆星的空間,但還在其引力範圍內。這些被拋到外圍的物質包括大量氣體,也包括超新星爆發形成的重元素,外圍物質繞著恆星旋轉,慢慢聚集成為平行軌道的許多氣態或固態行星。在初期軌道不穩定的情況下,行星間引力相互幹擾,軌道偏離,會有行星相撞,碎片大部分保持在原有軌道附近,少部分會被行星引力拋射出去,經過多次拋射,可能飛出星系引力範圍,進入星際空間,開始漫長的星際旅行。其中一個,來到了太陽系。


查閱了這顆小行星的相關資料,首先要更正一點,這顆小行星不一定就是太陽系的首位星際訪客,而是目前為止人類所觀測到的首位星際訪客。

1、憑什麼說這顆小行星來自太陽系外?

根據小行星形狀、組成物質成份、進入太陽系的運行軌跡和運行速度四個指標,可以判定這顆小行星來自太陽系外。

形狀

400米長,程棒錘形,類似於毛毛蟲麵包,長寬比達十比一。之前觀測到的所有太陽系內的小行星都沒有達到這個比例。

小行星物質成份構成

小行星靠近太陽時沒有出現慧尾,可肯定小行星上不含冰。以往靠近太陽的慧星都來自遙遠的柯伊伯小行星帶或更外層的奧特星雲,因密度越小的物質越集中在星系外層,故慧星由冰岩混合組成,靠近太陽時在太陽風的作用下出現長長的慧尾,而這顆小行星卻是個特例。

運行軌跡

運行角度幾乎與太陽系旋轉平面垂直,以往的小行星從未出現過。

運行速度

小行星與太陽黃道面交匯點位於水星軌道內側,但其速度僅為25.5千米/秒,遠低於水星的平均公轉速度48千米/秒。可以粗略計算一下,如果這顆小行星來自太陽系空間,理論上速度應大於48+16.7=64.7(千米/秒),實際速度比理論值低了40千米/秒。

小行星的速度為什麼會這麼低?很大的原因就是這顆小行星在進入太陽系之前比太陽的公轉速度快了40千米/秒,而太陽的引力使其減速了。

2、探測這顆星際小行星的意義

以往對於太陽系外的天體研究只停留在理論和推測上,從未有過如此近距離的第一手觀測資料。因此,這顆冒然造訪的小行星上攜帶的所有信息對天文學家充滿了巨大的吸引力。比如,小行星上是否攜帶太陽系中尚未發現的元素?是否有休眠細菌的種子?等等。

或許,美國的探測器早已升空飛往這顆小行星的必經之路上了。


能證明是系外物體,意義肯定重大。說明我們看到的外太空不是幻像。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通過各種望遠鏡探測的外太空,其實已不存在或者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實體物質,而只是一些全息圖像的反映。


謝謝邀請

根據現有資料看,各具備觀測條件的網站也還處在進一步的觀測.研判之中。很大可能.是太陽系外其它星系中逃逸出來的星球。這棵星體會擦著太陽系的邊緣飛過,不會被太陽系俘獲、更不會對地球造成威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