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對於我來說熟悉和關注它,要從女排說起,在中國女排與古巴女排鼎盛的那個時代,古巴也就這樣進入了我們的視野。這麼多年終於有機會走進古巴,看看這裏的風土人情。哈瓦那作爲古巴的首都,這裏有着風格不同的各式建築,古蹟與歷史。

革命廣場是古巴重要政府部門的所在地,這裏曾經是卡斯特羅時代的象徵,這位古巴的前主席,每年的革命勝利日都要在這裏進行長達數個小時精彩演說,始終不忘抽着他鐘愛的雪茄。現在雖已物是人非,但古巴共產黨走羣衆路線的優良傳統一直沒有變。這裏依然是古巴重要活動的場所。下面這兩張廣場圖來自網絡

尊嚴廣場,何塞·馬丁的雕像立於車水馬龍的通衢大道,右手抱着一個孩子,左手伸出食指堅毅地指向遠方。通過這座極富寓意、巧妙組合的雕像無聲地詮釋了古巴人民反抗強鄰的愛國主義情愫。

古巴人雖然不富裕,但是古巴的人民福利卻是最好的,他們的教育,醫療全部免費,世界上唯一一個實行全民免費醫療的國家。而且醫療水平比肩發達國家,所以這裏的人幸福指數很高。走在大街上,看到的都是一張張開心的笑臉,來這裏的中國人比較少,所以他們看見中國人都很熱情。

漫步在哈瓦那街頭,你會發現這裏最有趣的風景就是這滿大街五顏六色的老爺車,簡直就像一個流動的老爺車博物館。說起老爺車不得不佩服這些老古董還能在大街上攬客,這些車之所以還可以跑,功勞可得歸功於古巴的修車師傅們,他們能把世界上所有品牌的汽車零件組合在一起,讓這些車活起來。顏色也是十分的鮮豔奪目,站在街頭合影很拉風哦。這些能跑的車都是私人的,出來攬生意掙錢。在古巴開得起老爺車的可都是有錢人。

街頭還有一道風景那就是切,格瓦拉,古巴的開國元勳。有關於他的旅遊紀念品隨處可見,無論是T恤,旅遊冊子,帽子等等,可見他在古巴人的心中是多麼的重要和值得尊敬。古巴能獨立解放成爲共產主義國家,切,格瓦拉和卡斯特羅功不可沒。

哈瓦那舊城是建築藝術的寶庫,擁有各個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至今還留有西班牙式的古老建築,值得慢慢的欣賞。哈瓦那舊城及其防禦工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爲世界遺產。舊城位於哈瓦那灣西側的一個半島上,面積不大,街道狹窄,是總統府所在地,大部分華僑也集居於此。

哈瓦那街頭隨拍,這兩位是算命的,相信她的話就坐下來,讓她給看看手相,瞧這位還就讓她給算上了。

街頭藝人在即興演奏,如果感興趣也可以參與一下哦!即使對古巴音樂一無所知的人,也會被那自由流淌的音符所打動,不由自主的就會跟着節拍扭起來。音樂與舞蹈可以說就是古巴人的靈魂所在,與生俱來。

這個掛在牆上面目猙獰的臉譜,原來是投遞信件的郵箱,有意思吧!

五分錢酒館可是哈瓦那人氣最旺的一個地方,因爲這裏留下了海明威的足跡,當年握着酒杯的海明威醉眼朦朧的寫到:我的莫吉托就在La Bodeguita。莫吉托是由朗姆酒、甘蔗汁、檸檬汁、蘇打水和薄荷調製而成的一種冰鎮雞尾酒。在加勒比海的烈日下喝着冰鎮的雞尾酒,瞬間就涼爽許多。隨着溫度的升高,朗姆酒的激情開始釋放。

來到這裏的人幾乎都是奔着海明威而來,酒館牆上隨處可見五花八門的簽名,也是這裏一道靚麗的風景。酒館不算大,慕名而來的人卻不少。酒館在一個狹窄的巷子中,兩邊的建築五顏六色,都很有特色。

鍾情於雞尾酒的海明威,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就移居古巴,在這裏創作了家喻戶曉的名作《老人與海》,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在哈瓦那,海明威經常光顧的地方除了酒館,還有柯濟瑪爾海灣小漁村,這裏是海明威經常駕船出海的碼頭。

這是漁村的村民爲海明威樹立的紀念像。

小漁村的現狀,漁民悠閒,海水碧藍。沒事的時候釣個魚,看看夕陽。當年海明威出海的船已經被放到維希亞莊園,也叫瞭望莊園。如今的小漁村也因海明威而名揚四海,世界各地的海明威崇拜者和遊人紛至沓來,尋找大師的生活軌跡,體味老人與海的故事。

古巴雪茄無論是從品質到味道都是世界頂級。這也是好多遊人到古巴必帶的伴手禮。

位於古巴哈瓦那舊城的莫羅城堡。城外面有寬闊的護城河靜靜守護,城裏面有幽深的隧道,連通着各個堡壘,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也是哈瓦那城內非常著名的古蹟之一。莫羅城堡後被古巴政府改爲航海博物館。城堡的牆壁上,彈痕累累,清晰地見證着哈瓦那曾經遭受着的滄桑往事。

晚上可以到這裏觀看關城門禮炮儀式,如今該城堡已經失去其原有功能,但關閉城門的點禮炮儀式卻沿襲了三百多年。身着當年守軍服裝的士兵敲打着軍鼓,列隊登上城牆,經過短暫的儀式,最後點燃禮炮,宣告關閉城門。

讓我們面對現實,讓我們忠於理想。古巴人爲了這句話一直在努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