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對新大洲A的9萬名股東來說堪稱是禍從天降。當天該公司股票被ST處理,股價也毫無懸念地跌停。

  新大洲A的投資者之所以遭此橫禍,顯然是由於公司第一大股東的關聯方佔款的緣故。根據4月14日晚間新大洲A發布的公告稱,因被第一大股東的關聯企業黑龍江恆陽牛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恆陽牛業)佔用資金共計4.77億元,預計在一個月內不能解決上述資金佔用情形,公司將於4月16日被實行其他風險警示,公司名稱也由「新大洲A」變成「ST大洲」。

  很顯然,這是又一起由於大股東或關聯方佔款引發的慘案。雖然新大洲A董事會於4月11日召開董事會作出決議,要求恆陽牛業自本決議之日起五個工作日之內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通過契約履行或歸還佔用資金的方式消除對本公司的子公司上海恆陽和寧波恆陽的影響,並按照契約約定承擔給上述兩公司造成的損失。並且董事會決議還表示,如果恆陽牛業未在五個工作日內提出解決方案,或在十個工作日內雙方仍未就資金佔用達成一致意見,本公司將通過法律程序起訴恆陽牛業,通過凍結恆陽牛業資產和訴訟方式以保護公司及廣大股東的權益。但最後能否收回大股東關聯方恆陽牛業的佔款,情況未必樂觀。

大股東變「狼外婆」!ST大洲連續跌停 如何避免悲劇重演? 財經 第1張

  何以此言?因為在大股東以及關聯方佔款問題上,本來就是佔款容易還款難。實際上,不少人成為上市公司大股東就是奔著撈錢而來的,有的甚至是奔著掏空上市公司而來的。尤其是像新大洲A這種陷入困境中的企業,從其身上撈錢並不容易。如今好不容易從新大洲A的身上撈到了4.77億元的資金,作為大股東及其關聯方來說,又如何捨得將喫進去的利益吐出來呢?很顯然4.77億元的真金白銀是肯定不會掏出來的,上市公司要凍結恆陽牛業的資產就讓其凍結去,那資產難說是什麼優質資產,而且那估值明顯會是高估的。對付上市公司討債,大股東及其關聯方有的是經驗,不然也就不會有上市公司被大股東及關聯方佔款拖垮、拖到退市的事情發生了。

  在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就是*ST華澤,這家被稱為是「史上最窮」的上市公司,被大股東及關聯方佔款高達近18億元,如今該公司已進入退市程序。該公司股票於去年4月27日交易後停牌,今年4月9日晚,該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預計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暫停上市後的首個年度報告,根據規定,公司股票存在終止上市風險。可以說,該公司股票最終被終止上市難以避免。這就是大股東及關聯方佔款拖垮上市公司的最好見證。ST大洲會否重踏*ST華澤的覆轍,這樣的事情雖然不希望其發生,但卻不能不防。

  實際上,要防止大股東及其關聯方佔款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由於大股東在上市公司中所佔據的主導優勢,尤其是那些持股量較大的控股股東在上市公司中更是佔據著一股獨大的位置,上市公司的人、財、物基本上都是由控股股東說了算,在這種情況下,大股東及其關聯方形成對上市公司的佔款是很容易的事情。因此,要防止大股東及其關聯方的佔款,就必須依靠制度的力量,讓完善的制度來對大股東佔款防微杜漸。

  比如,建立大股東及其關聯方佔款的監管機制,在財務報表上對大股東及關聯方佔款情況進行單列處理,及時將大股東及關聯方佔款情況公之於眾。對於隱瞞不報的,不僅追究有關當事人責任,而且還要追究主管領導及公司董事長的責任。情節嚴重的,直接除名,或宣佈其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監高職務。

  又比如,當大股東及其關聯方佔款達到一定金額,或佔款時間達到一定時限(如半年)的,則凍結大股東股份減持的權利,同時嚴控資金或資產進一步流向大股東及其關聯方。如佔款時間進一步延長,如達到一年的,則凍結大股東在上市公司所擁有的一切權利,同時上市公司可以強制變賣大股東的股票來歸還大股東及關聯方的佔款。只有通過這種方式來防微杜漸,避免大股東及關聯方佔款滾雪球,越滾越大,才能避免大股東及關聯方佔款給上市公司帶來滅頂之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