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父母對於孩子最好的教育,永遠都是自己不斷成長的樣子

  作者:Crystal

  成爲合格的父母,到底有多難?

  這兩天13歲少年弒母的新聞,又刷上了熱搜。小小年紀,如此的殘忍,讓人無法想象。

  殺人沒有藉口,但是總會有原因。

  有人說因爲孩子想玩手機,不服管教;可是通過進一步的調查,卻發現了衝突發生的原因,竟然是因爲媽媽想動手摔死孩子的寵物狗。

  在這個家庭,生命不被尊重,悲劇也有跡可循。

  1.這樣的新聞,並不少見。

  去年12月份在深圳,一個8歲的小女孩被家人虐待,事件曝光後,在網絡引起了軒然大波。

  她的媽媽動不動就對她拳腳相加,拉扯她的頭髮,甚至像摔物品一樣將她從凳子上推到地下。

  這還沒完,爸爸下班回家,不僅沒有給女孩任何保護,反而變本加厲地毆打小女孩。

  最最可怕的是,就連小小的弟弟也跟着父母學會了,時不時就欺負一下自己的姐姐。

  小姑娘也曾經嘗試反抗,不過一個8歲的孩子能做什麼呢?反抗帶來的是變本加厲的毆打,於是她也就慢慢習慣了。

  媒體曝光後,小女孩脫離了原生家庭,不知道未來的她能不能走出來,更加不知道的是她的弟弟在這樣的環境下,是不是會變成一個用暴力去解決問題的人。

  日劇《明天媽媽不在》劇照

  父母是孩子的路,父母也是孩子的鏡子。沒有給孩子一條能走的路,還讓路上充滿荊棘,而看着鏡子的孩子,會竭盡所能地模仿。

  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最近大火的電視劇《都挺好》讓很多人氣得牙癢癢。重男輕女、媽寶男、啃老這些尖銳的話題被搬上大銀幕。

  有網友形容這一家人的生活是:

  兒子火腿雞蛋、女兒清水泡飯,兒子啥都不幹、女兒洗衣做飯,大兒子考上斯坦福沒錢上學怎麼辦?賣女兒的房間。

  電視劇《都挺好》劇照

  兒子上不起學,把女兒的房間賣掉,這腦迴路也是很清奇。

  2.我是你爸媽,難道是“行兇”的資本嗎?

  再把視角放到娛樂圈,毛曉彤的爸爸爲了找她索要5000萬的贍養費,鬧得滿城風雨不惜賭上女兒的事業,就算是仇人也不至於此吧!

  雖然我不養你,我還吸毒,從小到大我沒給過你一分錢,但是你要給我5000萬,還要跟我姓!

  你要問爲什麼?沒什麼道理,因爲我是你爸爸,我想怎麼對你就怎麼對你。

  要是你不滿足我,那就一起下地獄。

  3.吸毒的爸爸夠壞,可是爛賭的媽媽又能好到哪裏去?

  蔡少芬17歲就參加港姐比賽,賺錢養家,爲了還債甚至揹負上了各種不好的傳聞。

  後面斷斷續續的十幾年,一直揹負着母親的賭債,還不完的債,彷彿是無底洞,這甚至讓她一度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直到2000年,蔡少芬鼓起勇氣召開新聞發佈會,與母親斷絕關係,情況纔有所好轉。

  當着自己的孩子殺戮寵物、打罵孩子、重男輕女、被毒品綁架、沉迷賭博……這些人成爲父母的時候並沒有經過考試。

  有人說,我不想生孩子,我太自私了我只想自己活得好。不,這不是自私,這是選擇!

  有些人甚至沒有學會如何成爲一個完整的人,便做起來父母。這是自私,你在成爲父母的時候,並沒有問過孩子是不是同意。

  不經過考慮就將一個生命帶到人世間,沒有愛,沒有責任。

  用暴力,用毆打,用冷漠帶着孩子成長,這樣的行爲怎麼配得上父母二字?

  心理學上說,家庭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童年的不幸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變態殺手中有一半是因爲父母的暴力等因素,而另外一半是因爲基因。

  4.孩子對於父母到底意味着什麼?

  《爸爸去哪兒》中杜江給嗯哼讀了一首詩,可能是對親子關係的最好詮釋了。

  “我不是我的希望,你是你自己的希望,你可以做一個全新的夢,那夢裏不必有我。”

  “你我也只能成爲,對方人生的某個部分。”

  “然而我愛你,我的孩子。我愛你,僅此而已。”

  父母給了孩子最好的愛,是不求回報甚至沒有強烈的期望,平等尊重的與孩子相處。

  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也是充滿自信和快樂的,其實,讓孩子保有該有的天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李安在拍攝完《喜宴》後被記者問到父子關係說了這麼一段話:

  與父母的關係,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不必要製造一個階級觀念。

  我覺得“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當然跟中國人講,幾百年也講不過去,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存在。可是在我的思想裏面,我已經不教小孩“孝順”這個東西,只要愛我就夠了。

  李安與父親

  一個人的成長分爲三個階段,家庭根深蒂固的影響力、社會循序漸進的感染力還有自身破繭成蝶的蛻變。

  孩子沒有辦法選擇誰做自己的父母,也就是說,身爲父母,其實你已經決定了孩子三分之一的命運。

  上帝讓一個生命真正降生的機率甚至只有幾億分之一,這樣想來,能成爲父母本來已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孩子是不是變成了大衆眼中的成功人士,是不是按照你的意願學習某個專業,選擇某項工作其實真的不重要了,他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纔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呀。

  父母給了孩子生命固然重要,但是足夠的愛與尊重又何嘗不重要呢?

  被愛的孩子,纔會明白如何愛人,這也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