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7152

 

清晨一碰上青旅的床铺便被满满的睡意侵袭,待天色已亮又被空虚的饥饿感给唤醒,

尽管脑子还沉浸在梦乡,但身体却督促著我起床出门看看,昏昏沉沉的换好了鞋,我推门向著旧城广场出发。

IMG_6978

走在布拉格街道地面是充满中世纪风情的石板路,才刚走不远就看见以捷克经典文学为主题的《好兵帅克》餐厅,

好兵帅克这部作品是由Jaroslav Hasek创作的长篇小说,叙述一位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捷克士兵-帅克Švejk,

大智若愚的他以机智幽默的形象,透过荒诞不经的故事,对当时腐败的社会和各种丑恶的事态进行犀利的嘲讽;

除了有趣的故事内容以外,搭配上画家好友Josef Lada的数百幅生动插图,奠定了这本书在反战文学的经典地位。

IMG_6984

IMG_6979

从我住的青年旅馆步行到旧城广场大约是800公尺,沿途走走看看很快就来到了热闹的旧市政厅,

IMG_6976

IMG_6980

建立于1338年的旧市政厅旁便是布拉格的地标-天文钟,原本可以从市政厅旁的游客中心搭乘电梯上到钟楼观赏布拉格景色,但是我到的时候刚好碰上整修,连天文钟四周都是丑丑的鹰架,不过外国整修的时候还是会拉起印上原本模样的帆布,也是蛮贴心又可爱的。

IMG_6977

IMG_6981

1410年天文钟由Mikuláš of Kadaň和Jan Šindel制作,1490年又添加了下方的日历钟面,与外观哥德式的雕塑,

关于天文钟还有个有趣的传说,当Hanuš完成天文钟的设计,布拉格议员担心他到其他城市建造更壮观的天文钟,

派人弄瞎Hanuš的双眼,也让天文钟百年内都无人能修复,到了1552年后才逐渐修整增添设计成了今天的模样。

IMG_6971

天文钟共有三个重点部分,由上往下看分别为 :

1.耶稣的十二使徒 :  整点报时的时候十二使徒会从最上方的窗口,由左至右移动现身。

2.天文钟面 : 显示了太阳和月亮的在天空中的方位,和各种天文资料。

3.日历钟面 : 显示月份的圆形浮雕钟面。

IMG_6970

天文钟属于机械式星盘,是中世纪时的天文学设备或是原始天象仪,显现了当下的宇宙状态,

共有四个移动元件 : 黄道环一个旋转的外环分别代表太阳和月球的图示,

靠外围有金色罗马数字是24小时的布拉格当地时间,或是中欧时间。

钟面的两侧设置了四个由齿轮驱动的雕像,代表了当时布拉格人鄙视的四种事情,从左到右分别是 :

