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董鑫

今天(20日)上午,北京電影學院召開幹部會議,北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強宣讀了北京市委決定:

錢軍任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侯光明因年齡達到任職年齡界限,不再擔任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職務。

除了是電影學院黨委書記,侯光明還是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兩會期間,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就一些熱點話題採訪了他。

電影學院不是培養明星的學校

近些年藝考越來越熱,報名考試的人數越來越多,錄取率也在逐步降低。

侯光明告訴政知君,今年電影學院招生人數是500多人,這個數字還包括了不需要藝考的專業,實際報考人數是6萬多人,學校不得不租用了體育大學的五個體育館來進行考試。

侯光明說,報考電影學院的孩子,大部分是真的有夢想、有追求的。有的學生高考上了一所不錯的綜合院校,因爲喜愛電影,想做導演,退學來考了電影學院。還有很多考生,堅持考了好幾年,也是因爲對電影夢想的執着,才讓他們有了這樣的堅持。

攝影| 黃亮

但是,他也建議學生不要盲目報考,學藝術有三個必不可少的要素,喜好、天分和堅守。

“北京電影學院不是培養明星的學校,我們要做的是培養高素質的電影從業者,我們也有很多學生,可能一輩子都只作幕後,但都非常優秀。”

明星學生多了 學校的紀律沒有變

這幾年藝考生中的明星越來越多,他們在入校之前就有了一定的名氣,也有了一定演藝經歷。

一方面學校裏的有些課程對他們來說或許會顯得比較輕鬆,另一方面,入校之後,這些“明星學生”外出拍戲或者參加綜藝節目的機會也比較多,以至於粉絲們還擔憂起了自家愛豆的學業問題。

北京電影學院在2017年就出臺規定,嚴禁在校學生簽約經紀公司,之前學校也一直有規定,不允許學生在上課期間外出拍戲。

對於這些“明星學生”,學校的教學方式和規章制度是否有變化?

侯光明告訴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原則上一些學校紀律規定都沒有變,但是允許表演學院做一些嘗試,嘗試一些因材施教的新方法,希望更有利於人才的成長與進步。

他表示,電影學院也正在探索建立因材施教的“卓越人才計劃”實驗班,將按照在職培訓實驗班、研究生實驗班和本科生實驗班來分別實施不同的教學計劃。

提高自身未必一定要進行學歷教育

有關演員學歷問題的探討也是熱門話題。

談及學歷教育,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侯光明也表達過明確觀點。他認爲,學習和提高自己的學養是終身都應該做的事情,但是提高自身未必一定要進行學歷教育,也未必一氣呵成。可以在人生經歷中,根據工作需要和時間精力的安排來進行。

對於電影學院本身來說,侯光明告訴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實踐教學是學校一直以來的辦學特色,並逐漸形成了以建設新學院派、培育中國電影學派爲主線,從本科畢業聯合作業、到MFA(藝術碩士)長片,再到“新學院派”電影的完備的創作實踐制度,構建起了社會實踐和藝術實踐的“雙實踐”育人體系。

學生們在上學期間也得到了一定的鍛鍊和實踐。畢業聯合作業就是實踐教學的一個重要形式,來自不同院系、不同專業的學生組合在一起,根據自己所學專業,承擔相應的工作,在老師的指導下,共同完成一部影片的完整創作。

“我們內部統計,自2014年以來,學生畢業聯合作業參展參賽與獲獎累計達500餘次。”

新書記是誰?

侯光明1957年出生於天津,今年已經62歲。

他先後在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光學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和北京理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就讀。

侯光明於2011年10月開始擔任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此前主要工作經歷都在他就讀的北京理工大學,曾任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黨委副書記等職務。期間,在1991年至1994年期間,侯光明還曾擔任過中國駐日本國大使館二祕、一祕。

新任書記錢軍出生於1964年,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林業經濟專業。畢業留校之後,錢軍先後擔任過北京林業大學黨委辦公室主任、黨委副書記,北京建築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等職。

他還有過兩次在政府部門任職的經歷。

一次是2005年7月至2006年3月,在北京市門頭溝區掛職鍛鍊,任區長助理,另一次是從2014年10月起至擔任電影學院書記之前,錢軍是北京教育考試院黨委書記兼院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