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

  備受市場矚目的科創板,終於迎來了首批申報的企業。

  3月22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共有9家企業申請在科創板上市,它們分別是科前生物、安翰科技、和艦芯片、容百科技、利元亨、江蘇北人、天奈科技、睿創微納、晶晨股份。

  上述9家企業的保薦機構花落招商證券、長江證券、中信證券、民生證券、東吳證券、國泰君安等6家券商。其中,國泰君安拿到了001號受理批文。

  上交所表示,截至3月22日17時,共收到13家公司提交的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申請文件,完成了對其中9家企業申請文件的齊備性覈對,提出了補正要求。另外4家齊備性檢查仍在進行中。

  1

  9家企業欲募資110億

  據記者初步統計,在上述的9家受理企業中,有4家企業來自於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3家企業來自於專用設備製造業,醫藥製造業和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各有1家企業。

  9家企業合計欲募資109.88億元。其中和艦芯片欲募集的資金最多,爲25億元,科前生物以17.47億元的募資額緊隨其後,江蘇北人以3.62億元的募資額排在最後。

  試點註冊制的科創板並非毫無門檻,根據相關規定,目前科創板硬性的財務上市門檻爲“五選一”的標準:

  一、預計市值不低於10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爲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爲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1億元;

  二、預計市值不低於15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2億元,且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合計佔最近三年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於15%;

  三、預計市值不低於20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3億元,且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累計不低於1億元;

  四、預計市值不低於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3億元;

  五、預計市值不低於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並獲得知名投資機構一定金額的投資。醫藥行業企業需取得至少一項一類新藥二期臨牀試驗批件,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

  顯而易見,除了最高的40億市值標準僅有定性要求外,其餘標準均涉及具體定量數據;15億和20億市值兩檔均設置了雙重標準,在收入的基礎上還附加了研發比例或經營性現金淨額的要求;而10億元和30億元市值兩檔,僅需滿足收入或淨利潤的要求,比較“簡單粗暴”。

  那麼,申報企業都傾向於哪種標準呢?記者統計發現,首批9家企業均在10億市值和30億市值這兩種標準中作出了抉擇。

  其中,和艦芯片、晶晨股份、容百科技“藝高人膽大”,選擇30億市值標準;科前生物、安翰科技、利元亨、江蘇北人、天奈科技、睿創微納較爲謹慎,選擇了10億市值標準。

  2

  “闖關者”的財務真容

  這9家企業的財務狀況究竟如何呢?

  2016年至2018年(下稱“報告期內”),安翰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爲11502.19萬元、17216.69萬元、32247.75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爲-3767.68萬元、-3670.79萬元、2540.66萬元。這樣的財務狀況亦滿足30億市值的標準,但這家企業顯然比較謹慎。

  報告期內,江蘇北人的營業收入分別爲18275.88萬元、25084.23萬元、41262.45萬元,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736.97萬元、2634.19萬元、4565.22萬元。可見該企業同樣很謹慎。

  報告期內,利元亨的營收和淨利水平更可觀,其營業收入分別爲22897.26萬元、40259.7萬元、68137.33萬元,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261.88萬元、6310.58萬元、12207.82萬元。根據各檔標準來看,利元亨也是“從低”申報。

  晶晨股份選擇了30億元市值標準,財務狀況看起來亦有底氣。報告期內,其營業收入分別爲11.5億元、1.69億元、23.669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爲6515萬元、1.61億元、2.71億元。

  容百科技最近1年財報亮眼,選擇30億市值標準同樣不怯場。報告期內,其營業收入分別爲8.85億元、18.79億元、30.41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144萬元、9164萬元、2.03億元。

  唯一在報告期內連續虧損的企業爲和艦芯片,但有趣的是,這家企業在2018年的收入在首批申報企業中領先。報告期內,和艦芯片營業收入分別爲18.76億元、33.6億元、36.94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56億元、-296萬元、-1.46億元。

