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俄國民間,關於葉卡捷琳娜二世流傳有許多趣聞,其中一則是:出兵波蘭的統帥行前問葉卡捷琳娜二世:她需要從波蘭帶什麼禮物回來。女皇聲色俱厲地說:“把那個國王的寶座帶回來,我要用它當馬桶蓋!”

聞一(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前情回顧:聞一:“俄國沒有奪取過波蘭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31)

這場動亂就是1794年在克拉科夫爆發,隨之擴展至整個波蘭的起義,甚至攻佔了華沙。起義的領導人叫塔迪烏什·科斯秋什柯,起義的口號是:波蘭人的自由,反對俄國的幹預,把波蘭農民從俄國的農奴制下解放出來。這讓葉卡捷琳娜二世無法容忍,當即派出最優秀的指揮官亞·蘇沃洛夫率大軍鎮壓。蘇沃洛夫的軍隊一路殺伐,奪取了布拉格後血腥屠城,最後攻佔華沙,以殘酷的手段鎮壓了憲法派和參與抵抗俄軍的大量平民百姓。

參加過攻打布拉格的指揮官馮·克呂格曾經記下了這場血腥屠殺:“我們在死人堆裏爬行,一刻也不停留,衝進戰壕。立即就開始了屠殺……碉堡裏沒有一個活人——所有的波蘭人都被殺死了……在所有工事裏的人都遭遇到同樣的命運,隨後,我們排成一列,向中心廣場追捕逃跑的人。人們從房屋的窗戶和屋頂上朝我們射擊,而我們的士兵就衝進屋裏,把碰到的每一個人都殺死。報復的殘酷和渴望達到了極其瘋狂的程度……清晨5時我們開始進攻,9時保衛布拉格的波蘭軍隊已經蕩然無存,無論是布拉格這座城,還是它的居民。4個小時裏,完成了對在華沙被殺害的我們的人的令人恐怖的復仇。”而起義領導人科斯秋什柯在重傷後被俄軍俘虜,被押送至聖彼得堡,關押在彼得保羅要塞。直至葉卡捷琳娜二世死亡,他才以“假效忠”新沙皇的手段,出走法國。

塔迪烏什·科斯秋什柯畫像

蘇沃洛夫的軍隊在鎮壓起義中的殘酷和血腥,正是俄軍不惜一切手段瓜分波蘭的明證。在女皇的上述詔令中,克列切特尼科夫的一番話也證實了這一點。不過,這位上將用“不遵守軍紀”遮掩了俄軍在瓜分進程中的殘酷和血腥。這番話是他在宣讀了詔令後自己所加的:所有軍隊都要最嚴格地遵守軍紀,因爲現在他們已經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了。這番話透露出了俄軍在瓜分波蘭土地的進程中,是不遵守軍紀的:爲了懲戒“卑鄙的波蘭人”,殺人劫掠,焚燒村莊,在所不惜。三次瓜分波蘭進程中的一切問題都是以兵戎來解決的。對於俄羅斯帝國來講,三次瓜分的主力,就是軍隊以及指揮他們的英明的、戰無不勝的將軍、統帥:魯緬採夫、波將金、蘇沃洛夫、烏沙科夫、克列切特尼科夫、卡霍夫斯基。這些將軍、統帥,都是在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新俄羅斯”計劃中脫穎而出,在三次瓜分波蘭的軍旅生涯中從中級軍官晉升爲高級將領、軍事統帥的。

這些將軍、統帥的另一個共同特點是,他們都是軍港塞瓦斯托波爾的建造中成長起來的,都是在俄國黑海艦隊的發展、壯大中馳向女皇所命令的各個戰場的。烏沙科夫和蘇沃洛夫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親自派到克里米亞的赫爾鬆和塞瓦斯托波爾,參與海港和黑海艦隊的建造。在科斯秋什柯起義後,也是女皇下令從赫爾鬆召回了蘇沃洛夫,派他率軍去波蘭鎮壓起義。

所以,兼併克里米亞是收集更多新土地的前提,塞瓦斯托波爾和黑海艦隊則是俄羅斯帝國獲取歐洲霸權的基地和保證。正是由於有了克里米亞、塞瓦斯托波爾和黑海艦隊,在葉卡捷琳娜二世執政的34年中,魯緬採夫才能在摩爾達維亞重創土耳其軍隊,戈利岑才能佔領羅馬尼亞的雅西和霍京,波將金才能奪取烏克蘭的奧恰科夫,蘇沃洛夫才能在羅馬尼亞的雷姆尼克城下大敗土耳其軍隊,佔領被稱爲“不可逾越的”烏克蘭的伊茲梅爾和阿納帕。無此一切,俄國就不可能擁有對黑海北岸的控制權,也就不可能三次瓜分波蘭。

