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剛開始叫三十二,2014年就在美國公映,講訴的是韋紹蘭與其子的故事,國內的二十二講訴的是存世的二十二位老人的故事,直到2017年纔得到公映的機會,我不太願意用慰安婦這個字眼去述說她們,感覺扎心。我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外國人比我們更關心那些原本該我們去關注的人羣。

所有的老人都在慰安所裡面遭到了殘酷的非人折磨。

日本人投降了,滾回了他們的老窩,她們以為自己的苦難該結束了,可是她們的苦難才剛剛開始……她們想回到原來的社會中去,可是回不去了,所有人都用異樣的眼光審視她們,她們很多在孤苦無依中死去……哪些在被折磨的歲月中生下的孩子,也倍受欺凌,日本人給她們造成的傷害是一時的,只要用溫暖去包圍她們,這些傷害是可以用時間去淡化的,可社會沒有這樣,給了她們二次傷害,或者多次傷害,讓她們永遠生活在這個明媚社會的陰暗角落裡,發黴發臭。

我一直以為中華民族是寬厚仁慈的,然而沒有……就連基於民族主義或者人道主義應該給予她們的關懷和安慰都沒有。

難道這不是一種基於傳統道德觀唸的道德綁架嗎,她們是受害者,為什麼得不到憐憫,卻被那些自以為的道德制裁者們傷得體無完膚,卻還要強顏歡笑,難道這不是「喫人」嗎?

影片裏的老人有悲痛,有歡笑……但是她們笑得越開心,我越覺得悲涼……我知道這種笑容,代表著她們已經習慣了……她們無力改變,只能默默承受。

要到什麼時候,這樣的二次傷害才會停止,難道要等到她們都離開這個世界嗎,有時候,我真的覺得導演的這種行為是傷口上撒鹽,對她們造成更多的傷害……


看完這部記錄影片,我心疼,撕心裂肺的痛!

在1931年到1945年日軍侵華期間,強徵虜掠20多萬的中國婦女作為性奴,「慰安婦」是日本人強加到她們頭上的稱號。

2012年,中國大陸公開曾有「慰安婦」身份的老人有32位,到2014年,還剩下22位,這也是片名《二十二》的由來。 就在2017年8月16日,這部影片終於成功上映,這個數字變成了8。

從32到22再到8,最終肯定會變成的0,隨著這些老人一個個的告別人世,歷史的真相也一點點淡化,這段歷史逐漸模糊不清,這部電影,給了我們這些並不瞭解那段歷史的人一個瞭解的切口。

她們終將成為歷史,但是這份屈辱,我們不能忘懷,作為放進社會的新一代青年,我們要牢記歷史,要努力向上,為了國家的富強而奮鬥!

我是劉裕鴻,歡迎評論私聊,原創作品,看完記得點贊??


很感謝邀請回答~《二十二》這部影片是我半個月前看的,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最大的感觸是侵華戰爭的痛,日本人死不承認歷史的態度,真的很讓人噁心。

這部以慰安婦至今仍在數目來命名的影片名,二十二,實在是讓人震撼,看著這些老人講述幾十年前的歷史,那種心痛的語氣,紅了的眼眶,撕心裂肺的淚水,那一刻,心都是顫抖的。

一場戰爭,一羣禽獸,一幫無恥之徒。直至現在仍不肯面對真相的懦弱之徒。試圖想用時間來磨滅我們國人一代一代對這個歷史的記憶,以為我們真的會忘記這段心痛的歷史。但是不會,我們將一代一代傳承,這一段歷史,我相信我們一定會讓日本人承讓這個歷史的過錯,向我們國人道歉。


看了《二十二》之後,對我國20多萬女同胞的遭遇感到心疼,不管日本誠認與否這都是在中國歷史上讓人心痛的一頁,只有國家強大,國民才能享受幸福安康,為了我們的未來,為了國家的強大,讓我們團結起來共同努力,共同奮鬥,加油,中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