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踏完成了漂亮的業績,以133.45億的營業收入、23.85億的純利潤收關。在2015年,安踏全年銷售收入首次突破人民幣100億元大關,成為內地首家銷售突破100億元門檻的體育經銷商。百億顯然不是躊躇滿志的安踏的終極目標。在年營收突破百億元之後,安踏制定了新的千億級企業目標計劃。按照該計劃,安踏希望在2025年實現整體營收達到千億級企業的目標。

許多人認為,安踏之所以能發展如此快速,一是搭上了運動市場高速發展的快車,二是其大眾體育路線的方式、多品牌戰略、賽事資源搶奪等系列動作非常到位。

確實,安踏先後收購FILA韓國、泰國、臺灣經營權;收購斯普蘭迪,佈局入門級戶外用戶市場;收購迪桑特,佈局高端戶外用戶市場。截至2016年末,中國內地的安踏店(包括安踏兒童獨立店)共8860間,在中國大陸、香港特區及澳門特區的FILA專賣店(包括FILA KIDS獨立店)數量達共802家,DESCENTE店數量達6家。

而安踏的產品,從來不是以高大上、價格昂貴、設計獨特而著稱的,說得通俗接地氣一點就是屌絲市場。這些消費者的特點是:月收入5000元左右,大學生,白領,愛好運動,居住在二三線城市。安踏向他們提供那些價位集中在300元~500元的運動鞋。用安踏人自己的話來說,「安踏這個品牌的定位就是把運動鞋以一個合適的價格賣給需要它的人。」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安踏想要拿下千億級的市場,單純依靠多品牌組合併不是那麼容易,行業老大耐克、阿迪達斯、新起之秀安德瑪都在大力發展當中。定位為專業運動超市的迪卡儂去年在國內開出了幾十家店鋪,中國已經發展為第二大市場。從安踏自身來說,手中的品牌本身就需要大力推廣,從資源匹配來說,這對安踏及其它品牌來說,都是一種力量的削弱。

在消費者心智市場,耐克、阿迪達斯早已佔有了專業運動品牌的位置,安德瑪一出現在消費者面前,就是以高科技產品的專業形象出現。安踏在這些年收穫的高速發展,就是其大眾體育的定位,娛樂化、休閑化一直是其與消費者的交流方式。在消費者心中,安踏與其它服飾品牌的差異就是「運動「二字;與其它的運動品牌相比,安踏就是一「屌絲」。

安踏要走的是一條屬於自己獨特的屌絲逆襲之路,實屬不易。筆者覺得,安踏要改變的第一步,就是改變 「屌絲」形象,提升「專業」形象。在專業的後面,意味著消費者的信任與追隨還有高利潤的空間。如何改變,筆者暢想了一下各種可能。

一、直接加價

在消費者心中總有這麼一桿秤,「一分錢一分貨」、「便宜沒好貨」。價格越高,消費者越信任其「專業」度越高。李寧在2008年奧運之後曾經想與國際品牌直接對抗,通過「90後」策略,採用提價的方式對品牌進行升級,但最終結果證明瞭這個策略的失敗。通過盲目提價的方式進行品牌升級,一定會造成現有消費者的流失。李寧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相信安踏不會再重蹈覆轍。

二、依靠產品樹立專業形象

在產品呈現上,國內品牌都是你抄我,我抄你,同質化非常嚴重。國產運動品牌所謂的研發,大多是依靠行業水平的增長,並沒有太多的真正技術上的投入。就算有所投入,大多都在單一品類的科技研發上發力,且多扎堆在跑鞋領域。

現在的行業老大耐克當年就是依靠過硬的產品研究收穫市場,一款氣墊鞋將耐克推上了巔峯。安德瑪憑藉一款透氣T恤立足體壇。像這成熟的國外品牌,其研發支出大多佔到營收的5%到10%。從安踏公佈的數據看,其研發費用為營收總額的4.4%,這種投入在國內已經算得上首屈一指。不過到目前為止,安踏並沒有拿出讓人震撼的「專業」產品出來。

2013年,安踏打出「實力無價」籃球概念,走「國民球鞋」路線,推出399元和499元的簽名戰靴,在市場上贏得了口碑和生意的雙豐收。不過這依然沒有建立安踏的「專業」形象。

三、整體提升專業的品牌形象

憑藉賽事營銷,安踏上升了一個又一個臺階,安踏從簽約CBA開始,營業額從第一年的3.1億元飆升至第二年的6.7億元、第三年的12.5億元、第四年的29.8億元……到2011年,這個數字飆到了89億元。2012年,安踏與NBA正式建立合作關係,從品牌的美譽度來說,確實又上了一個臺階。此外,安踏在舉重、柔道等賽事資源上亦頻頻出擊。安踏已經簽約5大運動中心24支國家隊,成為擁有國家隊資源最多的運動品牌。通過搶佔賽事資源,安踏在帶動銷售的同時,無疑還提高了品牌美譽度和知名度,也為後期實現更大的飛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不過在「專業」方面,安踏一直沒有好的提升。在消費者心中,安踏一直是個娛樂化、休閑化的運動品牌。這種娛樂化的運動品牌極易被消費者邊緣化。曾經的運動強勢品牌彪馬就因為其一直強調的娛樂化、時尚化而最終被消費者邊緣了。

四、尋找狹窄的專業領域突破

在品牌組合方面,安踏從價格上組合了高中低各個檔次,也大力擴張了一些小領域的產品。安德瑪當年就是依靠健身房的傳播成功佔領了行業老三的地位。到目前為止,安踏似乎還沒有找到理想的領域,樹立好其專業的品牌形象。

小結:「屌絲」形象促進了安踏的成功,現在或者會成為阻礙安踏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的關鍵。與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巨頭相比,與「專業」形象相差太遠。這種差距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追上的。不過,有夢想,就有可能,相信安踏有一天真的讓消費者認識到它的專業性,真的突破千億規模,成為國際化的大公司,成為國際化的大品牌。安踏,祝好!(歡迎關注原創作者:老易侃品牌)


安踏更良心。

李寧代言人好,可惜價格不良心,坑國人。國外比國內便宜。

匹克不耐磨。

個人打算轉安踏,雖然科技不太好。


李寧,雖然韋德之道系列較貴,單買它的人有一大部分是為了情懷,所以我們不提,李寧贊助CBA系列也是不錯的,例如空襲,閃擊,音速,我這空襲現在實體店打折,439,電商拿鞋更便宜,更何況科技在那擺著呢(例如李寧雲,環弓,b加c)

。安踏只會用普通eva,沒有自己的當家緩震科技,匹克不做評價(沒穿過)綜上所述,李寧相比於其他國產品牌我更喜歡。(個人觀點)


不解釋當然是李寧!!不懂就問那些穿李寧的朋友為什麼

毫無疑問是李寧,現在李寧的設計越來越棒,最愛的可以說是韋德之道4了,感覺顏值巔峯啊!在國外李寧這個牌子也是打的非常響亮的,網上認識的外國朋友經常想要找代購買一些李寧的鞋子。當然現在的韋德之道5也很好看,新出的單寧配色非常的好看哦!


性價比系列的,有音速,閃擊,空襲,第六人,全城,隊尚,幻影,魅影等等系列,稍微好的有馭帥系列。更好的有韋德之道系列。如果你懂鞋,你會發現與安踏匹克相比,李寧競爭力太強大,而安踏匹克能做的,就是打價格戰,要比明星鞋tp9或者kt的確不如wow,這就是為什麼都是明星鞋,前兩者價格要比wow低一兩個級別的原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