  相較之下,天奈科技顯得規模較小,但利潤卻在穩定增長。報告期內,其營業收入分別爲1.34億元、3.8億元、3.28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爲521萬元、1009萬元、6500萬元。

  華中唯一代表企業科前生物則擁有很客觀的利潤水平。報告期內,其營業收入分別爲3.9億元、6.33億元、7.35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8億元、3.09億元、3.52億元。

  僅有的北方企業睿創微納,在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分別爲6025萬元、1.6億元、3.84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爲654萬元、4853萬元、1.13億元。

  不考慮虧損嚴重的和艦芯片,其餘8家盈利企業在2018年的平均營業收入爲10.34億元,平均扣非歸母淨利潤約爲1.64億元。

  3

  6家券商“瓜分”首批企業

  科創板首批9家企業的保薦機構,花落招商證券、長江證券、中信證券、民生證券、東吳證券、國泰君安這6家券商。其中,中信證券、招商證券、民生證券分別有2家保薦的企業被交易所受理。

  根據規定,發行人應當通過保薦人以電子文檔形式向上交所提出發行上市申請後,上交所在收到申請文件後5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予以受理的決定。上交所受理的,發行人於受理的當日在上交所網站等制定渠道預先披露招股說明書及相關文件。

  因此,按規定,在3月18日當天申報的科創板IPO企業名單,便於3月22日在上交所發行上市審覈系統中預披露。

  此外,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光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貝斯達醫療股份有限公司這4家於3月21日晚間9點後及3月22日提交申請的企業,齊備性檢查仍在進行中。上交所將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及時進行覈對,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

  4

  1號批文花落國泰君安

  3月22日下午,有券商人士透露,國泰君安保薦項目已經拿到上交所下發的科創板001號受理批文。

  《國際金融報》記者在第一時間向國泰君安求證,得到確切答覆“消息屬實”。

  據國泰君安相關人士透露,獲得證監會001號受理批文的企業爲“晶晨半導體”。企查查數據顯示,晶晨半導體(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註冊資本3.7億元,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股東包括創維數字、TCL集團、東芝電子等。

  巧合的是,科創板001號受理批文,剛好給了上海本土券商申報的上海企業。

  目前,科創板企業申請和受理剛剛開始。據瞭解,相關發行人和保薦人正認真按照證監會和上交所相關規定製作申請文件,陸續提交申請。

  5

  齊備性檢查重點出爐

  根據相關規定,上交所收到申請文件後,將及時開展是否受理的審覈工作。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上述企業申請的受理審覈中,着重對申請文件進行齊備性檢查,主要關注以下事項:申請文件與中國證監會及本所規定的文件目錄是否相符,文件名稱與文件本身內容是否相符,文件簽字或簽章是否完整、清晰、一致,文檔字體排版等格式是否符合相關規定,招股說明書引用的中介機構報告是否在有效期等。”

  除了齊備性檢查外,上交所也關注到,部分申請文件的內容,尤其是招股說明書,與證券監管機構制定的格式準則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例如,招股說明書簡單照抄照搬其他板塊的文件模板,在結合科創板定位對公司核心技術、行業地位、風險因素等作出針對性的充分披露不夠;發行人關於符合科創板定位的專項說明、保薦人關於符合發行人科創板定位要求的專項意見論述不夠充分等。

  後續審覈中,上交所將通過審覈問詢,督促發行人和保薦機構,完善相關信息披露內容,保證信息披露質量。各發行人和保薦人事先按照要求,準備好招股說明書,可以減少後續不必要的審覈問詢,共同提高審覈效率。

  此外,上交所指出,從本次受理的情況看,確有部分發行人的申請文件存在一些不符合齊備性要求的情形,主要包括:招股說明書中未按要求披露保薦機構相關子公司將按規定參與本次發行戰略配售的相關情況;未提交信息披露豁免申請所需的必備文件;申請文件簽字處缺少簽名及文件命名不符合本所相關要求等。

