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網HEA 4月19日原創】4月17日晚間,四川長虹發佈2018年報,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四川長虹實現營業收入833.85億元,同比增長6.68%;同期對應實現扣非後歸屬凈利潤同比上漲22.52%。

四川長虹發2018年度報告 營收833.85億 財經 第1張

主營業務趨勢向好帶動業績增長

報告顯示,2018年,四川長虹聚焦抓改革、促轉型、強創新、提效率等重點工作,推動主營業務架構調整和內生增長,使主營業務實現6.87%的增速,營業收入達816.24億元,為四川長虹業績貢獻主要力量。其中電視業務實現132.68億元,同比下降5.97%。據家電網瞭解,2018年內地彩電市場面臨行業需求破軟、產品均價以及市場整體銷量下降的困境,依舊處於下行通道,導致四川長虹電視業務盈利水平下降,與此相對的是,海外業務表現良好,持續實現盈利性增長。

此外,冰箱業務逐漸成為四川長虹業績增長引擎,在大盤增長承壓的背景下,四川長虹內銷增長速度領先於行業增幅,市場佔有率持續提升。其中空調與冰箱業務共計為四川長虹貢獻150.1億元的營業收入,佔總體營業收入18.4%,,並貢獻了33.4%的毛利率。此外,冰箱壓縮機業務大幅增長,增幅達10.51%,共計銷售4786萬臺,其中變頻壓縮機銷量達554萬臺,同比增長51.3%。

IT綜合服務業務則連續14年保持增長,全年共實現銷售收入187.04億元,同比增長2.85%,實現凈利潤2.28億元,同比增長7.91%。電源業務實現銷售收入6.36億元,同比增長26.44%。

現金流大幅提升為轉型提供更大的轉身空間

2018年,四川長虹營業成本投入為729.9億元,同比增長7.1%,原因在於銷售費用、研發費用與財務費用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中營收費用提升0.74%,研發費用提升11.93%,約為13.27億元。此外,公司研發投入大幅增加,相比舊年同期增長61.5%,達到19.6億元。

據家電網瞭解,四川長虹在19.6億元的研發投入下,完成了“信息安全”燈塔實驗室的搭建,圍繞“AI安全技術、智能電視可信體系應用、智能終端可信執行技術”深入開展研究,同時在畫質、變頻、降噪、保鮮等技術領域取得26項重大技術突破,其中人工智能雲端識別、網絡視訊優化等技術為行業首創,遠場降噪、電場保鮮、無感驅動等關鍵技術達到行業領先地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經營決策、運營周轉、資源投放”等領域全面踐行效率提升理念下,四川長虹制定並實施了經營性凈現金流專項提升方案。報告顯示四川長虹經營性現金流大幅上升205.3%至44.2億元,為四川長虹戰略轉型提供了更大的轉身空間。

據家電網瞭解,2018年,長虹集團迎來60週年。在2018年10月27日舉辦的“長虹建業60週年戰略轉型暨產品發佈會”上,長虹宣佈了其在2025年實現“做強、做大、做優”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長虹集團的利潤總額要在2020年20億元的基礎上實現倍增;銷售規模在2020年1500億元的基礎上進一步增長,達到2000億元。

加快轉型步伐 持續提升盈利能力

四川長虹在報告中表示,2019年公司將推動ToC營銷體系轉型提效,對彩電、冰箱、空調內地營銷體系進行協同優化。就在今年3月,長虹開啟了一場圍繞消費市場營銷業務的營銷組織變革,其核心就是要打通原本分散在四川長虹、長虹美菱兩個上市公司平臺的家電營銷業務,建立一個長虹集團層面的大營銷平臺,組建長虹美菱內地營銷總部,統籌負責長虹電視、空調,以及美菱冰箱、洗衣機,廚電日電等家電消費業務在內地市場的營銷工作。同時加速長虹年輕化轉型,在營銷上瞄準年輕人羣。4月15日,長虹集團與NBA內地簽約,成為“NBA內地官方市場合作夥伴”,在電視、冰箱、空調等領域展開合作。

長虹還表示,將繼續鞏固主營業務的地位,並在變革中實現業績的穩定上揚堅決推進以價值鏈管理為核心的營銷體系變革;持續實施智能製造專項,積極推行訂單C+3 模式。同時圍繞“戰略契合度、產業經營能力”等維度,持續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及不良業務清退。全面梳理產業佈局,從資源聚焦、業務能力、發展預期等角度對存量業務進行評估,推進整合、退出工作。

在人工智能技術方面,進一步加強與領先企業的深度合作;深化人機語言自然交互研究,開展高頻次使用者無感知身份識別技術研究,增強技術創新引領;在效率方面,樹立全鏈條卓越運營理念,從“方法、制度、工具”等方面進行體系規劃和推進,建立效率提升長效機制。

可以預見,2019年,長虹將通過內外協作,在產品、營銷、效率、戰略等多個維度,對長虹進行變革,以全面提升長虹的盈利能力,並進一步提升長虹的核心競爭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