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12點,一年一度的北影節搶票大戰打響。在今年特別推出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主題影展單元,《我們夫婦之間》《林家鋪子》《早春二月》《紅高粱》等國產佳作將在大銀幕與觀衆見面。

香港資深影評人、香港電影資料館研究主任黃愛玲曾在自己的電影隨筆集《夢餘說夢》中,評點諸多因政治原因而被大衆忽略的國產佳作遺珠,數部都將在此次北影節一一展映。今日,活字君特編髮此文,與書友們介紹這些不容錯過的“中國故事”。另附北影節排片詳情,祝書友們搶票順利~

中國電影的悽風苦雨

文 | 黃愛玲

拿起一份‌“中國經典電影回顧展‌”的宣傳單,心裏有說不出的滋味。你可以想象曾拍過婉約清麗的《早春二月》(1963)的謝鐵驪,七年後導演了‌“革命樣板戲‌”《智取威虎山》(1970)嗎?記得一位國內友人曾說,有時候無緣無故哼起歌來,從喉嚨裏吐出來的竟是《智取威虎山》裏偵察排長楊子榮的詞兒,連他自己也會大吃一驚;回頭想想,青蔥的歲月就是那樣在楊排長高亢的嗓子裏磨蝕掉的。說的輕輕鬆鬆,聽的倒有幾分惆悵。

1926年,青年知識分子肖澗秋(孫道臨 飾)應老同學陶慕侃(高博 飾)之邀,來到浙東小鎮中學任教。在前往赴教的輪船上他遇到了丈夫死於廣州起義的文嫂(上官雲珠 飾),頓生同情之心。在陶慕侃爲其舉行的歡迎家宴上,他認識了陶的妹妹,活潑大方的陶嵐(謝芳 飾)。交談中方知在輪船上遇到的孤兒寡母竟是老同學李志浩的家小。出於正義和同情,肖澗秋經常資助造訪文嫂家,這引起了周圍人議論。而肖的正義品格卻贏得了陶嵐的愛慕,此時的肖澗秋陷入了巨大矛盾之中。

自從打倒‌“四人幫‌”以來,革命樣板戲便銷聲匿跡,民間看了十年的樣板戲,不想再看是自然不過的,但官方意圖將這段歷史從人們的集體記憶中不動聲色地抹掉,卻令人極度不安。這次回顧展能讓它重現人們眼前,從歷史的角度看絕對是一件好事,黑的白的灰的,人們應該有足夠的能力自己來作判斷,但以它作爲開幕電影,卻總有一點celebrate(慶賀)的意味,令人看着心裏有點怪怪的。

電影常常是現實生活最貼切的註腳。在《早春二月》裏飾演可憐寡婦文嫂的,就是“文革”初期跳樓身亡的上官雲珠。在影片中,她也抵受不了生活的壓力而自殺,一如她在另一部同年代作品《舞臺姐妹》(1965)裏的悲苦命運。上官雲珠的女兒韋然在《何以告慰一個屈死的靈魂?》一文中,曾有以下數行令人愴然淚下的文字:‌“媽媽從樓上跳下,落在菜市場準備上市的菜筐裏,當時還可以向圍上來的人們說出家裏的門牌號碼……‌。”那是一九六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的凌晨,我幾乎聽到了那日常生活的窸窸窣窣聲。

上官雲珠

《早春二月》的故事發生在二十年代中浙東一個叫芙蓉鎮的地方,謝晉拍於一九八六年的《芙蓉鎮》,說的可是同一個地方?鏡頭所及,嫵媚醉人的江南景色變成了灰頭土腦的蕭索淒涼。在偉大的紅太陽底下,衆芳萎絕,片中的劉曉慶與姜文卻有若那風雨蘭,在悽風苦雨中猶自綻放,不卑不亢。八十年代,從文學到電影,無不‌“傷痕‌”累累,謝晉卻成功地將之轉化爲催人淚下的戲劇,一代人在漆黑的戲院裏盡情宣泄,以淚水洗滌傷口,然後走出影院,抖擻精神,迎戰無堅不摧的經濟大浪潮。

《芙蓉鎮》中的劉曉慶

水華導演、夏衍改編自茅盾小說的《林家鋪子》(1959)拍的就是經濟大環境對普通小市民生活的影響,不過年代是大半個世紀前的一九三一年,地方卻也是江南水鄉。

水華固然是一九四九年後中國電影的一員大將,夏衍的經歷卻更能說明作爲一箇中國文化人的複雜與悲哀。近讀丁亞平的《老電影時代》(大象出版社,2002),其中討論夏衍的一章引述了沈芸的一段話:‌“有一種相當普遍的看法,認爲夏衍在一九四九年前是文化人,之後則是文藝的領導人……[他]一方面要執行黨制定的方針政策,另一方面在黨內又不斷捱整,擺脫不了當時的身份和尷尬處境。‌”

電影《林家鋪子》海報

丁亞平亦提及夏衍於新中國成立之初,曾因向崑崙和文華兩間民營公司推薦了《關連長》(1951)和《我們夫婦之間》(1951)兩個劇本而承受過不少壓力,也成了後來全國性批判《武訓傳》(1950)的前奏。因此,當他主管電影后,便採取了比較保險的辦法,只改編魯迅、茅盾等官方認許的作家的作品,但即使謹慎若此,仍逃不了挨批的命運,《林家鋪子》於一九六五年被‌“圍剿‌”,“文革”時夏衍更和無數同代人一樣,進了秦城。

《我們夫婦之間》兩位主演:趙丹和蔣天流

至於第五代那一輩的電影,這次回顧展選了陳凱歌的《黃土地》(1984)和張藝謀的《紅高粱》(1987),不是質疑它們的‌“經典‌”地位,只可說這選擇是太謹慎了。是否也可找張軍釗的《一個和八個》(1984)、田壯壯的《獵場扎撒》(1985)和《盜馬賊》(1986)、胡玫的《女兒樓》(1985)等來放映?比起《黃土地》和《紅高粱》,它們曝光的機會太少,大可藉此重新審視那段歷史。就拿《一個和八個》來說,它完成的時間比《黃土地》早,藝術野心也絕不比後者小,但際遇卻差多了。搞電影節目,重要的是視野。

2002年10月11日

end

北影節排片

新書推薦

本書是當代著名電影評論家、影評人黃愛玲的經典代表作,內容包含了作者2002年以來創作的近百篇重要的電影評論文章。

黃愛玲的電影文字獨具一格,篇幅短小,優雅動人,注重個人感受,不擺理論架子,具有極強的可讀性。作者具有真正的將電影和人生融爲一體的感知力。電影在書中不是文本分析對象,而是一個個性格鮮明、有血有肉的生命體。正如戴錦華所言:“愛玲的影評文字一如其人,素樸而典雅,平實而醇厚,娓娓道來,餘味悠長。在觀影談影間,她投注了自己生命的暉光與溫熱。”

作者尤愛法國新浪潮電影、香港本土電影,並對日本經典電影和大陸第五代導演作品有極爲精深的研究,是所有電影愛好者必讀、必備的觀影手冊。

作者簡介

黃愛玲,資深影評人。1976—1985年遊學法國,攻讀電影,曾擔任香港藝術中心電影部負責人、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策劃、香港電影資料館研究主任。在電影資料館工作期間,黃愛玲結合大量豐富的資料,歷年編著了香港電影研究專著十多部,並參與影片修復計劃。其編著的《詩人導演——費穆》一書被公認爲最具分量的費穆研究專書。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