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永福散文雨】

扫地与大魔术师阿嬷

「你扫过界了,要罚钱喔!」

正在清扫马路时,乡亲说话了,这,当然是开玩笑话。

每天扫地,都是从自家门前一直扫到十字路口,因为我居处的马路,两旁有四家七个门户都没人居住,总得有人随手清理清理,环境才能整洁。

这四家之中,有老人家全过世了,孩子为了营生都在外工作,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来祭拜;也有在外成就事业的孩子,把长辈带到城市照顾与就医而比较放心的,所以回到家里来看看与祭拜,也是「有时有阵(ū-sî-ū-tsūn,闽南语)」──这是当今甲仙乡下的现况也是实况了,亦即整条和安老街,超过三分之一都关了门。那么,做为好邻居的我哪能没有代为清扫的义务呢!

也许您会好奇,没人居住的马路,会有什么样的垃圾呢?

烟蒂与槟榔渣是最常见了──表示这两类瘾君子,生活习惯确实有待加强与改进。另外,还有狗屎,观察来源,家狗与流浪狗各占一半;家狗对饲主来说,是忠心又乖巧的,主人若没伺候排便与清理,就会自动离开家门到别人家门前或马路上解决而流浪狗,大多是城市人把狗养到老病残之后就运载到乡下抛弃的,由于没人照顾,四处排便成了常态──这种养而不顾的宠物对待方式,与养而抛弃的价值观,最为糟蹋环境与生命了,确实有待政府提出办法,宣导、管制与取缔,依序强力执行。唯有国民素质提高,环境整洁,才能真正成就台湾的无烟囱工业,吸引游客。

至于狗屎的清理,我有两种方式:干的,只要反转塑胶袋套在手上抓取,再反转打包就可以。湿的,也是反转塑胶袋套在手上抓取,再反转打包,接著再以厨房纸巾擦拭几次就OK了,当然,若能再以清水冲洗那就更好。

看了清理狗屎的说明,或许您会佩服我的清扫功力;然而,真正该佩服的对象,却是我家阿嬷喔!

小时候,我与二姊是家里排行最后面的两个小孩,所以扫地这一门「轻可工课(khin-khó khang-khuè,闽南语)」,亦即「轻松工作」,是两人每天固定要做的事。长大后有机会与二姊闲话家常,只要一提到扫地,两人就不约而同会想起阿嬷来;若是提到阿嬷,自自然然也就会想到扫地,因为,我俩扫地的功夫全是阿嬷一手调教出来的。

我家阿嬷,常将一头长发梳洗整理得乌溜滑顺,接著盘绕出馒头状发髻,再用小黑网收束于脑后。而穿著呢?衣服都得熨烫过才穿,相当典雅。就整个家来说,阿嬷一开口,只见做为长子的我家老爸,总是唯唯诺诺,言听计从;所以阿嬷,一直是全家上下最为敬重与最为敬畏的长辈了──我家这么高雅且有威严的阿嬷,谁会想到她能拿起扫帚扫地,而且还是高手中的高手哩

常常,我与二姊扫过或扫好的地,默默一旁观察的阿嬷在接过扫帚后,这里挠挠尔(lā-lā-lè,闽南语),那儿挠挠尔ngiáu-ngiàu-lè,闽南语,同字不同读音),又是半畚箕垃圾,就像个大魔术师一样。我们认真关注了大魔术师阿嬷的招数,原来阿嬷的眼光是全面的,相关器物下方的藏污纳垢她都看得到,真是厉害──这,可是我与二姊都疏忽的。而关于扫地,阿嬷还有要求,即扫动之际,扫帚不能离开地面,因为一离开地面,土沙粉(即「灰尘」)就会随著扫帚被搤起来(iah-khí-lâi,闽南语,意思为「搅动扬起」)而造成空气污染。

有了大魔术师阿嬷这样以身作则的示范与训练,推而广之,除了清扫工作,我与二姊也学会了处理事情的方法与细节的注意,而一生受用无穷。

民国一○六(2017)年四月十三日与《中华日报˙中华副刊》同步发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