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主辦供

  圖

  【新民晚報·新民網】今天下午,2019年第一季度市民修身書單發佈會在讀者·外灘旗艦店隆重舉行,同時也拉開了“讀書、讀城、讀可愛的中國”徵文徵稿大賽的序幕。截至目前,作爲“市民修身行動”的重頭戲之一,自2016年起,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新聞出版局、新民晚報社共同發起的“市民修身”生活讀本推薦活動,已發佈11期165本助力市民“修身立德”的好書。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回溯70年曆史長河,涌現出太多星光璀璨的文學巨匠,他們的經典作品流傳至今,影響和改變了數代人。“市民修身書單”以“七十年、七十書”爲今年書單主題,全年向市民推薦70本經典佳作。沐浴書香,從經典開始,重讀經典。本季書單經過專家學者篩選,從浩瀚書海中選出了15本貫穿中西,具有代表性的經典讀物,喚起人們心靈的追憶。老舍《四世同堂》、路遙《平凡的世界》、史鐵生《我與地壇》等近現代中國文壇上響亮的聲音皆有入選。值此建國七十週年之際,紅色經典作品《紅巖》也入選了榜單,從1961年出版以來,該書發行量逾1000萬冊,激勵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愛國情懷和奮鬥熱情。

  發佈會上,讀者上海公司總經理陳鑫介紹,讀者書店上海旗艦店一直致力於成爲一家能走進讀者、能和讀者發生更多故事的書店,修身書單在此發佈,希冀更多讀者願意走進書店,品味書香。

  書單會結束後,“文化之申”2019年首期“城市的山林”開講,主講人是上海日報城市與建築歷史專欄作家、上海市建築學會歷史建築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外灘建築地圖》《上海鄔達克建築地圖》英文作者喬爭月。活動現場,她爲讀者朋友講述了“網紅”武康路的“前世今生”,在這條具有百年曆史的街道上,當年曾居住過不少精英階層的“洋居民”和影響過中國歷史進程的政要、社會名流等,給武康路平添了許多人文氣息。喬爭月談到,上海共有144條風貌保護道路,武康路是上海最早的風貌保護道路試點道路。在政府大力扶持下,如今武康路變更美了,成爲了新一代“網紅馬路”。2013年,武康路成爲上海最早試點“落葉不掃”的道路之一,灑滿金色梧桐葉的道路也成爲一道新風景。

  自今年第一季市民修身書單發佈後,由市文明辦、新民晚報社聯合讀者·外灘旗艦店發起“讀書、讀城、讀可愛的中國”徵文活動也正式啓動,向廣大讀者朋友徵文,圍繞建國70年以來,講述你眼中的祖國,你與祖國的故事。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郵件名設置爲“徵文+作品名字+作者名字”;稿件末尾需標註姓名和聯繫方式。(新民晚報記者 季晟禎)

  附:2019第一季市民修身書

  《平凡的世界(套裝共3冊)》路遙

  《紅巖》羅廣斌、楊益言

  《雙桅船》舒婷

  《塵埃落定》阿來

  《島人筆記》趙麗宏

  《白鹿原》陳忠實

  《巴黎聖母院》[法]維克多·雨果

  《額爾古納河右岸》遲子建

  《十萬個爲什麼》韓啓德、李大潛、沈文慶、吳啓迪

  《我與地壇》史鐵生

  《飛鳥集》[印]泰戈爾

  《林家鋪子》茅盾 著

  《四世同堂》老舍

  《邊城》沈從文

  《流浪地球》劉慈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