1.不断转动头部照镜子人,显示了虚荣又惧怕死亡的心态,或是透过镜子看透物质世界边界的魔术师。

2.手拄拐杖而另一手则贪婪摇晃钱包之人 : 象征贪婪或是吝啬。

3.右边的骷髅头一手持沙漏,另一手持扯铃 : 象征时间河流随时都会停止,''死亡''是无所不在的。

4.最右边的是突厥人(土耳其的回教徒) : 被认为是快乐的象征,也是欲望的代表。

IMG_6972

下方的日历钟面是在1870年添加由Josef Mánes所设计的,从内而外分别有三个层次,

1.圆心部分是布拉格的市徽。

2.中圈的部分是黄道十二宫图。

3.最外圈是波西米亚人十二个月的人民的农耕图样,代表了12个月份。

IMG_6973

每到整点时分南面墙下就挤了满满人潮,准备观赏天文钟的报时演出,当俏皮的钟声响起,

沉睡百年的布拉格城市记忆以蒙太奇的方式被唤醒,正如岁月面对生死总是一副不偏不倚的模样,

人类只是漂浮于宇宙时光洪流的一粟,借由带有警示意味的古老大钟,但愿人们能将每个精彩的当下谨记在心。

IMG_6974

IMG_6975

旧市政厅旁边有一栋Dům U Minuty一分钟之屋,这栋建于15世纪的晚期哥德式建筑,

墙上刻有细致的单色刮画,画作讲述了圣经或古代的神话故事,而这栋建筑的另一大特色是在1889-1896年间,

曾是卡夫卡一家人的住所,如今这里已被捷克政府列入重要的古迹加以保存。

IMG_7039

IMG_6966

开始逛布拉格之前得先做一件重要的事情,从圣尼古拉教堂旁的小巷,

Kaprova和Maiselova两条路的交接处,会看到一个蓝色招牌的换钱所。

IMG_6967

出发之前知道在捷克换钱,时常会遇到被骗的状况,

除了千万别随便跟路上得人换钱之外(换完之后你可能会得到毫无价值的白俄罗斯钞票),

找一间安心又CP值高得换钱所可说是相当重要,这间换钱所每日营业时间为09:00-20:00,

不仅汇率好而且不收手续费,地址为:Náměstí Franze Kafky 2, Praha 1

换钱所也有官网可以事先查询https://www.exchange.cz/mobile

IMG_6968

也可以直接进去兑换所查看当日的汇率,我是以欧元兑换克朗的,最低兑换金额为50欧元,

建议大家换钱时可以出示下面这张优惠券,店家会再给你VIP才有的最优惠汇率。

兑换券网址:https://www.exchange.cz/kupon.php

IMG_7045

IMG_7115

来这儿换钱的人不少,但柜台人员的动作很快速,马上就拿到捷克克朗CZK啰 !

IMG_7069

IMG_7070

从换钱所走回旧城广场会经过圣尼古拉教堂Kostel svatého Mikuláše,这座巴洛克式建筑的教堂始建于1732年,

属于捷克斯洛伐克胡斯派教会,教堂的天花板上绘有圣尼古拉与圣本笃的生平,以及旧约故事的湿壁画。

IMG_7068

IMG_7067

当天教堂内是没有开放参观的,只能在入口处拍照,教堂内部没有像想像的大,却有不少人们正在虔诚地祷告。

IMG_7066

IMG_7065

IMG_7072

旧城广场中央有座巨大的胡斯青铜雕像,出生于1370年的胡斯一直是捷克人心目中的改革烈士,

雕像兴建于1915年,由Ladislav Šaloun雕刻,在胡斯殉道500年后建成,

为纪念宗教改革的先驱胡斯胡斯派和新教徒,因反抗教廷被迫害并流放两百年。

IMG_7078

IMG_7076

广场上的人潮多得吓人,其中不时会看见各式街头艺人的表演,当下完全体会不到来过布拉格人们口中的浪漫气息

IMG_7153

IMG_7075

提恩教堂前方有栋Palác Golz-Kinských金斯基宫,是栋十分豪华的洛可可建筑,

18世纪为葛兹伯爵的豪宅,之后被外交官金斯基买下,19世纪末一所德国文法学校设立在建筑内,

卡夫卡就曾经在此就读过,1949年以后这里被改为布拉格国立美术馆分馆。

IMG_7077

石圣母之屋墙面上精致的壁画,描绘了圣瓦次拉夫带领宗教军团出征的景象,兴建于19世纪末,是旧城广场上最抢眼的新文艺复兴建筑。

IMG_7079

小广场的四周有许多咖啡馆,中央有一口1560年就存在的古井,用雕刻华丽的金属栅栏围起,而这口古井也曾出现在卡夫卡的小说里头。

IMG_7080

罗特屋的墙面是19世纪的捷克画家Mikoláš Aleš绘制的作品。

IMG_7081

水沟盖上刻有布拉格的市徽,和日本的水沟盖一样深具巧思

IMG_7118

走在巷弄里除了餐厅和纪念品店特别多之外,还会不时看到这种剧场,像这里就有捷克著名的黑光剧表演,

在我青年旅馆旁边也有黑光剧的演出,但哪里的比较精彩就不得而知了。

IMG_7082

IMG_7083

在整个旧城广场每有几百公尺,几乎就会出现一间贩售烟囱卷店面,数量多到吓人,

待在布拉格的第一天看到都怕了,完全都没有想吃的欲望,直到快离开布拉格的前一天我才决定尝试看看。

IMG_7074

提恩教堂Kostel Matky Boží před Týnem是另一个布拉格的重要地标,教堂钟楼高80公尺,

有两座哥德式双塔,尖顶的部分饰有金属圆棒,从14世纪开始便是这里的主要教堂,也是广场上最古老的建筑,

15至17世纪初时提恩教堂是胡斯派的主要聚集场所,教堂北面有精彩的哥德式雕塑与描写耶稣上十字架的浮雕。

IMG_7034

IMG_7035

走入提恩教堂中庭,这里原属于提恩教堂所有,13世纪时改建为提供外国商旅居住的房舍或客人来访的住所,

如今的中庭则有许多餐厅和咖啡厅,另外捷克著名的有机保养品牌菠丹尼Botanicus的分店也设立在此。

IMG_7093

IMG_7099

哈维尔斯卡露天市集Havelske trziste邻近旧城广场,开放时间为每日09:00-18:00,全年无休,

很适合肚子饿了或嘴馋的人来这里寻宝,这里也不少纪念品可以选择,市集规模不算大,

IMG_7094

IMG_7117

个人觉得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看起来超级诱人的水果了,如果想要下手的朋友记得先看清楚价格再出手,

