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開偉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去年3月寧夏靈武市因統計違紀違法查處通報出爐,今42名統計違紀違法責任人受到了相應的黨紀和政紀處罰(5月21日國家統計局網站)。

看到這則新聞,讓人啞然失聲。因為在中央政府發布的《關於深化統計管理體制改革提高統計數據真實性的意見》及《統計違紀違法責任人處分處理建議辦法》之後,靈武市政府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繼續乾著統計違紀違法勾當,實在令人驚愕。而且,竟然在中央政府三令五申嚴禁統計數據造假的大環境下,依然我行我素,繼續做着“數據出官”的美夢,足見他們目無法紀的狂妄執政理念了。

寧夏靈武市統計違紀違法被查,嚴打統計造假不能侷限於「格式化」 新聞 第1張

統計數據造假的危害不言而喻,其引發的不良社會經濟後果曾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廣大民眾對其恨之入骨:它會導致國家統計信息失真,誘發國家重大決策失誤,對國家經濟金融產生巨大的破壞力。同時,也容易引發數據造假的羊羣效應,讓各級地方政府在數據造假上相互攀比,進而破壞整個國家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嚴肅性,導致國家統計數據系統生態惡化。

近十多年來,在國家統計局專業指導和嚴厲督導下,各級政府統計數據基本做到了真實可靠,統計數據生態業已形成。但要看到依然有一些地方政府沒有深刻認識到統計數據真實對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沒有認清統計工作的嚴肅性,不在經濟治理上下功夫,而是在數據上動歪腦子,管理作風漂浮,政績觀扭曲,繼續玩弄下級哄騙上級的數字遊戲,實在可惡。可見,當前繼續加強對各級政府統計教育引導,對各級政府統計數據進行嚴格的審查和把關,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作用:它能消除一些地方政府的僥幸心理,促使其嚴把統計數據真實性底線;可確保國家統計數據質量,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準確、可靠的決策信息,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為社會全面進步奠定堅實的數據基礎。

寧夏靈武市統計違紀違法被查,嚴打統計造假不能侷限於「格式化」 新聞 第2張

現在反過來看,對靈武市統計違紀違法案件相關人員的懲處及曝光,將起到積極的正面導向作用:可讓各級政府真正把思想認識統一到黨中央要求的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的重要決策部署上來,築牢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的堅實防線;同時,也可促使各級政府形成底線思維,徹底消除一切僥幸心理,牢牢把住統計數據真實性;尤其可達到懲處一起教育一大片作用,對一切統計違紀違法行為產生持續高壓態勢和強大的震懾力,從而確保我國統計數據的真實、完整和可靠。

但反觀靈武統計違紀違法案處罰結果,美中不足的是,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罰還是過於“格式化”和“程式化”,比如行政警告、行政記過、行政記大過、撤銷職稱等等,都是以往其他數統計違紀違法案件處罰的先成模式,缺乏處罰新意,這種懲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打上了“流於形式”的深深烙印,處罰力度明顯不夠,震懾力不強。而且,不少地方政府在時過境遷之後,還會搞一些無原則的變通,一些受到行政處罰的人同可能過上一年半截又會官復原職,或交流到其他部門任職,最終難以達到真正整治統計數據造假的目的。

寧夏靈武市統計違紀違法被查,嚴打統計造假不能侷限於「格式化」 新聞 第3張

由此,在統計違紀違法的嚴打中,應突破單一黨紀、政紀處分的樊籬,動點真格,即將統計數據造假列為違法犯罪行為,根據造假數據的大小和有可能帶來的危害程度,追究相關人員刑事責任,判處不等的徒刑,既讓數據造假的領導和責任人受到黨紀政紀處罰,又受到國家刑法的嚴懲,唯有這樣加大統計違紀違法成本,才能徹底根除我國統計數據造假的禍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