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_迢迢

數百名購房者,齊齊掉進了中山一個虛假的房源圈套。

文 | 唐凌極 編輯 | 胡雯雯

只是旅遊,就被中介勸說買了三套房,投入170萬,打了水漂……

瞞着老公孩子,交了90萬全款,發現業主把房另賣,錢房兩空……

全國數百名購房者掉進了中山一個虛假的房源圈套,“低價拍賣房”這個誘餌背後,是一整套花樣繁複的欺詐套路。

一堆被包裝爲法院拍賣的便宜房源,如同漂在虛空的泡沫,通過中介和私人的隱祕途徑,誘惑一個個貪心者掉入精心設計的陷阱。南都週刊記者抽絲破繭,還原他們信任的生髮和崩塌,才能看懂這些人買房的悲劇。

太長不看總結版

遇到這幾種套路,多半是陷阱:

1:謊稱有低價的內部“法院拍賣房產”,收取誠意金或全款。

揭底:法院房源不可能通過個人名義對外銷售,更不可能以遠低於市場價處理,所有的房源都必須經過銀行和法院進行審覈及在淘寶司法拍賣等合法平臺上以供公衆拍賣。

2:高買低賣,利用真實房源交易。

揭底:但給房主高價騙取對方儘快配合繳稅,另一方面以低價賣出,走完繳稅流程後收取全款,之後終止交易,不會實際過戶。

3:以租代售,收取六七成的房款,讓對方提前入住房源。

揭底:購房者入住的房源是高於市場價租來的,原業主也沒有出售的意願。

4:以個人身份證、房產給購房者提供全套擔保。

揭底:委託協議中會寫明爲房產交易提供擔保,甚至出具退款協議書,但事發後讓購房者去找上線或報警。

1

白賺十萬,徹底打掉懷疑

插畫_Kim李可欣

低價購買法院拍賣房這個“餡餅”,是在KTV裏掉在張均志頭頂的。

2018年5月初,張均志約上不惑之年的同學們唱歌,同學文哥神祕兮兮地透露:“有法院處理的內部房源,很便宜,要不要去看看?”

文哥在一家叫宗信房地產管理有限公司上班,女老闆是文哥的同學,張均志見都是信得過的人,動了心。

“看房前先交20萬誠意金,看不中全額退還”,文哥信誓旦旦的這句話,打消了張均志最初的顧慮,“都是朋友,還能白白騙我20萬?”做布展裝修生意的張均志,很快把錢轉給了文哥。

房源位於中山保利國際廣場,120多方,只要108萬,張均志很滿意,立刻又交了30萬,下了訂,等着文哥允諾的45天后過戶。

經歷過一輪均價從5000元到13000元猛漲的中山,早已擺脫了珠三角房價窪地的稱號,身在中山的人都相信,房價不會回落了,或許還有上升空間。

過了十幾天,文哥再次給張均志送來好消息:有一間弄好的房子,80萬賣給你。

星際豪庭的房子,90多方,市價大概130萬,現在便宜50萬左右,張均志盤算過後,儘管手裏餘錢不多,他仍然要拿下這套。很快他把自己住的房子抵押給銀行,拿下了80萬這套房,同時迅速找到了賣家,一次性付款,90萬,他把房子賣給了自己的同學萬小姐。

這套房子手續簡單,原業主林生很快配合,張均志帶萬小姐去辦好了過戶。

張均志將90萬元轉給文哥所在的宗信地產,對方將其中十萬元打回給他作爲佣金,一來一去就賺了十萬,張均志“貪心起”,嚐到低價房甜頭的萬小姐也總是追着他問,還有沒有便宜的房源?

