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考試都快掛了,好在有愛情哲學的講座能滋潤心靈,結束後深深覺得哲學思維能使我們看清解不開的自我衝突,決定來分享 ! 為了釐清有關愛情哲學的問題,我們先討論了 :

 

1. 兩極謬誤 : 利用問題或是語言等等,去導致人被侷限於兩難情境。

舉例,世界上常使用二元分法去判定性別,使人無法聯想到其他可能性。事實是,在中南美洲的許多國家本來就有跨性別者的傳統觀念,只是我們不知曉。我們能不能學習在兩極謬誤中,去思考第三種選擇 ?

 

2. 許多班上同學提出的愛情大哉問裡,背後核心所要探討的其實是社會學問題,例如其中一題 : 「為什麼很多人會攻擊臺女跟洋人交往 ( 不論是一夜情、純肉體關係還是固定交往 ) ,卻很少看到有人攻擊臺男和洋女交往 ?」老師點出,這裡的「洋人」其實被提問者指定了白人,為什麼我們常把外國人限定於白種人 ? 原題目又牽扯到臺灣人的自我貶低 ( self-degradation ),屬於社會結構、階級的面向,和哲學有了分別,而社會學和哲學的共通點便是「敘事」,我們怎麼去解讀一件事的 ?

 

3. 有哲學家曾言 : 人是萬物的尺度。意即,物或是事之所以有了意義,是因為人賦予其解釋,並非它本身即有的特質,現在多數人會在討論時,用心理學、演化學諸如此類的學說或數據去引證,我們在思考時能否看清楚這點 ?

 

再來,是針對大家大哉問老師的回答 :

 

提問一 : 該不該吃回頭草ㄇ?

在電影王牌冤家裡,男女主角因為彼此相戀過於痛苦,因而選擇了一種可以洗掉這段記憶的特殊方法,沒想到,即使重新開始,兩人還是會相遇、相識、相愛,後來他們才發現原來身旁所愛之人,竟然就是當初導致清洗記憶的源頭。究竟我們有沒有勇氣去面對曾經失敗過的愛情 ?甚至在知道結局有可能還是會不盡人意的狀態下,願意再拚一次 ? 這跟提問有些類似。

 

說真的,每個問題的答案方可是 "It depends." 沒有該或不該,藉由觀察他/她,我們才更有機會能找到自己心目中的人選,有些人會因自身的一次經驗,就堅決認為絕對不要吃回頭草or回鍋肉,但是這是舉證錯誤,當事情沒有通則時,( 再加上人類世界變數之多 ),不能以一例去證全部。不要把造成一次阻礙的因素歸納成人生信念,不然你會錯過本該有的機會,也許得不償失,宣稱自己是真愛無敵派的老師如是說。

 

針對這題,老師另外提到了心理學上的錨定效應,指的是人會過度偏重先前的看法,第一印象常決定了我們對事物的感知。

 

提問二 : 古今怎麼去看待 May December relationship ( 老少戀 ) ? 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年齡差距大的戀愛是噁心的 ?

其實很多國家的大部分的婚姻都是老少戀,看看南亞的童婚,再次強調,事的解釋是人所建構出來的,會覺得噁心,其實亦是如此。

 

後來我們就偏題了,聊到了最近要公投的同婚案與一夫一妻制。

 

老師問了一個問題邀請班上一同討論 : 在一夫一妻的體制下,是男生還是女生比較受惠 ?

有同學拿一夫多妻制去比較,直到有另一同學道破我們的思考邏輯 : 為什麼我們優先考慮的比較點是一夫多妻,卻沒想到一妻多夫的case?這就是昨天哲學選修課所提的第二性,女生通常是第二個才被考慮到的性別,跟父權有些關聯。回到老師的題目,答案是男生的利益較大,若是沒有加以規定只能一夫一妻,有錢有勢之人通常有多妻,因為養得起,然而造成了在權貴上無優勢的男性如同羅漢腳,當女人的數量是有限的時候,他們就結不了婚。當一夫一妻制確立後,男性之間的競爭力不再容易對男性群體促成威脅,所以對男生而言是效益變大。

 

至於提問二,我們連接了另一提問 : 有老師曾說,當你去愛上一個年紀比你大二十幾歲以上的人時,不禁會令人懷疑你的原生家庭可能有點問題。你的見解為何 ?

 

此提問又掀起了那位老師的另一個陳述 : 當你吸引到的對象經常是不好的 ( 例 : 恐怖情人 ),應該檢討一下自己可能是也有問題的。

針對陳述,老師只有一句總結,我們不該去檢討受害者。然而,有時候會說此話的用意是一種提醒,既然身旁周遭是無法預期的,也難以改變,我們只好從自己身上檢討,是不是好像避免了某些因素,便能躲掉恐怖情人 ?

 

老師又做了回應,即便當那句陳述為事實,這樣的事實也藏著標籤,像是說出,在美國黑人犯罪率高於白人,因此要特別提防黑人,就是一種貼上標籤的作為。

 

後來,我們回到了那一題 : 「為什麼很多人會攻擊臺女跟洋人交往 ( 不論是一夜情、純肉體關係還是固定交往 ) ,卻很少看到有人攻擊臺男和洋女交往 ?」

因為當我們看到比我們 ( 指臺灣異性戀男 )更佔這世界便宜的族群,比我們更輕易地交到女朋友,這些異性戀白人直接傷害到了臺灣異男的自尊心,我們的自我貶低 ( self-degradation ) 被啟動,把怒氣出在和白人展開 CCR 戀情的臺灣女生,「臺女就是賤,喜歡大GG。」這種言論的背後即是出自於此,不管是更進一一步去貶低比自己更沒有特權的女生群體,又或是用性器官的大小去貶低自己,畢竟我之所以沒有被選,那個我唯一最先想到的、最衝擊的原因,就是我的雄性特徵沒他大呢。

