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李亮 樊超 殷鵬釗

  草原胸懷、胡楊意志

  駱駝品格、戰馬雄風

  這些極具邊防部隊地域特色的比喻

  是“北疆衛士”精神的真實寫照

  也象徵北疆官兵衛國戍邊的赤誠丹心

  莽莽林海、遼闊草原

  千里戈壁、浩瀚沙漠

  這裏美

  草原天高雲淡,林海風景如畫

  這裏苦

  冬天冷得出奇,夏天熱得要命

  面對艱苦惡劣的自然環境

  一代代戍邊官兵紮根北疆

  艱苦奮鬥、無私奉獻

  用青春和熱血

  履行使命、書寫忠誠

  熱愛邊關

  像草原一樣博大寬廣

  在地處大興安嶺深處的三角山哨所

  流傳着“相思樹”的故事

  1984年初夏

  時任連長李相恩帶隊巡邏,突遇山洪

  危急關頭,他縱身跳入水中

  爲營救戰友壯烈犧牲

  他的妻子郭鳳榮帶着兩歲的兒子聞訊趕來

  難掩心中悲痛,在哨所前守望了3天3夜

  第二年,郭鳳榮再次來到連隊

  在哨所旁種下一棵樟子鬆

  她每年都會來到哨所祭奠丈夫

  2010年,郭鳳榮身患重病

  去世前她特意囑託孩子

  把自己的骨灰撒在哈拉哈河裏

  陪伴丈夫一起守護他熱愛的邊關

  30多年來,這棵“相思樹”見證了一茬茬“北疆衛士”矢志邊防、守衛邊防、建功邊防的崢嶸歲月。

  兩地長相思,咫尺難相見

  在祖國版圖雞冠頂上的伊木河邊防連

  官兵們都知道“布娃娃”的故事

  那年春天

  連長張國臣的妻子帶着女兒來部隊探親

  輾轉幾千公里

  好不容易來到距連隊50公里的山腳下

  可是一場大雪封住了上山的道路

  一年一次的探親機會就這樣失去了

  4歲的女兒把心愛的布娃娃放在冰河邊

  哭着說

  我走了,你替我看着爸爸和他守護的地方!

  紮根邊關

  像胡楊一樣堅忍不拔

  被譽爲“戈壁紅柳”的老指導員何衛平,上世紀70年代,他主動放棄首都繁華的都市生活,來到荒無人煙的清河口站崗放哨。在偏遠荒涼的戈壁沙漠一干就是十幾年,把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大漠邊關,並先後榮立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榮獲“優秀邊陲兒女”銀質獎章,受到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內蒙古大學碩士研究生袁曉軍,畢業時選擇了邊防,成爲清河口一連一名正連職排長。他的目標很明確:苦地方就是建功立業的好地方,我要去邊防實現軍旅夢想。爭當“胡楊哨兵”,這種信念已深紮在一代代戍邊官兵的靈魂裏,成爲一種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堅守邊關

  像駱駝一樣頑強拼搏

  有一首歌裏這樣唱道:“茫茫的瀚海,無邊的沙漠,行進着倔強的駱駝……”北疆官兵像駱駝一樣,以堅韌不拔的意志與惡劣的環境作鬥爭。

  有一年夏天,某邊防連接到上級通報,有人在防區偷渡過境,連隊立即按照預案設卡潛伏。

  戈壁大漠,天蒸地烤。官兵潛伏4天后,犯罪嫌疑人終於被抓獲。此時,每個人的臉上都脫了層皮,連膠鞋都被燙得變了形。返回途中,官兵身上帶的水都喝完了。

  在沙漠中,嚴重缺水可能造成生命危險。於是,帶隊幹部果斷決定,喝駱駝尿!又腥又臊的駱駝尿接出來,聞着就想吐。帶隊幹部帶頭喝,邊喝邊打趣:“這可是救命飲料!”

  這樣的官兵,誰說他們不可敬,誰說他們不堅強。他們巡邏在祖國北疆的邊境線上,就像駱駝一樣負重前行。

  挺立邊關

  像戰馬一樣英勇善戰

  戰馬在草原上飛奔馳騁時,彰顯出一股尚武忠勇的雄風。而它們也成爲邊防軍人精武強能、練兵備戰的生動寫照。

  “養兵千日千日用,戍邊百里百里寧。”這是某邊防連附近的黑山頭上用白色螢石擺出的大字。官兵練體能,背上放沙袋;練蛙跳,順坡往上跳;練射擊,跪姿挑水壺;練長跑,翻越沙石山。天長日久,黝黑的山脊線硬是讓他們跑出了一條明晃晃的盤山小路。

  邊境無小事,事事連着國家安全。他們像戰馬一樣勇敢無畏,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連隊戍守着近百公里邊防線,從沒出過一次差錯。

  英勇無畏的戰馬雄風,滋潤着邊防官兵的心靈,更淬鍊出無數利劍般的戰士,鎮守着祖國的北疆。正像歌裏所唱:“戍邊使命肩上扛,人民囑託胸中裝,駐守在祖國北疆,就是那鐵壁銅牆……”

  《北疆衛士》,戍邊人的赤誠丹心

  陸軍權威發佈,轉載註明來源!

  主管| 陸軍政治工作部

  主辦| 宣傳文化中心

  來源|人民陸軍(ID:renminlujun)

  刊期 | 第 807 期

  監製:邵 敏

  主編:程 成

  編輯:羅有爲

  電話:0201-399508(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