張均志就這樣成爲了宗信地產的個人介紹人,下次文哥再把法院處理的房源發給張均志時,他開始在自己的周邊尋找購房對象:公司兩個北京客戶,各要了一套,直接打了128萬的購房全款,自己小學同學江小荷也買了一套,萬小姐買得更多……

讓他比較鬧心的是,自己訂的保利的第一套房遲遲沒有過戶,快到45天交房期限時,文哥建議張均志換一套房:位於中山岐江河邊的世紀新城,200多平方的房子,只要165萬,比之前的更划算。“不夠的錢,把你的佣金摻進去就好了”,文哥出主意說。

張均志同意了換房,開始新一輪的等待過戶,奇怪的是快到交房期限,文哥又建議他換一套更划算的房子,這次張均志拒絕了,卻也沒有生出什麼懷疑,文哥的解釋裏夾雜着不少法院清退和銀行解押這類詞。

萬小姐那邊陸陸續續通過張均志下定了十二套,多是提前預付的全款,其中只有三套過戶成功了。

張均志把這些購房款,都陸續打給宗信地產老闆吳某玲的個人賬戶,“除了第一筆佣金,都是我單向打款”。

沒有拿到承諾的佣金,張均志並不太擔心,“見到第一次交易成功的時候,我的懷疑就被徹底打掉了”,加上源源不斷的低價房源,雖然很多房源在過戶時屢屢超期,他仍然相信文哥和吳某玲各種各樣的推遲理由。

直到2018年年底,張均志在宗信地產,偶遇了一大波要退房的客戶,吳某玲的老公和大家解釋說,公司資金週轉出現了問題,希望大家耐心等待,肯定會過戶的。

出門後這些人約了去茶館商量對策,張均志想想自己的第一套房大半年還沒有過戶,經手的絕大多數房子都在推遲當中,不禁也跟了過去。

2

一房套三家

插畫_Kim李可欣

在茶館,張均志見到了一個面熟的男人林生。兩人四目相對,半天林生遲疑着問:我好像見過你,你不是買星際豪庭那個嗎?

星際豪庭的房子,就是張均志80萬買到,90萬賣出,白賺十萬的那套,也是張均志成爲宗信房地產下線的初始。

張均志和林生確實見過,在房產過戶現場,林生就是賣給自己那套房的業主。坐下來一聊,張均志才得知,這套房子也是林生從吳某玲手裏買的,花了90萬。過戶沒有幾天,吳某玲說幫他找到了買家,對方願意120萬元買這套房,平白賺了30萬,林生很高興地去行政大廳,和張均志領去的萬小姐辦了過戶交接。

坐在一起復盤時,兩方發現吳分別警告過他們,該簽字簽字,該拍照拍照,不要說多餘的話,他們過戶完就分開了。

但三方都暗喜於自己的收益:林生90萬買,120萬賣,賺了30萬,張均志找到萬小姐接盤,賺了10萬佣金,萬小姐90萬買到低於市價一大截的房子,也覺得是筆劃算生意。

宗信地產在這筆訂單中,虧了40萬。可是,獲益的林生、張均志和萬小姐,紛紛成爲宗信的下線,開始找宗信要更多的低價內部房源,也對這種賺錢方式深信不疑,他們的親人、朋友和客戶都成爲喫“便宜餡餅”的購房者,單單從張均志這裏走賬的,就打給宗信吳某玲1530萬元。

兩人還原了這個“一房套三家”的局,張均志苦笑着,“很高明的套路”,回憶起自己的“貪心起”,他覺得很難不入局,他也回想起,當時吳某玲對自己背景人脈刨根問底式的掂量,也恍然明白他們對自己帶去的萬小姐這條“大魚”的禮遇。

茶館裏,其他購房者的遭遇讓張均志更爲喫驚:有人因爲和自己相似的遭遇,也成爲宗信房地產的下線,經手的房子有60套左右,錢款超過兩千萬。張均志從宗信內部得知,和自己一樣的個人下線約有十餘人,更走量的是中介機構這樣的下線。

而除了大家都看過、聽過的三五套成功案例,更多人沒有走到房產過戶的實質環節,交錢後就被困在等待——建議換房——繼續等待的怪圈裏。

張均志想起,就在前一天,吳某玲還在忽悠自己過兩天會過戶,他開始明白:也許不是錢出了問題,而是房源出了問題。

採訪的那天中山突然降溫,坐在南都週刊記者面前的張均志情緒低落,唉聲嘆氣,他彷彿隨時都想站起來離去,但還是耐着性子講完了一套房子三家獲益的圈套,“我們仨都掉在坑裏,成爲宗信的下線”。

