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建福宮上元法會圖集

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同時也是道家的三元日中的上元天官大帝的聖誕日。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分別是地官和水官的聖誕日;冬至日是元始天尊的聖誕日、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聖誕日。這些日子都與中國傳統的陰陽曆法有着密切的關係,同時也是道教教義的重要體現。

每年正月十五,青城山上清宮、天師洞、建福宮、九龍觀等宮觀都舉行祈福法會。

法會有哪些部分?

建福宮法會分作四大部分,第一場是《上元慶聖》,就是朝禮天官大帝,慶賀聖壽;第二場是《貢祀諸天》,爲滿堂信人祈福迎祥;中間唸誦《三官經》、拜《天官法懺》,懺罪消愆;第四部分爲《正啓三元》,朝禮天地水三官,賜福解厄。

天官賜福

《太上三官賜福妙經》簡稱《三官經》,是道教的重要經典。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上元天官,爲玄都元陽一品,居紫微宮中,部三十六曹。主宰衆生善惡之籍,致諸天升降之司,號曰: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

據《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緣經》等所載:正月十五日,爲上元十天靈官,神仙兵馬與無鞅數衆,上聖高尊妙行真人,同下人間考定罪福。

?三官的誕辰日即爲三元日,因此從唐宋以來,三元節都是道教的大慶日子。唐代三元節由皇帝下敕天下諸州禁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殺漁獵”。由於天官被奉爲賜福紫微大帝,民間遂將其視爲“福神”,與祿、壽二神並列。

明代以來,各地建有許多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庵、三官廟等。每逢三元節,人們都要到廟宇祭拜三官,懺悔罪過,祈福免災。節會時信仰三官的人都要禁葷食素,稱爲“三官素”,到清代,三官信仰更爲普及。

早在東漢,祖天師在蜀中設立二十四治,創作“三官手書”,即書紙三張,上面寫着病者姓名與服罪之意。一張壓在山頂取達於天之意,一張埋於地,一張沉於水,爲病者請禱三官,就是早期的道教疏文。?

上元天官大帝寶誥

【志心皈命禮】:玄都元陽紫微宮中。部三十六曹偕九千萬衆。考較大千世界之內錄籍十方國土之中。福被萬靈主衆生善惡之籍。恩覃三界致諸仙升降之私。除無妄之災解釋宿殃。脫生死之趣救拔幽苦。羣生是賴蠢動鹹康。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

編輯:謝至開、三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