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雍正王朝》第一集開始,康熙對胤礽就越來越不滿。先是治理黃河水患,面對國庫空虛的局面,胤礽拿不出一個合理可行的方案;追繳戶部欠款,胤礽又被牽涉其中,為了還款而賣官鬻爵;胤礽公開否定康熙和胤禛追繳欠款的決心,本該十天還清的欠款,為了籠絡人心延緩為兩年。

胤礽的種種言行,讓康熙對其產生不信任。整頓刑部,就是康熙對胤礽敲山震虎。到了熱河行宮,太子與鄭春華的事情被康熙發現,再加上十四阿哥偽造的太子調兵手令送到康熙面前,老爺子一怒之下決定廢了太子。接下來發生的事,連康熙都意想不到。

在張廷玉的提醒下,康熙發現調兵手令是有人模仿太子筆記偽造出來的,這讓康熙懷疑有人存在陷害;太子的位置空出來後,阿哥之間開始爭權奪利;大阿哥上躥下跳,用心險惡,妄圖太子之位,第一個被康熙淘汰;被康熙視為其心可誅的胤禩,拉幫結派,到處串聯。

整個大清朝廷,因為太子被廢而發生動蕩,阿哥之間開始角逐寶座,大臣之間選邊站隊,形勢超出了康熙的預期。廢除太子是康熙在形勢緊急的關頭,匆匆做出的決策,事後反思發現自己做得有些出格。作為父親,康熙也希望給胤礽一個機會。於是,康熙準備復立太子,但是沒有明說,而是讓官員舉薦。

八阿哥胤禩有「賢王」美譽,聲名遠播,成了爭奪太子之位的最大熱門。八爺黨一夥到處為自己拉票,到處串聯,舉薦八阿哥的奏摺如同雪花一樣的涌到康熙的辦公桌,此舉讓本就痛恨八阿哥的康熙更加不滿。

康熙心裡的想法是,給胤礽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重新復立太子。然而眾臣卻沒有領會聖意,一個勁地舉薦八阿哥。在職場同樣如此,要隨時揣摩領導的意圖,即時地與領導一條心才能獲得領導的器重。

朝會上,在康熙勢單力薄的時候,胤禛與胤祥及時地站出來力挺康熙復立胤礽,張廷玉也順勢而為地支持康熙。此時的康熙,面對朝廷一邊倒地支持胤禩的局面,太需要幫手,太需要與自己一條心的阿哥,太需要有大臣出來支持自己。

原創:陳秋媚,轉載請註明出處。


謝謝悟空問答邀請@悟空問答

康熙老爺子心想,還好我沒看錯人,有人出來給我背鍋,和我想到一起了,不然還得重新想個法子,立廢太子,保護我心目中的上佳人選。康熙本來目的就不是要找出新太子的人選,他是想藉此機會看看那些人結黨營私,結果一看一個準,八爺胤禩結黨程度幾乎到了要撼動他帝位。

太子被廢后,康熙立即發布旨意凡京師,地方二品以上官吏都有舉薦新太子的機會。結果八成以上的官員都在舉薦八爺胤禩,估計康熙也是心裡一緊,這要八爺整個什麼逼宮,自己豈不是要退位。還是康熙罵十四爺的時候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再加上還有個糊塗的中堂馬齊,搞不清楚來龍去脈就被佟國維以一碗「奶子茶」買通了,絲毫沒有意識到結黨對於朝廷的危害。

「我還沒死呢」

這一句很有力的擊穿在場所有朝廷大臣和眾位阿哥當心。確實是啊,為了一個儲君之位,滿朝文武,眾位阿哥,站隊鬥爭,水火不容,幾乎不把國家吏治和百姓苦樂放在心上,眼裡只有帝位和自身利益,實在太讓人心寒。康熙貴為一國之君,自己的兒子不把自己放在心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大呼

「國有諍臣,不亡其國」

十四爺這純粹的瞎搗亂,康熙氣到說「我要不聽你的,大清要亡國了?」十四爺居然大言不慚的一句「難說」。可見十四爺真的是沒腦子啊。我看聽你的才「亡國」吧。想想後來,康熙讓他去當大將軍王領兵,就自以為要當皇帝了,可見十四爺腦袋確實不是很靈光,靠著荷爾蒙在思考,腦袋一熱就什麼也敢說。

