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二本+三跨考生一战高分考取北邮交互-文雪珊

我今年报考的是北邮数媒学院,并已拟录取。初试总分数为377,排名第七,其中政治56,英语75,设计理论118,设计基础128;复试成绩为85.7,综合排名第五。

我的本科院校是一所湖北地区的普通二本,专业也是不太相关的电子商务,因此是一个纯粹的三跨生,但据我目前的信息所知,北邮其实也没有特别介意这一点,初试分数高才是王道,再加上提前联系导师。从北邮数媒院每年的拟录取名单中也可以发现,其实每年刷的基本都只是初试的最后几名。

我本人情况可能比较特殊,对一些人不太具有参考性,所以我讲一下的考之前的背景:我在大四的时候考过一年清美交互,入了复试,最终被刷掉,之后又作为交互设计师参加了一年的工作,再辞职考研北邮交互,最后却反而兜兜转转进了影视动画。可以说也是我略微意料之外的情况,但结局倒也不错。

清美和北邮的交互考研试题差别是很明显的,但是之前一年考清美的经历让我大大拓宽了视野,再加上工作实打实的一年经验,这些都对北邮的初试有很大帮助。但这样的前提可能是很多人都不具备的,对于众多在校学妹学弟们,我的第二年考试经验可能就不是特别适用,不过对于一些要二战的应该还是有一些参考价值的。

我正式开始准备初试是在九月份,9-11月每天上午政治,下午专业课(只过书本课件内容),晚上学习一个小时英语(我英语略好,仅供参考);11-12月开始做618和821的真题,12-1月整理了所有618和821的重点并背诵,编写和背诵英语作文模板,背诵肖四。

这里就写一下专业课的准备情况吧,可以看到我的准备是有点拖沓的,所以也是给那些觉得自己可能会不会太晚了的考生一些自信——抓住重点,都不晚,只要你做。

9 -11月,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每天下午学习课件。期间对著PPT课件和《工业设计史》这本书记了不少笔记(什么时代,什么国家,什么代表作,什么风格,什么代表人物要区分开来记),而《人机工程学》、《系统设计》 这几门学科就没有具体参考书了,只是记录笔记。我当时是把所有618的内容都记在一个比较厚的空白笔记本上,方便以后查看。而821的内容就没有记笔记,都是理解性的内容,懂了是不需要记的,只是划了划重点。这两个月里记完笔记后又反复翻看了大概3遍自己的笔记本。我只看了三遍确实很少,是自己太懒了,建议你们比我勤快点多看看,最好也不要像我这么拖沓,这一部分其实最多一个半月就完成了。

11—12月,又用了一个新的空白笔记本(我觉得空白本更适合记笔记),把618和821的题目简单写在上面,留足空位,然后开始做真题,先过选择题,再简答,再大题。选择题我本来计划是过5遍,不过3遍其实基本都够了。我当时只过了2遍,最后快要考试了又过了第三遍。简答题我才开始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写,也不会背,就照著我搜到的答案写,感谢带我的北邮学长,他当时618考了144的高分,他对我传授的经验是——名词解释和简答都要最好写明白它的前因后果,中心人物,时代背景,风格特点,代表作品。这样确实会导致答案变长,你需要自己斟酌,一个回答需要写100-200字甚至更多,但是可能这就是为什么他可以拿到144吧。大题的话当时618就是分析产品需求,画产品界面图,821是信息可视化嘛,就重点练这些。不过今年都变了,以后也不确定会不会变,我觉得不好说。如果按照今年的来,618还需要对交互控制项类型多一些了解,建议多看看交互文章,821反而是画产品相关了,所以还是都要练习。这一部分我所有真题由于时间关系,只做了一遍,前一半卷子是不计时间成本而且开卷,所有题尽量做到最好,后一半卷子中的前两套是尽量控制时间,模拟真实情况(名词解释和简答不算,因为还不会背,但是已经懂一些了),最后两套卷子留在12月中旬。

12-1月,这段时间其实很痛苦……因为进度很慢,我甚至还没开始背618的内容(吓著了吧,哈哈!),不过事实证明,618要记的内容其实也不是特别多。很多还是那句话——都是理解性的内容,你自己懂了能复述出来,关键字背一下就够了,除了工业设计史的内容,其他科目都是如此,重在理解。除此之外,这个月还让我痛苦是就是背肖四(太有用了)和821根本做不完大题的事情。是的,直到12月我依然没有办法按时画完821的信息可视化大题,这部分只能反复进行推敲——哪些步骤可以省略?(简笔草稿+直接描线)填色如何更快?(几秒内简单描述色彩关系,有时间再细化)如何更快想出来画什么?(积累可用常见素材,做到得心应手)。虽然直到考前的最后一天晚上我还在练习信息可视化,依然只能勉强画完,但是其实真的不用担心太多,我真正考试的时候,我821提前了半个多小时就做完了,618更是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做完了。在压力下真的潜力会爆发的。

祝大家考研加油,得偿所愿,我们,北邮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