事發後張均志去宗信地產去找吳某玲,對方避而不見,只派了律師和他對賬:張均志自己聯繫客戶交得購房款有760萬,其中200多萬都是張均志自己購房款和與文哥合購房款,另外大筆就是兩個北京客戶各自128萬全款,同學江小荷的90萬購房全款,還有不少給了幾萬元定金的零散客戶,以及萬小姐聯繫的購房款也有770萬。

“1530萬都是通過我轉到吳某玲的私人賬戶,他們不找宗信,都追着找我”,張均志現在處境艱難,“萬小姐追得很緊,唉,北京的客戶也知道了,開始扣公司的貨款抵償,公司是我和朋友合開的,很對不起朋友,因爲我的事影響了公司,聽說有人正準備告我。”

自從2018年5月5日在KTV咬住了低價內部房的餡餅,僅僅半年多,張均志抵押房子貸款,又背上了高額債務,所得除了第一筆十萬元的返傭,自己連一套房也沒有過戶。

“他的狀態有點糟,我覺得他好像想自殺”,一位中山當地記者在2019年伊始約訪他,張均志拒絕再開口。

3

過不了戶的“內部房源”

插畫_Kim李可欣

張均志難以面對的還有小學同學江小荷,江小荷的購房經歷,揭開了更爲細節、兩頭通喫的圈套設計。

“有一些拍賣的房源,比市面稍微便宜一點,條件是繳稅後就要付全款”,去年8月,成爲宗信地產下線三個月的張均志,把“餡餅”拋向了久未聯繫的女同學江小荷。

這個信息一下刺中了江小荷的神經,江小荷一家三口住在中山郊區,老公經常出差,20歲的兒子剛剛結束學業,沒有工作,整天抱怨家裏住得遠,點外賣都沒有人送,進出也不方便。

原本中山房價經過兩年狂飆,已經熄了江小荷在市區購房的希望,但張均志在喝早茶時遞來的便宜房源信息,讓江小荷激動起來,“如果能在市區買到便宜的房子,年輕的兒子找工作也方便,興許就不會一直窩在家裏”。

一切進展得很順利,8月18日,張均志帶江小荷去溢彩家園小區看房,404房,毛坯,估值120萬,張均志說90萬就可搞定。“有興趣就下定金,交20萬,這個房子辦不了,也可以退錢或者換你滿意的房子”,張均志對自己當初聽到的這套話術,已經運用自如。

江小荷對房子很滿意,立刻借了妹妹的錢轉給張均志,張均志把錢轉到了吳某玲處,很快接到通知,下週一就可以去幫江小荷辦理繳稅。

8月20日,張均志在一個叫阿兵的年輕人帶領下,與溢彩家園404的業主一起辦理了繳稅,花了14萬多元稅金,想到房子還是便宜了十幾萬,江小荷就同意了,後來又湊了70萬元尾款打過去。

交完尾款一個月後還沒有過戶的動靜,江小荷開始着急,一直在微信上催張均志,他有時說在澳洲,有時說去北京,有時聯繫不到,但回覆時一直說在幫着江小荷催這件事。

12月初,張均志的口風變了,說他要去宗信地產對賬,如果辦不了過戶就會退款或換房。又拖了一週,江小荷接到張均志的消息,“你過來一下吧,出了點事”,隨即發來一個茶館的地址。

江小荷傍晚四點趕到茶館,看到十多個人,正輪流講自己的經歷:李小姐交了58萬首付,買了吳某玲所說的內部低價房源,吳承諾一年後過戶,後來卻各種拖延。警覺的李小姐找到房主電話,在深圳的房東說只把房子以高價5000元的月租租給吳某玲,並沒有委託出售。

李小姐又發現,同樓鄰居和自己的受騙經歷如出一轍。她們從星際豪庭物管處獲知,吳某玲僅在星際豪庭一個小區,就租下十多套住房。另一位購房者情況相似,但在入住之初還將“租房”大肆裝修,損失更爲慘重。

每一段陳訴都是以“法院內部拍賣房源”開始,以交了高比例首付或全款至今沒有過戶拿到房源結束,他們恍然發現,自己都成了宗信房地產及其法人吳某玲圈套的受害人。

有人立刻聯繫了律師,相約當晚去報警,這事就如一顆深水炸彈,炸出了越來越多的受害者。大家把損失列在一張表格上,共計約5350萬元。

當晚江小荷並沒有錄口供,她寄望於自己的情況不同,“別人有的沒有繳稅,但我的已經繳稅了,難道還是假的嗎?”