奧·維雷斯基:《蘇沃洛夫和庫圖佐夫在攻打伊茲梅爾前》

三次瓜分波蘭的結果是,這個一度強盛、始終與俄羅斯帝國爲敵的波蘭貴族共和國不復存在。下面這張圖清晰地表明瞭這一結果。

圖中紫色線所標誌的,是三次瓜分前的波蘭貴族共和國國界線;東邊的由北而南的紫線,是俄羅斯帝國與波蘭貴族共和國的國界線(1772年前)。圖正中央的深綠色粗線,是三次瓜分後,俄國與波蘭的新國界線,這紫綠兩線間的土地,就是三次瓜分後俄國收集的土地,換言之,就是俄國的國境線向西擴展的地方。在這紫線和綠線之間,有兩個虛線分成三個格擋,其中的年份是標誌1772、1793和1795年俄國瓜分得來的土地。

經過34年的“開明專制”,葉卡捷琳娜二世把俄國的疆界極大地西擴,人口增加了一倍,達到了3600萬,將俄國推上了歐洲列強爭霸世界的舞臺,讓羅曼諾夫王朝有了進一步收集土地和奪取世界霸權的實力。因此,在俄國歷史上有了第二位“大帝”,作爲女性“大帝”,她是俄羅斯帝國空前絕後的有“大帝”正式封號的統治者。她年輕時美豔動人,年老時雍容華貴,從不失帝王之尊嚴、獨裁之霸氣。她作爲君主雖然受衆人推崇與信仰,寵臣和隨從如雲,但她內心似乎總是孤獨的。她有個習慣:清晨不允許任何人進房間叫醒她,所以侍從們每天只能等候她“自然醒”。但11月初的那一天,她卻沒有“自然醒”。久等之後,侍從闖進她的臥室,發現這位光耀之頂點的專制君主,已經衣衫不整地、雙眼散瞳地倒臥在地板上。1796年11月,葉卡捷琳娜二世因中風而亡。關於她之後誰來繼承皇位,她一手締造的這個強大的俄羅斯帝國如何治理的問題,女皇都沒有留下任何遺囑。於是,在俄國關於她的死,就有了許多的神話和傳說。

一張最接近晚年葉卡捷琳娜二世本人的畫像

不過,這位大帝給俄羅斯帝國,給她的羅曼諾夫王朝的後代兒孫們留下的東西,太多太多了。除了這前所未有的疆土、空前強盛的國力,在統治者以及俄羅斯人的意識、思想和行爲中所留下的東西,似乎是永不會磨滅的。她的《將波蘭的一些地區併入俄國》,也可以看作是預留的一份政治遺囑。這份“遺囑”留下的,是收集新土地的權謀,是專制獨裁的治理之術,是“狼牙狐尾”的征服人心的方略。這些可以歸結爲幾點:

一是,對他人他國土地的收集、兼併,都是出於俄國與他人他國的共同利益,是爲了首先保證俄國安全。對於他人他國來說,這種收集和兼併,是偉大沙皇的恩賜,是使他們免於暴亂、騷動、能過上康寧生活的一種解放、拯救和保障。

二是,俄國所收集的土地都是自古屬於俄國的,這土地上的居民因而自古也就是俄羅斯帝國的臣民,收回自古屬於俄國的土地,讓帝國的臣民效忠於自己的帝國和君主,這是正義之師亮劍的公正。自此,效忠君主就成爲俄國臣民的生活的第一守則,“效忠君主就是效忠國家”,就成爲統治者的座右銘。

三是,君主的威嚴、權益,是俄羅斯帝國、俄羅斯帝國臣民的核心利益所在,維護君主的尊嚴,保證獨裁者的權威和力量,反對暴亂者對任何憲法的訴求,鎮壓任何對自由與民主的訴求,就是首要的、決定一切的,就是保證君主專制獨裁的須臾不可捨棄的手段。自此,君主專制獨裁和對自由、民主憲法的追求與抗爭,就成爲這個帝國的常態。

