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二十一年的會試,由徐桐擔任正總裁,李文田、唐景崇為他的副總裁,李文田主要研究的是西北地區的地理學,於是從《西遊記》中節取一些語句來出題,全場考生都沒有知道這些話出自哪的,只有梁啟超一人分條詳列,答的非常清楚。李文田後來看到梁啟超的試卷,也不知道一開始是誰批閱的,想要取他中第但他自己名下的名額已經滿了。於是就邀唐景崇一起去找徐桐商議,希望把梁啟超定在公共名額里從而取中他。徐桐廣覽經藝之書,非常謹慎地遵守古意,凡是對古書上文句的意義按自己的意思進行引申改動的都一律擯除不予錄用,而梁啟超恰好就這樣做了,所以徐桐不喜歡他。因此未被錄用。梁啟超後來創設《時務報》,在其中對科舉制進行了激烈的批判。據說當時梁啟超領到試卷後,看到李文田的批語,批語為「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很為他的知遇之恩而感動,就前去拜謁他,李文田聽他議論天下家國之事後很不高興,告訴別人說此後這個人必定要擾亂天下。

近代有人把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作為愚民政策,梁啟超後來修改了朱熹的註解,分別在「民可」和「不可」後面各加一個逗號,於是整句話的意思就由原來的「人民是用來驅使的,不能讓他們有太多的知識」變成了「人民同意了,那麼統治者才能讓人民做事,人民不同意,就必須先讓他們了解,才能讓他們做事」。這樣不僅符合了當時主張立憲的人們的言論傾向,而且使得孔子的言論與現代民主主義緊密無間契合在一起,讓反對孔子的人沒有毛病可以指摘。

梁啟超的文章學識,在清末民初都是第一流的。他的風神超越,骨格靈秀,是當時極為奇特的人物,這得到了當時文化界的公認,不容置疑。他在戊戌變法的時候還是萬木草堂的弟子,因此與南海人康有為亦步亦趨;二人同為保皇維新勢力的中堅分子。學政徐仁鑄也是維新人士,見到梁啟超常常一同討論國事直到深夜才散。後來他秘密地告訴他的父親徐致靖,請他向朝廷推薦梁啟超,當時徐致靖擔任禮部侍郎一職,梁啟超於是被賜予六品頭銜,委以印書局編譯之事。可惜還未有所作為,政變之禍已起。當時梁啟超因為《時務報》的事務先去上海了,幸免於難。隨即他東渡日本,並寫作一篇洋洋數萬字的《戊戌政變記》,痛罵葉赫那拉氏,而嘆息光緒皇帝不得伸其志。自此梁啟超就一直居住在日本,編著有《清議報》、《新民叢報》等。甲午戰爭後,梁啟超公車上書,著有《變法通義》,成為戊戌變法的核心人物。眾人因為他的文章暢達之故,都喜歡讀他寫的東西,時人人手一本。所以說梁啟超是維新運動時期最重要的宣傳家之一,也是實質名歸的。


我們可以先來看教育梁啟超的都是誰。梁啟超四歲起開始跟爺爺讀書識字,爺爺就經常給他講「國難之事」,朗誦激動人心的詩歌篇章。後來就是老師康有為,梁啟超第一次見康有為的時候,康有為就來了一番激動人心的關於政治格局的演講,梁啟超聽的眼睛都直了。一個人少年時的領路人,足以影響這個人的一生。

基於這樣的影響,加上樑啟超深厚的文學功底,梁啟超的文章寫的非常好,而且情感豐沛,極具煽動性。

這一點可以從日後,袁世凱花兩萬塊錢,求梁啟超別再寫文章罵他這件事看出來。袁世凱正式登基稱帝之前,梁啟超發了一篇《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引起了大批人民群眾對袁的反抗。

筆端文字流露感情,是非常不易做到的一件事。這點,我想很多寫文章或者做文字工作的朋友都深有體會。但梁啟超不僅做到了,而且控制地十分到位,感情豐沛又不造作。

幾年前登上春晚的《少年中國說》,即為先生在日本期間,激勵國內革命青年的作品。「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我認為在當時最能激勵青年的一句話是,「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事實證明,接下來的中國革命,確實是由一群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拯救的。


梁啟超有人開玩笑叫他「梁大忽悠」,他是晚清到民國輿論場的第一亮星,可以說他改變了中國人的認知,也可以說他扭曲了中國人的認知。

梁的第一筆名聲資產來自於戊戌變法,變法活動讓康梁大名天下人知。但當時康才是主角,梁是配角,世人多讚頌慷慨少年譚嗣同,對康梁不甚認可。

康真正成為輿論場明星要感謝洋人。在洋人的庇護下上海成了一個自由的商業自治市,大量文人在這裡辦報,提供民眾需要的精神食糧,賺取生活費。黃遵憲在上海辦了《時務報》,梁啟超是該報的主筆之一,幾乎每期都會在該報上發文表達觀點,由於梁文章寫得通俗易懂又善於抓人心,是個天生的輿論好手,名氣暴漲。

時務報讓梁啟超聲名鵲起,之後的生涯中,梁始終重視報紙,長期堅持發文,活躍在輿論場。《知新報》、《新民叢報》、《晨報》等都曾登載他的文章,這也是他的人望能長期維持的原因。

梁當年寫文章主要圍繞著時政展開,要說他有什麼特別堅持的思想,也沒有,但能寫肯說,所以始終擁有龐大的粉絲群。當年不光是梁,其實幾乎所有的知識分子對西方都是一知半解,全都是憑自己的一知半解來為維新改革吶喊,一會又是地方自治,一會又大中華,殊不知這倆根本上就是矛盾的。所以梁啟超也就成了中國近代著名的「歷史發明家」,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說就是他炮製的。


謝邀!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法學家,教育家。是維新運動的領袖之一。在維新派中,梁啟超的思想與康有為所代表的維新派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康有為主張的是在帝制統治下的維新變法。而梁啟超由於接受西方資產階級思想,主張推翻帝制,傾向新民主主義革命。既適應歷史潮流,又付合人民願望。優其在維新運動後期,梁啟超的思想和行為對早期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被公認為是維新運動中最重要的宣傳家之一。


梁啟超的文筆很強,他的《新民說》開自由民主之風的先河。他的那句「兩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兩千年來之學,荀學也,皆鄉愿也」振聾發聵。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