4

高買低賣,總有一頭會上當

插畫_Kim李可欣

第二天,江小荷去了溢彩家園,她“出盡法寶”拿到了自己購買的404房業主的電話,挖出了這套房更多的貓膩。

房主付先生覺得自己遇到了奇怪的買主:中介介紹的買家,比市價高20萬要買自己房子,給了定金,就催着去繳稅,催着去贖房,但贖了房後兩個月,卻一直沒有動靜。

“中介不給我買主電話,我到處打聽聯繫到她,她說先付一半的錢,讓我提前過戶給她,我哪裏敢給她?現在電話又聯繫不到她”。

江小荷焦急地給對方解釋,吳某玲和你籤的購房合同,但繳稅的卻是我,而且自己也爲這套房交了90萬元全款,之後吳某玲一直拖,說房子在法院手續沒有辦下來,說戶主是外地的,一直拖到12月13日,我們當天就報警了。

江小荷在電話裏乞求業主,能和自己去稅務機關把稅退回來,可房東付先生已經敏感起來:“我得找專業的人問一下,不要留下後患。以後你說我的房子賣兩家,那不成了我詐騙?我怎麼知道,你們是不是聯合起來,騙我的房子?”

“如果你過了戶,也炸上你了”,江小荷試圖說服房主,付先生心有餘悸,“是啊,如果她最初提出給一半錢70萬過戶,我就會同意的,但是後來她幾次失信於我,我就不答應了”。

江小荷繼續勸說希望拿回部分損失,可付先生卻不爲所動:“你爲什麼不躲得遠遠的啊?”江小荷一下愣住了,停了一會繼續勸說。

“我和吳某玲是兩個主體,吳某玲沒有繳稅,你們也過不了戶……”江小荷急得在電話裏拼命解釋,可對方已經掛斷了電話。

在20人的購房受害人微信羣中,江小荷遇到的圈套被他們稱爲高買低賣,不止她一人遇到。

另一位郭姓購房者也曬出了自己的繳稅單據,他也是遇到吳某玲高價購買真房源設套,極爲信任後交了143萬房款,繳稅後交易就中斷了,賣房業主以爲賣得高價,積極配合,實際所獲只有少部分定金。

而被法院內部低價房誘惑的購房者,損失的卻是看似低價的全款,大部分所得進入宗信地產和吳某玲的口袋。

直到事情曝光,江小荷才知曉自己的房款通過張均志,流向了宗信房地產。張均志回憶說,每次繳稅都是自己和吳某玲指派的阿兵去大廳辦理,購房者在外等候,通過微信轉款,張均志也被告知,不許與阿兵交流,更不準和房東直接說話。

高買低賣房產交易中一切的怪異,參與者都在報警後覆盤中得到了解釋,但是,他們再打不通吳某玲的電話,宗信地產辦公室也已人去樓空。

警方告訴江小荷耐心等待,因爲涉及到的人數衆多,還有外地的,也有香港的受害者打來電話預約報警,錢數都比江小荷湊借的90萬多得多。

江小荷至此才發現,事情前期進展得太快,自己甚至沒有來得及和出差的老公分享“好消息”,整件事就反轉成爲了“壞消息”,如今她更不知如何開口了。

5

全套擔保,套進外地遊客

20個受害者組建了微信羣,分享自己的上當過程,在他們看來,沈熙是其中最“冤枉”的一個,她只是到中山旅遊,就被套走了170萬元。

沈熙的經歷,迥異於江小荷這樣從個人下線手中買房,而是牽出了宗信下線的一個房產中介,更多的人和沈熙一樣,並非被熟人忽悠,而是輕信了房產中介的擔保,這邊涉及的金額更爲驚人,受害者也更多。

沈熙2018年9月28日來中山旅遊,碰巧表弟去收房,在上海生活的沈熙帶媽媽跟着一起去,晚上中介發了一條信息,有兩套法院打包的房子,每平方低於市場價格一千元,有人做擔保,你有興趣就帶你看房子。

