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第3次審查會議7月16日至20日在臺北舉辦,根據臉書粉絲專頁「同運不敢面對的真相」觀察發現,有同志諮詢熱線的出席者在議程中主張「同志教育是為了孩童的性健康」,結果慘遭打臉,來臺的國際委員感到不以為然,南韓籍的國際審查委員申惠秀(Heisoo Shin)發表建議性教育必須以「健康優先」取代「意識型態」。

同志熱線出席者主張,臺灣政府沒有透過任何方式,進行大量同志教育,導致臺灣民眾對同志朋友,有非常多的誤解和偏見。伴侶盟許秀雯發言指出,對於特定羣體的敵意,可以考慮用行政處罰,或者說是教育手段來處理,譬如行為人應該要被施以性別平等教育和同志教育,對於網路的經營者或平臺擁有者,要去把仇恨言論刪除的義務。

同志熱線也說,他們舉辦給未滿18歲的LGBTI(多元性別)性健康的資訊活動,或者是衛生教育的手冊,被反同團體攻擊是用限制級刊物給青少年同志,甚至叫警察來機構臨檢,希望委員可以多加詢問,臺灣政府是否在性跟生殖健康的部分,有處理LBTI的需求跟處境。

不過,「同運不敢面對的真相」怒批,性教育不對學童說明男男性行為,存在著高風險,性教育哪來的「性健康」?連美國一些準備實施激進性教育,同志教育的學區,經過家長們積極的行動後,紛紛都以失敗告終了,臺灣又不是東施,效個什麼顰?

「同運不敢面對的真相」表示臺灣的愛滋疫情蔓延,印證了同志教育的失敗,要想翻轉教育,就要參加公投連署。

幸福盟在這次的公投主文為「你是否同意在國民教育階段內,不應對未成年孩子實施同志教育」,理事長曾獻瑩表示,目前已有13個縣市議會通過或提案反對,具爭議的性平教材內容不得納入中小學教材,其中以反對接受同志教育是最多的。他說同志教育不應淪為同性戀養成教育,教育部研擬12年國教課綱,不讓國小心智尚未成熟時,接觸不當多元性別教育,課本就要助長性別認同混淆,影響身心發展。

(江呈亨/綜合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