朝會上佟國維當朝質問為什麼要復立廢太子,雖然不排除,佟國維坑八爺胤禩的嫌疑。只是佟國維的一個質疑,一個問答最為致命。

一句「張廷玉是奸臣」。「至死也不明白」等等話語

康熙老爺子看到了八爺黨的「忠心」程度讓人心驚膽寒啊,這樣要把太子之位給了八爺,那豈不是要完。老爺子深深的感受到了,結黨營私的可怕。

張廷玉,四爺胤禛,十三爺胤祥的奏摺上出現廢太子的時候,康熙高興的長出一口氣。這件事終於有個擋箭牌了。復立廢太子,一方面康熙確實愛這個兒子,另一方面八爺黨勢眾,不得不拿個擋箭牌,他並不是真的讓太子為未來的皇帝,最重要的是保護心中的人選冷麵孤王四爺。康熙復立太子,就是要廢太子和八爺黨去爭,以此來制衡朝廷中的各個勢力,八爺一家獨大,朝野失衡這是對將來新皇登基最大的威脅。

文/紅雨說歷史


在《雍正王朝》裡面有這麼一個情節,那就是康熙在第一次廢除太子之後,讓大臣們重新推薦新太子。在大臣們都推舉八阿哥的時候,康熙一臉不悅,等到了張廷玉推舉廢太子胤礽的時候卻是滿心歡悅。為了明明是被自己親手廢除的太子,康熙卻一心想著讓他重新做太子呢?

康熙之所以聽到張廷玉舉薦廢太子之後滿心歡悅,主要還是對於太子胤礽的喜愛。在康熙的所有兒子當中,最受康熙疼愛的當屬二阿哥胤礽了。由於胤礽的母親是康熙皇帝的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兩人從小就是一起長大的,可謂是兩小無猜。可惜的是赫舍里氏在生二阿哥胤礽的時候難產而死。愛屋及烏,康熙便把對赫舍里氏的愛都傾注在年幼的胤礽身上。

在胤礽剛剛滿周歲的時候,康熙就下令立胤礽為太子,正是基於這點原因,康熙在認識到自己可能是冤枉太子胤礽之後,內心裡便極力的想要恢復胤礽的太子之位。

胤礽的太子之位失而復得,除了父親對他的愛之外,更重要的是康熙在冷靜之後,認為自己當初廢掉胤礽是因為自己的誤判。要知道胤礽第一次被廢的原因,無非有三點:其一胤禔等皇子向康熙報告了許多太子的不良表現;其二康熙帝巡幸途中,剛滿7歲的皇十八子胤祄患了急性病,康熙帝十分焦慮,皇太子卻無動於衷;其三返京途中,康熙帝發現皇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帳篷,從縫隙向裡面窺視,便立即懷疑皇太子可能要「弒逆」。

等到康熙回京之後,便下令廢除胤礽的太子之位。之後的一段時間後,康熙認識到當初胤礽的罪名多不實,自己多半是冤枉了太子。想通了這一點之後,康熙便有了復立胤礽為太子的想法。但是這種想法總不能讓自己再說出來吧,於是便有了讓大臣們舉薦新太子的那一幕。

順便一提的是,在廢太子不久之後,三阿哥胤祉就舉報了大阿哥胤禔曾私底下魘咒太子胤礽,使得太子發瘋、發狂。康熙聽完後,當即削除胤禔的爵位,將其囚禁起來。而這一件事之後,康熙對太子胤礽更加心疼,在他看來太子之前發瘋、發狂都是大阿哥胤禔害的,復立胤礽為太子的心意更加堅定了。

有了復立胤礽為太子的想法之後,康熙就故意讓大臣們舉薦合適人選來擔任新太子。奈何大臣們不了解康熙的意圖,為了各自的前途都紛紛舉薦八阿哥胤禩,這一舉動把康熙給氣得朝堂大怒。所以當張廷玉、四阿哥等人推薦廢太子胤礽重登太子之位後,康熙才會滿心歡悅,又說了在支持太子重新出任太子之位的人當中還有自己。


謝謝邀請。

康熙大帝第一次廢太子,然後又再立新太子的目的是:平息諸子爭儲君,殺雞儆猴給誰看,百年歸老廢太子得善終,維護立嫡為長傳承製,誰都有錯君主無錯。

一、再立新太子的歷史背景:

1.愛新覺羅·胤礽(太子黨)是正統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的兒子,也是康熙大帝唯一的嫡子,他也是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經過公開冊立的皇太子。他的母親在生他時難產而死,(公元1675年)出生的第二年就按照漢民族朝代傳統立嫡為長成為皇太子。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皇太子胤礽整整當了33年的太子儲君,他一直都夢想著往上一步,成為大清帝國的皇帝,此時的他就像瘋狂的獅子一樣表現的不耐煩,暴躁的性情,對康熙形成實際的威脅。康熙都一直在感慨「自己整日提心弔膽就害怕被毒死或被殺,日夜睡不著覺」。作為一個父親,他還是一位封建帝王,猜忌與害怕到這樣的地步,就離被廢不遠了。就像一個陌生人天天在你家附近轉悠,那你肯定會報警抓他,最後結局是:胤礽的太子之位被拿掉。

2.愛新覺羅·胤禔(大阿哥黨)是康熙大帝的庶出長子,太子被廢之後,他認為自己的機會到了,恨不得置廢太子死地,表現失控的他幹了一件又一件蠢事。

他直接跑到康熙面前去說:「父皇如果你覺得對廢太子下不去殺手,兒臣願意代勞」,這麼露骨的話語,骨肉相殘的結局,哪裡還有一點父子,兄弟之間的感情,這直接就是仇人的架勢。

他又直接聯繫上蒙古喇嘛實行巫蠱之術,咒死太子,這是天理不容,君父不容。太子儲君位置都沒有沾上邊,就直接成為囚徒。

3.愛新覺羅·胤禩(八爺黨)作為八爺黨的黨魁,作為出身低,成年之後才被封為貝勒,但他帥氣,人緣好,善於收買人心。在舉薦新太子的時候,各方大臣都像打好招呼,手心手背都默寫著「八」字,最後這場新太子候選人得票情況,皇八子胤禩得票最高,按理他應該是最新的一屆太子了,可是康熙大帝完全是翻臉不認人,不僅沒有把胤禩立為太子,還把推薦他的人,比如大學士馬齊,皇親國戚佟國維等人全部奪職圈禁。

我們把這三大皇子派系的背景講述清楚了,當然還有胤禛,胤祥等少數派。

二、為什麼其他人舉薦廢太子,他要高興呢?

1.康熙大帝廢黜太子,除了太子本身緣故,還有殺一儆百,殺雞給侯看的,想不到雞殺了,所有的小猴子跳的更高了。

2.不承認皇八子胤禩的得票數,是因為之前的談話與訓話過程中,康熙大帝已經表露的很清楚,自己心中早有打算。可是胤禩作為一個貝勒卻得到那麼多的大臣支持,團團伙伙的勢力就那麼大了,如果成為太子的話,那還得了,分分鐘逼宮演習,那時候自己都不得善終,怎麼死去都不知道,這讓他十分的恐懼與憤怒。

3.但卻此時有另外一種聲音出來,以胤禛,胤祥為首,以張廷玉大學士為漢族大臣為輔直接就保舉廢太子,他覺得如獲知音般下台階,即使未來太子被廢,仍然得到善終的結局,非常讚賞與支持這樣的行為。

三、後續的事情發展,爭儲奪嫡風暴持續

1.在此次舉薦新太子事情之後,廢太子胤礽在重新確立為太子之後,再次被廢。

2.諸皇子有資格或沒資格的,都加入這場爭儲奪嫡風暴中來,結為團伙如八爺黨,刺探風聲機密,聯繫各省封疆大吏為得力助手,想不到只為了平息諸子爭儲,卻引出更大的漩渦,最後是胤禛雍正獲得最後的勝利。

3.廢太子胤礽再次被廢之後,到了雍正皇帝掌權時代,實際雍正對他十分的好,獲得善終。而其他的皇子要麼就是死,要麼就是被圈禁,結局十分的悲慘。

康熙大帝想不到的是,兒子沒出息老爸操心,兒子太出息,慾望更強,也讓老爸更操心,真的是驗證「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個人意見,如不對請關注與回復,謝謝


感謝邀請!

康熙皇帝讓大臣舉薦太子,張廷玉、四阿哥胤禛、十三阿哥胤祥和王剡等人都舉薦了廢太子胤礽,康熙皇帝很高興,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1.父親的憐惜之心

自從熱河狩獵,胤礽和鄭春華事情敗露,康熙皇帝當然很生氣,氣頭上大阿哥想替皇上除掉胤礽,康熙皇帝把大阿哥痛罵一頓,正是這一緩衝,其實康熙皇帝對胤礽的氣漸漸消了。加上三阿哥胤祉揭發大阿哥對太子進行巫蠱魘鎮,古人對這些迷信的事情是很相信的,而這種事情在皇家一直都很常見,所以康熙皇帝相信了。他認為胤礽做錯事是被大阿哥魘鎮的結果,所以內心是想寬容太子的。

