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個人發展而言,碩士階段的研究方向,視覺SLAM和機器學習哪個的前景更好一些,如果考慮到碩士畢業直接就業,或者繼續深造(出國or不出國)博士就業的問題,那種比較合適。關於機器學習的未來,似乎眾說紛紜,有黑有褒,提者瞭解到似乎視覺SLAM比較難以發文章...這就比較尷尬了,不知道選哪個作為研究方向比較好。求大神指教。


從知識結構本身以及企業招聘現狀,兩個方面回答一下。

計算機視覺主要分為2D視覺和3D視覺兩大研究領域,2D視覺的研究內容包括:目標識別、目標跟蹤、視頻內容理解等;3D視覺的研究內容包括:基於圖像的三維重建、目標三維姿態估計等。

從知識結構出發

當下,2D視覺領域被基於學習的方法統治,比如深度學習;3D視覺領域仍以基於幾何的方法為主,雖然最近也出現了不少基於學習的方法的paper。基於學習的方法最火的就是深度學習,而基於幾何方法最火的就是視覺SLAM。

以深度神經網路為模板的深度學習,在可解釋之前,已經沒有了exciting的進展,大多數研究在於網路結構調整,或者與其他經典的機器學習範式相結合(比如圖深度學習,GraphDL);視覺SLAM相關理論也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成熟度,更多的關注在於解決落地產業化時遇到的問題。

但站在發表論文的角度講,機器學習(尤其是深度學習)相對更容易一些,但大多數應用方向都已經被灌得差不多了;視覺SLAM方向發表論文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與基於學習的方法結合,比如與深度學習結合;二是與新的感測器融合,達到更好的效果,比如Event Camera。

從企業需求出發

今年大家普遍反饋競爭更加激烈,企業招聘過程中,更多的注重基礎理論是否紮實,崗位與研究領域是否match。

尤其是在2D視覺領域,由於門檻相對比較低,部分人認為懂深度學習模型,跑過幾個數據集,就可以了,結果簡歷面都過不了。會訓模型和調參數就可以拿到高薪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3D視覺領域,今年招聘崗位和薪資,都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究其原因在於人才稀缺。這是一個門檻比較高的領域,需要具備非常強的編程能力,以及數學基礎(矩陣、優化等)。我們本身就處於3D世界中,相信3D視覺領域在逐漸迎來屬於自己的春天。

建議

人工智慧知識博大精深,各領域深度交叉融合。唯有深挖一個方向,夯實基礎,才會立於不敗之地,才會等來屬於自己的機遇。

切忌廣泛涉獵,但又淺嘗輒止;切忌疏於實踐,紙上談兵。

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利益相關:SLAM方向的PhD。

一句話答案:SLAM和機器學習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領域,機器學習是一個大得多的領域,機會多得多。以前一個我的答案有更詳細的討論:

自動化專業如何轉slam崗或者機器學習演算法崗??

www.zhihu.com圖標

還有,題主說視覺SLAM比較難發paper。我覺著題主不太用擔心這個,視覺SLAM和機器學習都有很多可以做的,都能發比較好的paper。


slam是解決一個特定問題的技術。

機器學習,我更願意把它當做一種信息處理方法。自然語言會用到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裏的識別,探測,跟蹤等也會用到機器學習,同樣,slam裏也會用到機器學習。。。

至於哪個前景好,這是個主觀問題,我也不知道答案。但不管是比較火的自然語言,計算機視覺,還是現在的slam,都是難度非常大的方向,這裡說的難度大,不是說入門難度大,而在於問題本身,是困擾計算機科學家大半世紀一直沒有解決的難題。

還有,為什麼題主非要把自己綁定在一個理論方向上呢?你可以換個思路,從解決某一問題的角度出發去做選擇。比如你選擇計算機視覺,當前主流的是深度學習技術,問題驅動當然會使你去學習深度學習相關內容。但以後也許出現了比機器學習更好的理論,那就去學習新的理論唄。

總之,我個人的態度就是,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一直保持學習的姿態。你說的這些領域,都遠沒有成熟。未來被新理論取代的概率很大。如果一直沒有取代它們的理論,那恰好說明這個方向沒有生存下來的活力。


作者首先了解什麼是SLAM,什麼是機器學習後或許就明白了:

1、SLAM說是演算法技術,卻更似一個解決特定業務問題的軟體系統,對編碼和演算法都有要求。

2、機器學習相關演算法將越來越多的出現在SLAM中,使得SLAM的定位與地圖構建更具實用性。

3、技術是為瞭解決業務問題出現的,單純的學習某項技術對於技術本身將抓不住側重點和落地點,脫離應用場景的技術難以快速轉化為生產力。


視覺SLAM的泡沫, 已經開始破滅了.

1) google的自動駕駛掌門人, 宣佈: 可能要幾十年才能達到Level 5. 很多自動駕駛領域開始走向有輔助道路設施的自動駕駛, 這個就延長了週期.

2) 室內SLAM應用不配反光板, 能做到99.9%商業級的可靠性的目前還沒有萬元以下的(不同光照, 不同環境, 不同障礙表面, 千次實驗50%的出錯概率小於1次), 工業級的要加各種限制條件.

3) 敢讓100kg重量的車輛以超過1m/s的速度在開放環境走的, 沒有敢不買保險的; 保險公司也不敢上全品種險的; 安全認證體系也沒有敢為此

4) 室外SLAM更是重災區, 特斯拉的主要供應商, 原來宣稱200m探測距離(高速限速行駛3秒對撞探測距離)的激光SLAM, 實際測量只能達到11米. 無法突破 以下公式的極限: 發射激光強度低於人眼傷害的mW級要求, * 發射距離衰減 * 散射角度 * 接受強度 &> 太陽光/環境光中該頻率光的強度

-----

泡沫破滅並不是說一文不值, 只是說, 之前的估值過高, 高於實際能達到的能力.

SLAM慢慢熬, 這個過程中會醞釀出一些有意思的應用? 或者只是重複前人的工作.

真心期待SLAM泡沫破滅後3~5年, 能夠靜靜的搞搞技術, 然後5~10年後破繭重生.

---------

機器學習, 相對來說, 還有幾個熱點沒有退熱, 而且從一段時間來看,

面向具體領域的機器學習, 分支多, 專業性強, 一時半會兒不會退熱度.

估計能在10年之內有所實際應用, 人才缺口巨大.


機器學習吧,發展成熟,應用廣泛,包括應用在SLAM。

先不說視覺SLAM,較穩定的激光SLAM建圖還有些問題比較棘手,比如雪天激光數據不穩定,閉環檢測等。就算全部解決了,除了給移動機器人建圖想不到其他應用了 :(

兩者本身解決的問題就不一樣。


雙修吧


建立激光slam


視覺slam還有3年消失,機器學習還有5年淘汰,選相對壽命長的那個?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