IMG_7097

IMG_7122

IMG_7095

逛到哈维尔斯卡露天市集,才想起到现在都还没进食,完全饿过头了,刚好看到一间蛮多人的食物小摊,

派有蛮多种选择的,咸的甜的都有,最后我挑了苹果派和拿铁,作为来到布拉格的第一餐。

IMG_7096

IMG_7098

市集旁边贴心的提供蛮多座位的,可以坐下来好好享受美食顺便欣赏过往的行人,

在市集前方则会看到建于1280年的天主教教堂-Church of St. Gallen圣高尔教堂。

IMG_7116

在这里也能找到提线木偶Marionette,说起捷克相信这些木偶绝对会出现在你的脑海中,

提线木偶源自于法国,却在捷克被完善的保存下来,捷克人利用这些木偶述说无数波西米亚的传说或历史故事,

1920年代是捷克木偶戏的全盛时期,这些雕刻精致的木偶都被收藏在博物馆,如今这项传统技艺也面临逐渐失落的危机。

IMG_7100

艾斯特剧院Estates Theatre是1783年由诺斯提兹伯爵所建,属于新古典主义式建筑,

音乐神童莫札特初次到访布拉格时,演奏了《费加洛的婚礼》便是在此引起全城骚动,

使得原本在维也纳还尚未出名的莫札特瞬间爆红并红回祖国,也让布拉格在他心中留下不可取代的地位。

IMG_7139

IMG_7140

火药塔Prašná brána是布拉格在1457年兴建旧城时建立的13座城门,是有精美雕饰的哥德式建筑,

最初建立的目的是通过城门连结到皇宫,然而尚未完工国王Vladislav Jagellonský就将住所迁移至布拉格城堡,

使得工程停摆并草草完工;直到17世纪这里做为储藏军火的空间便因此得名,19世纪后期建筑师重建火药塔,

效仿了查理大桥的设计元素,才使火药塔拥有如今壮观的样貌,而这座火药塔也是旧城中唯一幸存的城门。

IMG_7141

火药塔也是可以登顶参观的,塔高65公尺,需要爬上186级阶梯,当初因为提前知道旧市政厅在整修无法登顶,

有查询了一下火药塔的视野好坏,结果比猴俐最后选择登上查理大桥的旧城区桥塔,而景色确实也没让我失望。

IMG_7143

穿过火药塔来到市民会馆Obecní dům,作为布拉格的音乐厅,1912年这栋新艺术运动建筑正式启用,

入口上方的半圆形马赛克砖为捷克艺术家Špillar的作品《向布拉格致敬》,内部则有捷克著名艺术家慕夏的壁画,

充分体现了当时捷克民族主义的精粹,而这里也是每年举办「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的主要表演场所。

IMG_7144

IMG_7145

对面的共和广场上也有个露天市集,有许多纪念品和美食小摊,在街头艺人的演奏之下显得非常热闹。

IMG_7146

IMG_7147

看见天主教教堂Holy Ghost Church就离犹太区不远了

IMG_7148

在一旁的公园内发现了卡夫卡的雕像,于2003年卡夫卡诞生120周年时建立,

无头无双手的男子肩上骑坐著卡夫卡,铜像的创意取自卡夫卡的小说《一次战斗纪实》之中,令人印象深刻。

IMG_7149

建于1868年的西班牙会堂Spanelska Synagoga为摩尔复兴式的犹太会堂,建筑的立面模仿了维也纳的利奥波德城会堂,分成三个部分,两侧较高,中间较低且顶部各有一个圆顶角楼;二战期间教堂被用来存放从犹太人身上掠夺下来财物的所在,如今这座教堂则作为博物馆和音乐厅来使用。

IMG_7150

总听说犹太人精通经商的艺术在这次旅行中可是深刻体会到了,不但商店开的比一般欧洲商家晚,

每项博物馆或教堂景点的门票费用都高得吓人,如果对于犹太文化有兴趣的朋友,

这里拥有全世界犹太艺术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想要多参观一些景点也可以选择购买联票细细浏览。

IMG_7151

睡眠不足又在整个布拉格广场奔走了一天,等到天色暗下后我几乎被满满的睡意给侵袭了,

夜里的布拉格打上闪耀的灯光之后,又是另外一种面貌,唯一不变的人潮似乎从来没减少过,

我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加紧脚步,朝青年旅馆温暖的被窝直奔而去。

IMG_6982

延伸阅读:【Czech.住】布拉格旧城广场交通超便利青年旅馆Hostel Downtown

延伸阅读: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欢迎加入比猴俐的粉丝专页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