 

因為我們還有討論到異性戀霸權,老師做了一個結語 : 文明能有所進展的關鍵,便是在於人有了能力,開始去照顧那些在過去時代會被淘汰的人 ( 例 : 殘障人士、同性戀等等 ) 。因著這些在過往又或者是被現今所認知的弱勢,我們的文明才能變得複雜、豐富,我們學習去體會人。

 

小結是我今天最喜歡的一段話。

 

後來因為我還是有些疑問,就又和老師多聊了...... 三小時 ! ( 超誇張的)

 

與晉吾老師的課後問答 :

 

1. 為什麼我們不能單純相信,有女生就是因為自身喜好及因認同宗教文化,而穿 Burka ? 為什麼不能給予她們自由 ?

 

首先,我們要來追溯自由的意義,中文只有自由一詞,不過在英文裡表達自由的有二字, 在 Cambridge 字典裡是這樣被定義的,順便補一下 liberty 的第二種解釋 ( 出處則是韋氏字典 ) :

 

(1) freedom-the condition or right og being able or allowed to do, say, think etc. whatever you want to, without being controlled or limited

(2) liberty-the freedom to live as you wish or go where you want

-a right or immunity enjoyed by prescription or by grant : PRIVILEGE
 

兩種之間的差異在於, freedom 比較像是基本的自由,像是吃東西、喝水等等,並不會被納入法條,是一種不被控制的自由;liberty 則是強調人格的自主,是被法律列舉保障的自由,如遷徙自由,是需要被爭取而來的,透過一項項人權的出現,被解放出來。而 freedom 的基礎是建立在當社會或是你身處的環境,承認 liberty,同意你的作為時」,才可有所展現,像是羅爾斯的正義論前提之一,也就是平等自由權,每個人都應該有平等的權利,去享有最廣泛的基本自由權。畢竟當每個人的 freedom 過大時,反而會失去,假設每個人都不受現今法條的綁縛,雖然各種事都能做了,但同時大家會害怕自己原先的生命權、財產權被剝奪,反而自由缺少了保障,因此 freedom 是需要有 liberty 的支撐,liberty 又是為求平等而使人開始擁有的特權 ( 說起來有些矛盾,簡單來說,就是其實能夠擁有和其餘人相同且平等的權利也算是一種特權,因為相較之下,有人身處的環境是根本沒有 liberty 的觀念)。

 

回到 Burka,我想引述這篇文章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596

「所謂世俗主義,白話來說就是政教分離,讓宗教跟公眾生活保持距離。法國人認為,宗教自由是私人的,私底下要信仰哪種神祇是個人自由,但不應該帶到公眾生活中。這樣的世俗主義,最早反的是羅馬天主教。甚至在1905年的反教權之爭後,政教分離正式成為法國法律的一部分。政教分離的界線雖然有些模糊,比如說法國還是有耶穌升天節;但在法國絕對看不到總統就職時,手按聖經宣示,或是說公立小學中,孩童去演耶穌誕生的戲碼。而因為法國境內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口大幅增加,導致原本針對天主教的政教分離,慢慢轉向伊斯蘭教。過去原本對於配戴頭巾一事,法國並沒有劃出明確的界線,但在2004年時,法國政府規定,在公立學校或是任何官方場合中,禁止配戴任何「明顯的」宗教飾物,這當然包含伊斯蘭女性的頭巾,但也包括錫克教的頭巾帽(Turban)或是猶太教男性的小帽。法國尊重任何人私底下的信仰自由,但同時也希望在公眾場域維護其他非信仰者的自由,兩者應該要分開。」

 

老師說,當你在學術的殿堂裡,透露出了一個象徵 ( 有可能是權力 ),這樣儘管只是服飾的有別,都有潛力使展開對話的雙方有不平等的基礎,在法國,穿 Burka 的 freedom 並非平等 liberty 下的最廣泛基本自由。

 

再來,政治上通常指的自由,是不包括「被壓迫的情況下,所做出任何選擇」。舉例,當有人拿槍抵著你的太陽穴,要你做出利他 ( 拿槍人要求 ) 的選擇,那你所做出的決定,並非是出自於自由,雖然有人表示 : 你可以選擇死啊 ! 但那已是超越政治上所認同的自由定義。

 

有研究指出,伊斯蘭女性若是生長於普遍受了教育的地區,是完全不會考慮穿 Burka 的,也不認同。這使我們很難去相信,Burka,這個來自於父權體制,用來拘束女性的穿衣方式,不是一種壓迫,因認同而穿 Burka 的女生所表現出的自由,並非是自由。

 

「被壓迫的情況下,所做出任何選擇」這點讓我們又重提了電車難題,現實中我們根本很難陷入如此棘手又急迫的情況,這問題會被設計出來,不是在於有無正解或是選了哪條道路,重點是你下決定背後的思維是甚麼。

 

2. 為什麼要用女性主義的名義,去追求性別平等,而非反性別歧視主義」之類的 ?

 

許多在twitter上一波又一波的#hashtag響應,不也是使用被壓迫那方的名稱,去強調他們的身分認同嗎 ? 假使有天現況改變時,我們當然可以變成 anti-sexism,但是目前男女生就是同工不同酬、女生被社會要求在家得要免費勞動。老師延伸,在性別打結一書裡,作者並不認為男生可以直接參與女權運動,你可以給予 distance support,但男生無法在此代表女性,因為那是身分認同,男生當然可以支持與尊重,但他們在普遍的情況下終究是不可能變成女生。

 

因為對話太多,所以之後有時間我再來補齊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