當時廢太子的確是有點著急,現在如果想直接重新恢復胤礽的太子之位,皇帝就又不好下台了,面子上過不去。康熙皇帝便下令讓百官推舉太子,他認為百官和他一樣,看到太子被魘鎮一定會心生憐憫,從而推舉太子,這樣自己也有一個台階下。可是他沒想到事與願違,誇讚推舉太子的幾個人其實是表明他自己的態度。

2.帝王心術

熱河狩獵之時,八爺黨風頭正盛。胤礽初次被廢,太子黨一蹶不振,朝局失去平衡。重新讓胤礽複位,一是打壓警告八爺黨,保持政局平衡。其實也是個障眼法,因為康熙皇帝知道胤礽不是一個合格的後繼之君,但他此時還沒有下定決心確立新的繼位人,只能把胤礽拖出來先頂一陣子。所以他看到有人推舉胤礽是很高興的。

3.考察胤禛

按電視劇的情節來看,康熙此時已有考察胤禛的意思,並且勉勵胤禛做孤臣。他讓人推舉新太子,其實也在考察胤禛的態度,看胤禛會不會以國事為重,會不會顧全大局。胤禛的舉措無疑符合了康熙的心中想。


這是電視劇《雍正王朝》里的一個情節,真實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這麼一個場景,不好說,畢竟文字記載不是影響資料。但是,事情大體也是這麼個情況,出入並不太大。 那麼,康熙聽到有人舉薦廢太子為什麼高興呢?

首先要看這件事的背景。這是發生於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第一次廢黜皇太子胤礽之後不久的事情。 其實,康熙第一次廢黜胤礽之時,從內心來說也是非常糾結的。作為康熙的嫡長子,胤礽尚在襁褓之中時即被冊立為皇太子。康熙為了培養這個皇位繼承人傾注了太多的心血。康熙對胤礽既有著皇帝對儲君的期待,也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希望。他真心希望胤礽能夠將來即位之後能夠成為一個好皇帝,甚至成為一個超越自己的一代明君。這時候,胤礽狂悖的行為,對於康熙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三十幾年的心血付諸東流,皇帝對儲君的期待,父親對兒子的希望,一夜之間全部破滅。作為一個皇帝、作為一個父親,康熙彼時的心境肯定是糟糕透頂的。廢太子之舉有失望的成分,但也有恨鐵不成鋼的成分。

從康熙內心來說,其實並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他更希望胤礽的諸多狂悖是事出有因,是可以挽救的。這一點相信身為人父者都會深有體會。 因此,當皇三子胤祉告發皇長子胤禔以魘陣詛咒胤礽之後,康熙的這一心態顯得更加明顯。他當即廢黜了胤禔的直郡王爵位,並且將其軟禁終身。可見,康熙內心是願意相信胤礽是因為受到詛咒而變得行為狂悖的。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理解為,康熙彼時有點後悔這麼倉促就廢黜胤礽了。這時候有人舉薦廢太子胤礽,實際上是說出了康熙的心聲,康熙自然是高興的。

其次,康熙之所以讓群臣舉薦新太子人選,不僅僅是對新太子人選拿不定主意,更多的是想藉此事弄清楚群臣中實際存在的派系,誰是太子一黨,誰是皇八子一黨,誰屬於其他兒子的派系。這時候誰舉薦其他皇子,立時就會被康熙劃為朋黨。但是,結果是讓康熙害怕的,兒子們之間果然已經解黨互攻、勢成水火了。如此一來,將來萬一自己有個意外,挺屍不顧、束甲相攻是可以預見的。這時候有人舉薦廢太子胤礽,說明群臣之中還是有不結黨的,還有人站出來為廢太子說話。畢竟胤礽是康熙自己冊立的、而且是在位三十多年的皇太子。在胤礽被廢之後,這些人不選擇避嫌,反而站出來舉薦胤礽,說明這些人不論處於何種心態,起碼是站在康熙一邊的,因此康熙心中高興。

此外,實際上,這個時候康熙已經有了復立胤礽為皇太子的打算。但是,廢太子是自己所為,這時候又要復立。作為皇帝的康熙總不能出爾反爾吧?總得有人遞個台階吧?而且,即便將來覺得胤礽真的不行,再廢太子,總得有幾個背鍋的人不是?因為,皇帝永遠是沒有錯的。這時候有人出來舉薦胤礽,正中康熙下懷,康熙自然是高興的。