四是,在已經屬於自己的土地上要遵守軍紀成爲定論。這就是說,在兼併、征服的過程中軍隊可以不講軍紀,外交可以不擇手段,“狼牙與狐尾”兼施,但在收集到手的土地上要寬容,要施以仁政,要“開明專制”。俄國還有一個諺語同樣能說明這種“遵守軍紀”、“狼牙狐尾”決策的實質,能充分體現女皇的這一政治遺產的精髓,這就是“明智若蛇,溫柔似鴿”。

葉卡捷琳娜二世之後俄國的歷史進程,表明了她的這種政治“遺產”是影響深遠、潛力雄厚的,爲俄國爭得的利益是極其巨大的。在漫長的歲月中,關於三次瓜分波蘭,俄國的史籍和著作中,甚至政策、文獻中,總會出現一句話:“俄國沒有奪取過波蘭一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將其與上述女皇的政治“遺囑”相比較,何其相似乃爾!

《大理石宮中的波蘭國王》(油畫)

最後,寫一下波蘭亡國之君的結局不會是多餘的。1795年10月24日,斯坦尼斯瓦夫·波尼亞特科夫斯基宣佈退位後,被女皇勒令居住在俄國的格羅德諾,但終身沒有再見到自己年少時的情人。1796年葉卡捷琳娜二世去世,新沙皇保羅一世將他轉至聖彼得堡的大理石宮。他在那個極爲豪華而又蕭瑟冷落的宮殿裏,終日鬱鬱寡歡,往事不堪回憶。兩年後,腦溢血而死。這位國王帶着對女皇的怨恨和期待離開了這個世界,而女皇卻是懷着對波蘭的滿腔憤怒撒手人寰的。在俄國民間,關於葉卡捷琳娜二世流傳有許多趣聞,其中一則是:出兵波蘭的統帥行前問葉卡捷琳娜二世:她需要從波蘭帶什麼禮物回來。女皇聲色俱厲地說:“把那個國王的寶座帶回來,我要用它當馬桶蓋!”

(編輯:一行,相關配圖由作者提供。文章版權歸屬本賬號,合作、轉載請留言。)

相關閱讀“不宣而佔”:葉卡捷琳娜二世瓜分波蘭的新招數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30)聞一:“1783年,克里米亞成爲俄國的了!”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29)聞一: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兼併克里米亞之路(下)|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29)聞一: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兼併克里米亞之路(上)|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29)聞一: 葉卡捷琳娜二世推行烏克蘭俄羅斯化的“狼牙狐尾”之術(下)|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28)聞一: 葉卡捷琳娜二世推行烏克蘭俄羅斯化的“狼牙狐尾”之術(上)|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28)葉卡捷琳娜二世:“自治”是讓“狼進了森林”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27)聞一:葉卡捷琳娜二世“新俄羅斯”計劃中的內部殖民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26)聞一:沙皇伊麗莎白經略烏克蘭的勝算與失算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25)聞一 :俄羅斯通向亞洲的象徵——“伊麗莎白之門”|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24)聞一 :維圖斯·白令和“白令海峽” (上)|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23)聞一 :維圖斯·白令和“白令海峽” (下)|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23)聞一 :彼得大帝“尋找通往中國和印度的水上之路”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22)聞一:阿特拉索夫——“堪察加的葉爾馬克”(下)|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21)聞一:阿特拉索夫——“堪察加的葉爾馬克”(上)“俄羅斯土地收集”說(21)聞一 :戰爭造就了彼得的俄羅斯帝國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20)聞一:沙皇阿列克謝歐洲霸主願望的失落|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19 )聞一:爲收回“自古屬於俄國的土地”而戰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18 )聞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區徽的座右銘——“俄國沒有邊疆!”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17 )聞一:闖入阿穆爾中下游、結雅河平原的“第一人”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16 )聞一:向鄂霍茨克海,向太平洋,向阿穆爾河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15)謝苗·傑日尼奧夫:舊日傳奇和當代神話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14)向鄂畢河,向葉尼塞河,向勒拿河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秋明,“西伯利亞第一城”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11)以君主的名義,用韃靼人的力量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四面徵討,全方位收地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都主教攝政,金帳汗權謀,大公運籌帷幄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恪守祖訓:守成與爭奪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納貢、告密、金錢、買賣和聯姻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俄國千年紀念碑》:從君主專制的象徵反轉爲愛國主義的新標誌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喋血教堂”和《海外來客》|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在大諾夫哥羅德的天空下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

這裏是每天帶給你驚喜的小石頭

微信公衆號:yimeishitou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