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夏,在陶勇將軍去世10週年之際,他的骨灰在家人的護送下,由專機從上海送往北京,在北京機場早已有一大羣軍人在等候,迎接將軍骨灰開追悼會。

  陶勇將軍是安徽六安市人,16歲就參加了革命游擊隊,一生身經百戰卻又百戰餘生,陶勇是一員虎將,每戰身先士卒,在軍中有“拼命三郎”的美譽。

  建國後陶勇歷任東海艦隊司令、海軍副司令和南京軍區副司令等職,在1955年時被授予中將銜,令人沒想到的是,李作鵬一夥一直把陶勇視爲絆腳石,對其誣陷。

  1967年1月21日中午,工作人員卻在辦公樓後花園的水井中發現了陶勇,搶救無效死亡,對於陶勇的死一直存在許多疑點,不過李作鵬卻通報“叛徒陶勇,畏罪自殺”,讓將軍蒙羞。

  除了蒙羞之外,陶勇在被送去火化時還被特意叮囑“家屬不看,骨灰不要”,不過幸運的是陶勇的骨灰還是被保存了下來,是被一個農民冒死偷偷留來下的。

  這個農民叫蔡其家,跟陶勇相比他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小人物,是一個尋常的農民,他原本是一個農民,不過後來建火葬場徵用了他的地,就把他留下當了火爐工。

  作爲一個爐工,他的工作很簡單甚至有些枯燥,當他回憶起如何保存將軍骨灰時卻顯得無比激動,那是在1967年夏的一天上午,一輛接屍車和一輛吉普車一起到了火葬場。

  吉普車上下來了3個人,先是在周圍察看了一番,隨後從接屍車上擡下一具屍體,當時正好是蔡其家在爐子前值班,他接過焚屍牌一看,沒想到死者竟然陶勇將軍。

  儘管蔡其家沒什麼文化,可是對陶勇將軍他是知道的,將軍的事蹟常被身邊的人談起,然而當他看見牌子上還寫着“不要骨灰”四個字時不禁一怔,暗想怎麼會不要骨灰呢?

  他把陶勇的遺體送進了焚屍爐,三個人看完這個操作後也就上車離開了,他們並不知道接下來蔡其家幹了什麼,蔡其家做了一個可能殺頭的決定,他要私自留下陶勇的骨灰。

  等陶勇遺體燒完之後,他把遺骨和骨灰單獨放在一邊,趁其他工作人員沒在意時,偷偷把這些骨灰藏了起來,並在中午大家休息之後,他把骨灰埋到附近山上的三棵松樹旁邊。

  這個祕密他誰也沒有說,一直到10年後,真相大白要爲陶勇開追悼會時,他才說出了這個祕密,當人們問他爲什麼冒死這麼做?他說“我敬佩這位老將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