事畢,康熙在糾結過後,果然於康熙四十八年復立胤礽為皇太子。「廢立太子只有我自己一個人說了算,諸位臣工,你們想太多了……」之後,康熙又依據群臣的舉薦,坐實了皇八子胤禩爭儲的事實,並公開否決了皇八子胤禩的皇位繼承資格。自此,諸子、群臣恍然大悟,原來大家都讓康熙給玩了……


康熙雖然聖明,但是有些事情是他想不到的。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一方面來說是胤礽自身有問題,比如他平時做事情太不謹慎,居然拿朝廷的官位去換銀子還自己的國庫欠款、同時他和鄭春華淫亂也被康熙無意中看到了。這些事情讓康熙非常不滿,內心之中動了廢太子的念頭。

另一方面,康熙本身不待見這個太子,使得其他的皇子有了奪嫡的念頭。無論是八爺黨,還是大阿哥、三阿哥,甚至太子手下的四阿哥,都是在不斷的借著各種事情攻擊太子的。比如八阿哥借著肖國興的事情,上下其手,坑害了太子胤礽;十四阿哥偽造太子的手諭,調兵造反。

康熙第一次廢太子是有點不理智的,直到身邊的近臣張廷玉提醒康熙,這種關頭是容易發生奪嫡之禍的。一旦康熙有個三長兩短,諸位皇子必定為了皇位而自相殘殺的。到了這個時候,是沒有人能夠收拾得了局面的。

康熙冷靜下來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且經過張廷玉分析,他明白了太子胤礽是有冤屈的。可以說此時康熙已經不太恨太子了。比如康熙派人去給太子胤礽和十三阿哥送火盆就能夠證明這一點。不過君無戲言,康熙既然已經廢掉了太子,便只能讓群臣舉薦新太子。畢竟康熙也想知道朝廷之中大臣對廢太子的看法以及幾個皇子人望。

太子的師傅王掞在朝堂之上力保了太子,也說出了康熙的痛處,這是"不教而誅」。這使得康熙明白他這樣廢掉太子從道理上來看,是有點理虧的。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八爺黨的勢力讓康熙害怕了。當時舉薦太子,八爺動用了自己所有的勢力,朝廷中幾乎絕對多數的官員都被他拉攏了。

康熙雖然威望高,能夠完全控制住朝廷,但是他畢竟年紀大了。如果一個威望如此高的皇子做了太子,康熙情況是非常危險的。

康熙此時是騎虎難下的,畢竟推薦太子是他的辦法。八爺黨人望這麼高,其他的皇子又完全不及他。所以他只能繼續讓太子胤礽接著做太子,這樣暫時穩定局面是最好的。

不過,這事情不好他自己提出來,畢竟太子是他廢掉了。如果他自己廢了太子,又讓群臣舉薦,最後卻自己復立太子,那豈不是戲弄群臣?

所以康熙是迫切需要一個有個份量的大臣站出來,力保太子。這樣康熙可以順利的找到台階下,勉強的維持局面。不得不說張廷玉和鄔思道都非常懂康熙,特別是張廷玉舉薦太子,讓康熙非常高興。畢竟張廷玉份量足,能夠維持得住局面。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康熙為什麼要廢太子,無非是太子的做法影響了皇權。他之所以讓大臣們推舉太子人選,無非是想打草驚蛇,讓窺探儲位的人及其集團浮出水面,然而加以嚴厲打擊。自古以來哪有推選太子的?而且是天縱英明的康熙。

為什麼看到有人推薦廢太子,康熙高興。一方面,胤礽是他培養了三十多年的太子,康熙也希望他可以改過自新,從而再給他一次機會。另一方面,康熙想收自已放出的舉薦太子的網。再則,皇帝其實也怕孤獨,看到有人與他暗合,當然高興。


就像曹操被刺,把救駕的全殺了一樣,沒到場的一定是不知道行刺這件事的。太子當了那麼多年,總是半個君,一旦被廢,那個寶座和權柄都看著呢,推舉舊太子的人一定是不爭這個權柄的。


感謝邀請,就小說而言可以看出康熙頭疼於九子奪嫡,以這位權謀精深的老政治家而言此番太子之為虛著必是一番番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勢必影響、畢竟朝中秩序,因為勢必簽訂諸派勢力之爭。此時有人提起複位原太子恰是當下最好的解決方案。這樣至少可以暫時平息已漸漸劍拔弩張的奪嫡角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