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瞭解一點創投圈

  來源:IT桔子(itjuzi521)

  作者:Sherly

  音樂流媒體領域,最近一樁大事莫過於豆瓣 FM 被騰訊音樂娛樂投資。

  2 月 20 日,有媒體稱,DNV 音樂集團旗下流媒體產品豆瓣 FM 獲得來自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和摯信資本的戰略投資。豆瓣 FM,DNV 音樂集團旗下流媒體產品,是一款音樂收聽工具。

  據悉,此次融資後,豆瓣 FM 將與騰訊音樂在產品和版權方面展開戰略合作。大改版後的 6.0 版本豆瓣 FM 即將正式上線。

  回顧豆瓣 FM 的歷史,這款使用方式簡單,且推薦精準的音樂收聽工具一度獲得不少用戶的好評。

  豆瓣 FM 的「前生」

  豆瓣 fm 是豆瓣音樂旗下一款產品,於 2009 年上線。彼時,中國在線音樂市場還處於萌芽期,用戶規模和市場規模較小。

  文化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 2009 年年底,我國在線音樂總體用戶規模爲 3.2 億;從市場規模來看,2009 年我國網絡音樂總體市場規模爲 20.1 億元人民幣 (以音樂內容和服務提供商總收入計,不含電信運營商收入)。

  此時,中國在線音樂市場主要以在線音樂網站和音樂播放器爲主,包括:成立於 2003 年的酷狗音樂,成立於 2005 年的酷我音樂,以及騰訊 2005 年 2 月推出的 QQ 音樂。這些產品中除了支持音樂在線播放之外,還可以實現音樂下載。

  這種方式十分受網友歡迎。有數據顯示,酷狗 APP 日均獨立 IP 訪問超過 500 萬,同時在線最高 68 萬,每天下載次數在 500 萬次左右。百度 MP3 頻道的日均 PV 也在 8000 萬次以上,日均下載單曲數量 1000-1500 萬次。

  相比 2009 年 8 月,風靡的一時的人人網日均覆蓋 1491 萬人,開心網日均覆蓋 1468 萬人。

  此時,「付費聽歌」在國內基本不存在,各家主要依靠廣告和會員付費獲得營收。但是這種營收模式,有個明顯的弊端就是其所提供的下載服務並無版權。

  其實在豆瓣 FM 出現之前,圍繞音樂版權領域已經有了著名的「七大唱片公司訴訟百度」事件,2005 年 6 月 6 日,8 月 16 日,8 月 17 日,華納唱片有限公司等七家唱片業會員公司認爲百度在提供搜索服務過程中侵犯了其錄音製品著作權,集體訴訟百度。

  但訴訟的結果並未不理想,北京高院終審判決百度公司不構成侵權,用戶仍然可以通過百度免費下載歌曲。

  隨後,市場上出現了衆多主要以廣告流量爲主要收入來源的在線音樂網站,這些網站均未經過授權爲用戶提供試聽服務。

  與此同時,音樂市場的亂象也引起了政府層面的注意,從 2005 年開始,國家版權局聯合有關部門開展了長達 10 年的打擊網絡侵權盜版的「劍網行動」。2010 年,文化部等相關部門關閉了包括好聽網在內數量龐大的在線音樂網站,整頓在線音樂網站。

  作爲流媒體播放器,豆瓣在音樂版權上一直處於停滯狀態,一方面豆瓣確實沒有相應預算來購買版權,另一方面急於變現的豆瓣也無暇顧及音樂版權。

  2012 年左右,豆瓣 FM 正嘗試變現,開始在產品當中插入廣告;2013 年 1 月,豆瓣 FM 推出付費版豆瓣 FM Pro,用戶付費 10 元/月或 50 元/半年可享受高音質音樂。但此次豆瓣 FM 的商業化遭到了豆瓣用戶的不滿。

  2013 年左右,音樂流媒體市場中開始出現正版意識,一些平臺開始與唱片公司合作購買音樂版權。這種趨勢愈演愈烈,「版權大戰」上演。

  2013 年左右,騰訊開始了對音樂版權的購買,相繼購買了傑威爾、華納、福茂、YG、索尼等獨家版權。與此同時,阿里音樂與國內老牌音樂巨頭滾石音樂、相信音樂、華研國際等唱片公司簽下了獨家合作。海洋音樂集團(旗下擁有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此前已經簽下了大量音樂版權,可謂十分有競爭力。

  此時,剛開始嘗試商業化的豆瓣 FM 自然「無力參戰」。

  這場版權大戰最終以 2015 年 7 月國家版權局頒發《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史上最嚴版權令」的出臺而結束。

  此時,各音樂平臺上無版權音樂大量被下架,其中就包括豆瓣 FM,有網友表示,豆瓣 FM 紅心歌曲少了近 8 成。後續,豆瓣 FM 逐漸從流媒體音樂市場「退場」。至 2017 年,豆瓣傳出即將 IPO,豆瓣 FM 即將停止運營的傳聞。

  2018 年 4 月,由 V.Fine Music 與豆瓣音樂重組合,後者核心產品豆瓣 FM 一起併入 DNV 音樂集團。豆瓣 FM 成爲 DNV 音樂集團線上音樂的組成部分。直至 2019 年 2 月 20 日,豆瓣 FM 宣佈獲得來自騰訊的投資,欲「重回流媒體第一梯隊」。

  豆瓣 FM 的「今世」

  目前,音樂流媒體市場主要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爲主,其下擁有 QQ 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全民 K 歌等產品;與市場上大多數唱片公司有版權合作,可以說在版權市場中佔有絕對話語權。

  此外,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已於 2019 年成功上市,成爲中國音樂集團上市第一股。此次騰訊向豆瓣 FM 伸出橄欖枝,兩者將在版權等方面進行合作。其背後的不得不讓人想到近期騰訊與網易雲音樂的版權大戰。

  2018 年 4 月 5 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發表聲明,指責網易雲音樂曾多次侵權,暫停與網易雲音樂的轉授權合作洽談。

  此前,網易雲音樂上架了名爲「周杰倫熱門歌曲合輯」的音樂專輯,對 200 首歌曲以 2 元/首的價格出售。該專輯中大量音樂版權來自於騰訊音樂的轉授,而兩者的轉授協議則在上線當天到期,而版權到期以後,這些歌曲仍在售賣中,直接引發騰訊的不滿。

  而網易雲音樂在推薦方式上與豆瓣 FM 相似,兩者均爲用戶提供個性化的音樂推薦服務,在使用方式上比較接近。

  另一方面,在網易雲音樂橫空出世之前,豆瓣 FM 的市場地位不可小覷。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此次騰訊重新扶持「豆瓣 FM」出山,並授予之版權,不得不懷疑是爲了與網易雲音樂在個性推薦領域抗衡。

  在這種想法之下,豆瓣 FM 或許會短期內獲得騰訊音樂的支持,尤其是版權方面的授權,但長期來看,豆瓣 FM 本身盈利能力不足,長期扶持對騰訊來說未必不是一個拖累。

  同時,豆瓣 FM「退隱」時間較長,對新用戶來說,對豆瓣 FM 的認知不足,使用習慣在短期內難以改變。所以,此次豆瓣 FM 復出,欲回到第一梯隊,或許有點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