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收到個問題邀請,極簡主義者貼春聯嗎,那個,極簡主義者也是人吶,選擇極簡主義不相當於不過日子了呀,而是要把日子過的更好一點是真的。

喬舒亞.貝克爾所著的《極簡》中,對於極簡主義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進行了精要總結:

你可以獲取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更多的金錢。更為慷慨,更多自由,更少壓力,更少焦慮,對環境影響更小,擁有更高品質的東西,為孩子樹立榜樣。留給他人的工作量更少,更少比較,更多滿足感,總之,丟棄那些你不需要的東西,能令你獲得更美好的生活。

看上去有點玄幻,似乎在作者筆下將極簡主義生活描述的太過美好了,但真正的極簡主義生活,意味著擺脫物質的束縛,獲得身心自由。

因為你所擁有的物質越簡單,擁有的時間就越多,就越能從事更有意義的活動。

同時,當你不必要的物品大量減少,追求自己關心事情的機會成倍增長,個人滿足感也呈指數級增長。

同許多人想像的不同,極簡主義者的生活,絕不等同於禁慾苦修者,也不是要家徒四壁,身無長物。極簡主義要達到的,是一種自由、和平、喜樂的生活。所倡導的,是一種對我們最有價值的生活,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開始極簡生活的最好方式,是清除掉你生活中不必要的物品,從而能去追求生活中更美好的東西。

當我們開始自家的極簡之旅,簡言之就是決定要斷舍離了,要從何做起,對此,作者給出的建議是,從最簡單處著手,從小物件做起,JUST DO IT,開始做就好。

作者在書中說,我們可以從清理汽車中的、抽屜中的、客廳櫃子裏的雜物開始,主打養成系,但要養成的當然不是蘿莉或者紫姬,而是你自己。這一點,看過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一類書籍的同學應該更容易理解,總之是要使自己逐漸養成一種清理物品的習慣,體會到過簡單生活的益處。

做為一個有過成功經驗的清理者,作者建議大家從家中活動最頻繁的地方開始,尤其是客廳、臥室、浴室,都是行動開始的好地方。一者是容易清理,費時較少。二者是一旦這些經常用到的空間變得煥然一新,你會很快感受到極簡主義的好處,從而會更好的將極簡主義堅持下去。三者是在清理開始後,你會很快注意到家裡還沒被清理的許多其他物品。

在清理中,我們可以簡單的將物品分成三類,需要保留的東西、需要放到其他地方的東西、需要處理掉的東西。這樣,你就不必為物品的價值、用途、意義等內容而感到幹擾,從而無法做出正確決定。當家中只剩下你喜歡的物品時,你就自然會更好的照顧和使用它們。

雖然,作者也表示,有時極簡主義很難被實現。清理雜物是個讓人筋疲力盡、心力交瘁的過程,但我們對於一項重要的課程總是要花些時間和心血的,很少有人一次就能做對。在每一個想要放棄的時刻,請再堅持一下,無論我們所處的環境如何艱難,只要克服了所有挫折,就能發揮個人最大的潛能。

當然,這本書並不是那種市面上常見的雞湯書,在偶爾喊喊口號之餘,談的更多的,是具體方法。有人曾經問過作者,如何區分需要和慾望呢?作者的回答也非常極簡主義:如果你試著脫離某件東西生活一段時間,就自然會知道。

比如說,如果你不確定某件物品是否要處理掉,可以離著離開那件物品一段時間,再來決定這件物品是否是必需品。這種漸進式溫和改良主義的極簡生活,可以讓我們發現,我們實際所需要的東西,比想像中要少很多。就好像我們在換用一種護膚品前通常先嘗試一下試用裝一樣,這種試驗法能讓人更好的走上極簡主義之路。

其實,整理東西只是一個重新安排的過程。清除我們不需要的物品可以改變我們的內心,改變我們的生活。當我們所擁有的物品數量降低到一定水平,我們就能從煩瑣的日常生活中解放出來,過上簡單而快樂的日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