“當晚說了中介費收多少,我買東西不會跳過中介,在中山人生地不熟的,中介讓我有安全感”,沈熙看完房,問了中介多次安不安全,爲了打消她的顧慮,中介帶沈熙去見了承諾提供全套擔保手續的中山珍誠地產,見到了鍾某珍。

“見到她我才放的心,她說自己哥哥和弟弟都在公安局工作,老公在博愛醫院工作,已經賣了十幾套內部房源,買不成也會全額退款。”沈熙當時關心有沒有業主的房產證,沒想到,鍾某珍不光發來了業主的房產證,還發過來自己的身份證、房產證等資料,讓沈熙放心。

鐘的身份證顯示她是中山本地人,房產證地址在中山遠洋城,沈熙知道那個樓盤並非低端,家人也都是正經工作,這些信息疊加在一起,打消了沈熙的顧慮。

9月28日,沈熙以100萬一套的價格購買了兩套房,預交了120萬元,約定30日內完成過戶。

10月,沈熙的兩套房還沒有到過戶期,鍾某珍再次打來電話說,有一套房非常快,本月就可以過戶出證,這套全款113萬,要先交50萬,也是她來提供擔保。

沈熙想着給弟弟也買一套,再次交夠了50萬,“快到約定過戶時間,他們主動說要延期,因爲不是正常的交易,所以銀行解押手續慢一點”,沈熙在購買之前也被警告說,不要去打擾業主,如果打擾業主,你們這個房就買不成了。交了錢,因爲不知道中間的規矩,沈熙一直在中介的各種推脫中,一次次心軟。

拿着宗信地產的委託書和收據,沈熙在鍾某珍各種專業術語的拖延理由中等待,實在搞不定就把沈熙推給在宗信工作的文哥,文哥總是說明天就可以辦好,但明日復明日,很快就到了事情被揭開蓋子的前一天。

沈熙疑竇叢生,直接去宗信房地產找吳某玲。

“讓你換一個別的房子你不換?”吳某玲大聲對沈熙說,沈熙覺得莫名,沒有人和她說過換房的事。

次日,在中山的沈熙再去宗信公司,卻看到好多受害者在要錢,吳某玲不在現場,她的老公正在給衆人解釋:耐心給我們時間,等待解除合同退款。

1月4日,沈熙得知了吳某玲被抓的消息,中山警方公佈說,自2018年12月中旬以來,石岐警方先後接報多名事主報稱,2018年與中山市宗信地產簽訂了房屋認購委託書,支付了誠意金,後該公司一直沒有履行承諾。

因涉案金額較大,警方在傳喚該公司法人代表吳某(女,46歲,中山石岐人)等涉案人員調查並多方取證後,於2018年12月18日正式立案偵查。

吳某玲被刑事拘留後,不少通過鍾某珍的地產中介購房的受害人只能盯住她,王水玉是鍾某珍的遠洋城小區鄰居,也被鍾某珍的內部房源信息和全套擔保打動,交了75萬元定金,事發前11月末鍾某珍答應給她退款。

但每一次追問退款時間,鍾某珍都會給肯定回覆,“今天會退款給你”,可每次也都會說法院流程出現了問題。

一說到法院,王水玉又覺得沒有問題,“不是給房子就是退錢”,這樣的信任一直到12月7日才徹底打破,鍾某珍說到了自己的上線是宗信房地產中介,鍾某珍拿出和宗信籤的協議和轉賬記錄,上面只有房屋一間,和王水玉交得錢數,連房號都沒有寫。

“你說房子到底存不存在?”心知不妙的王水玉和鍾某珍談崩了,兩人當面吵起來。

“房沒有,你去告我吧”,鍾某珍也一反收錢時的樣子。

“你告訴我房子存不存在,存在我去買,不存在我要錢”,王水玉想起自己看過的那間門鎖被打掉的毛坯房,雖然好幾個受害者說去看過同一套房,但她不敢相信他們那麼大膽。

“房子沒有,沒有這間房子”,鍾某珍的回答,徹底打碎了王水玉對“低價內部房”的幻想。

(文中部分採訪對象爲化名)

來源|南都週刊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