  在申請的受理審覈中,上交所發行上市審覈部門按照規則規定,發出了補正通知,一次性提出了補正要求,相關發行人和保薦人及時進行了補正並重新提交了相關文件。

  上交所提醒各發行人和保薦人,發行人補正申請文件的,本所收到申請文件的時間以發行人完成全部補正要求的時間爲準。也就是說,存在補正的情形下,上交所受理期限(提交後5個工作日內)要從發行人提交符合要求的補正文件後重新計算。

  6

  遭瘋搶的“香餑餑”

  科創板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爲了能奪得頭彩,券商在私下也暗中較勁。此間,也曝出了“幺蛾子”。

  3月21日,網絡流傳民生證券兩家科創板企業的申報項目被勸退,一時引起行業和媒體廣泛關注。隨後,民生證券相關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緊急迴應稱,該消息爲假消息。

  據瞭解,自3月18日,上交所上線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覈信息披露系統,並正式受理審覈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申請文件以來,券商都拿出了“看家本領”,競爭激烈程度達到白熱化。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逾30家公司衝刺科創板。

  結合首批申請和受理情況,上交所對保薦人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準確把握科創板試點註冊制下保薦人勤勉履責要求,切實提高執業質量。上交所將對保薦人在科創板從事股票發行上市相關業務的執業質量進行定期評價,評價結果供發行上市審覈參考。

  二是準確把握科創板定位要求,優先推薦科創屬性明顯的優質企業來科創板上市。準確把握科創板定位,優先推薦科創板主要服務和重點支持的科技創新企業。上交所將審覈發行人是否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審覈中會關注保薦人對發行人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的專業判斷是否合理,並就此進行有針對性的問詢;在對保薦人和保薦代表人進行執業質量評價時,也會考慮保薦人關於發行人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覈查論證的工作質量。

  三是準確把握髮行上市申請文件的內容與格式要求,切實把好申請文件的質量關。對於申請文件形式不齊備的,上交所將要求發行人及保薦機構在30個工作日內予以補正;對於申請文件內容存在明顯或者重大瑕疵的,上交所將在審覈問詢時予以重點關注。根據相關規則規定,申請文件的質量和問詢回覆的質量將與保薦人執業質量評價掛鉤,新股發行信息披露質量將與保薦人資格掛鉤。

  由於科創板的意義重大,在申報審覈等方面自然不能有半點馬虎。

  根據3月18日召開的科創板保代會上透露的信息,“六個是否”與“六不要”爲科創板項目申報拉緊了弦。上交所重申判斷一家企業是否能上科創板的標準:不要簡單地對照行業清單來推薦企業;不要簡單地對照上市條件來推薦企業;更加不要抱着闖關的心態;不要降低標準來推薦企業;不要追求保薦數量;不要降低保薦質量。

  此外,審覈階段也更加嚴格。據科創板相關細則顯示,上交所規定,同一家保薦機構12個月內申報的企業兩次不受理,則暫停資格3個月,3個月後方可繼續申報。

  從立項到最終收到回覆,共有六道關(立項、盡調、內核、輔導驗收、申報、問復),券商需要層層把關,不能有絲毫紕漏。

  實際上,企業申請被上交所受理只是邁出了發行上市的第一步。

  根據相關制度規定,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流程包括:申請、受理、審覈、上市委員會會議審議、報送證監會、證監會註冊、發行上市。後續,企業還有審覈與問詢、上市委員會審議以及證監會註冊這三關要闖。

  7

  這些上市公司或“沾光”

  如果能成爲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對上述9家企業來說,無疑是“鯉魚躍龍門”。

  而在早期慧眼識珠的參股企業,也大概率實現投資增值。

  記者根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了以下“投資有道”的A股上市公司:

  記者 王媛媛 劉新餘 鄧皓天 許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