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無人經濟在世界各國逐步興起,比如美國的Amazon Go無人超市,馬雲的BingoBox無人收銀便利店,很多國家都在作出嘗試,希望能夠對現有的一些問題作出革新。

之所以無人經濟能夠得到許多大佬的看好,不外乎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技術的進步,可以省掉像許多「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這些純體力機械式勞動可以由新興技術代替,就是說技術進步之後很多勞動環節可以減少甚至不用人工。

另一方面,就是無人經濟需求高的國家或者地區,都是高速發展或者發達國家,經濟發展之後很多時候會帶來這一地區人口,生活成本的上升。為了解決這些地區的生存問題,薪酬待遇必須要有所提高,所帶來的就是用工成本過高,企業為了發展智能壓縮成本,將資金更有效的利用起來,以獲得更高效益。所以人力成本必須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其三,就是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力需要被釋放出來從事更多「有價值」的工作,所以各國商界大佬、科學界巨擘們都很看好「無人經濟下的人力運用」。

對於新加坡而言,新加坡進入了發達國家,本地用工成本極高,就是外籍勞工的薪水也是不低。所以企業都在尋求解決之道。而且新加坡步入老齡化國家之後,勞動人口在社會總人口比重降低,青壯年需要有效利用起來,在許多環節上只能砍掉。新加坡審時度勢提出了「智慧國」願景,希望大力發展新加坡的無人經濟。

而且據研究發現,在有效調配現有人力,減少不必要的機械勞動,企業有更多的時間讓員工提升技能,反而能有效提高服務水平。而且讓底層員工參與到一些例如供應鏈管理、公關管理、網路營銷和數據分析等價值感更高的工作,能夠提高企業凝聚力。很多企業推崇這種更有效率、更有價值的資源運用模式。

另外大佬們也發現,無人經濟讓人們騰出時間和空間進行思考,把資金放在一些技術部門,長期下必將發生質變。而且無人經濟實現的再分配將造就新的崗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