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納稅516億元,平均每年納稅1.4億,再創新記錄!

4月1日,阿里巴巴公佈了2018全年納稅情況,阿里巴巴集團和螞蟻金服集團合計納稅額成爲互聯網公司第一名。

從創立之處的日均納稅100萬的目標,到日均納稅5000萬,再到上億,阿里巴巴納稅額連年的增長。納稅總額也是保持快速的增長,70億、100億、200億、300億、500億,越來越多,增長越來越快,這代表着阿里巴巴的業績也呈現了高速的增長。

其實,516億隻是阿里巴巴的納稅額,我們都知道阿里巴巴是一個平臺,是一個生態系統,在其周圍生存的還有商家、第三方服務商、物流公司以及生態圈其他合作伙伴,所以,除了阿里巴巴自己交是稅,還有生態上下游的納稅,據瞭解,這一方面的稅收在2017年高達2900億,這是阿里巴巴偉大的地方。

創造3700萬個就業崗位,帶起大批創業公司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並不是一句空話,創立20年來,阿里巴巴生態系統創造了3700萬個就業崗位,爲社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另外,就是讓數百萬人成爲了創業者,實現了財富的升級,讓數千萬人脫貧。

亞馬遜是全球第一大電商平臺,阿里巴巴是中國第一大電商平臺,誰更優異?有人說是阿里巴巴,亞馬遜的模式只是將沃爾瑪這樣的大零售商搬到了網上,而阿里巴巴則爲幾百萬小賣家和普通人提供了免費售賣的平臺。另外,在交稅方面,據說亞馬遜已經成爲了“大而不稅”的最壞典型,今年年初還爆出亞馬遜要拿政府2300萬美元的補貼,阿里巴巴自成立開始,就沒拿過補貼,都是交稅。

如今,阿里巴巴建立起來一個龐大的生態圈,各行各業都有很多人在裏面做生意,並發展壯大,有的還做成了上市公司或者預備上市,比如三隻松鼠、小狗電器、茵曼、御泥坊等等,一年銷售額達到幾十億,天貓也在爲這些大賣家公司的上市做諮詢。

在國家鼓勵“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時代,阿里巴巴幫助傳統零售企業實現互聯網升級,找到更好的銷路,特別是近些年搞的“老字號”計劃,600多個老字號入駐,讓不少已經沉寂下去的老品牌,重新煥發活力。

另外,還有天貓推出的“國潮”行動,爲李寧、青島啤酒、老乾媽、周黑鴨、衛龍等一系列品牌賦能,老品牌不老,受到了年輕人消費者的熱捧,可以說是再次喚起了消費力。

“五新”戰略,全面推動阿里巴巴前行

要想納稅多,業績就得保持快速增長。這些年,阿里巴巴始終保持着非常不錯的增長,年均增長在40%以上,推動其增長的動力,除了傳統的電商業務外,由馬雲在2016年提出的“五新”戰略,也是最大的增長驅動。

“五新”是指新零售、新金融,到新制造、新技術、新能源。新零售這兩年可以說是動作非常大,不但阿里巴巴積極推進,京東、蘇寧、騰訊等互聯網對手,永輝、華潤等線下對手,也是加快佈局。當然,做的最好的還是阿里巴巴,其打造的品牌”盒馬“已經成爲了新零售的標杆,在全國開了上百家店鋪,帶動了城市的消費。另外,其新零售版圖還有高鑫零售、蘇寧、三江購物、聯華超市等等,從線下到線上,結果天貓淘寶電商平臺,阿里巴巴新零售版塊已經初具規模。

新金融其實在2013年成立螞蟻金服就開始了,互聯網金融本身就是針對傳統金融的一種新的金融形態。螞蟻金服如今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獨角獸企業,估值超1萬億,旗下業務涵蓋支付、銀行、基金、信貸等等金融產品,範圍非常廣。成績也是非常突出,支付寶全球用戶突破了10億,其在第三方支付市場的份額達到了53%多,位居第一;餘額寶用戶達到了5.58億,資金規模達1.19萬億;花唄用戶也突破了1億,而且增長非常迅猛。還有借唄,也是其重要金融產品。螞蟻金服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帶來了業績的快速增長。另外,其全球化擴張也是非常厲害,進入了全球幾十個國家,前段時間,還收購了英國跨境支付公司WorldFirst。

新技術最大的體現莫過於雲計算,阿里巴巴旗下的雲計算多年來保持100%以上的增長,阿里巴巴增長最快的業務,如今已經是全球第三,亞洲第一的雲計算公司。

新制造是阿里巴巴將在2019年重點打造的版塊,據瞭解,天貓已經開始行動,比如在杭州,女裝廠把近百人的生產線拆成數十個“三人小組”由一個“智能中心”統一調度產能按需生產;在鄂爾多斯,通過數據洞察,鄂爾多斯集團設計出長款修身型的羊絨大衣,供不應求;此外,在全國各地,將通過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各板塊力量,用技術將傳統製造業打通,提高效率,按需生產,形成各種傢俱產業集羣、燈飾產業集羣、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羣。基於阿里“五新”,中國製造業又迎來一次關鍵的產業升級的機遇。

宗慶後曾說馬雲提出的五新是玩概念,除了新技術,其他都是扯淡。如今看來,並非如此,五新戰略正從各方面爲阿里巴巴的業績增長賦能,驅動平臺和商家一起成長。今年是納稅500多億,明年可能就是700億,未來必定會突破1000億。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