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讲了书中的「冥想」方法,大概就是15分钟专注呼吸,

个人觉得,每天做是可以,可以帮自己清理,或则清思想上的管道,或则他也可以用来做为停掉胡思乱想、或对某种事物上瘾的思想的缓冲,

可能就是三思而后行的意思,当我一有妄念,这时就用冥想呼吸法,暂停这些思绪。

可能也可以用来做为情绪上的沉淀,避免冲动之类的。

或许还有各种用途。

 

那这次,要讲的是创造工作站,

来听一样,通灵讯息,亚伯拉罕怎么说吧。

 

亚伯拉罕的创造法

方法是:找一个类似创造工作站的地方,每天都到那里待一会儿,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十五分钟最刚好,至多二十分钟。这个工作站不一定要在同一个地点,但最好是没有人可以打扰你,或者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你分心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我们不是要你进入另一种意识状态,也不是要你进行冥想。在这里,你要清清楚楚地把思维放在你想要的东西上,而内在存在会以美好的情绪回应你的思维。

在进入创造工作站之前,你一定要让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如果你觉得不快乐,或感受不到任何情绪,你的行动就无法创造出伟大的价值,因为你无法发出吸引力。我们所谓的「快乐」并非要你兴奋地蹦蹦跳跳,而是一种振奋、无忧无虑的感受,一切都变得非常美好。因此,我们劫励你想办法让自己变得快乐。每个人的快乐因子都不一样……

 

在这个工作站里,你的任务是要吸收从真实生活体验收集而来的种种资料(因为你和他人互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也不断进出这个有形的环境)。你在这里的工作,就是要把资料汇集到某种你个人的写照,而看到这个写照,你会觉得很满足、很喜悦。

略……

不论你正在做什么,你真正的务任就是寻找你想要的事物,把它们带进创造工作站里,建立自己的愿景,发出强大的吸引力-如果你能学会这一点,你就能明白,你想变成什么样子、想做什么、想拥有什么,全都能实弄。

 

 

---------------

以下是我个人想法(以下是我随口说说,参考参考)

创造工作站,我个人是觉得,这就像是在自己的工作室里面,进行有关于你想要的事物的密集训练,可以大量的收集你想要的事物的相关资讯,我现在大部分就是大量的看Youtube影片,网站文章,或书籍,影片或电影,或一些故事、图片、案例,能让你对所要创造的事物,有清淅的认识与了解,或相关的感受,让自己能够更专注某种状态(看到、听到、闻到的都是那种东西),

好比,希望跟某种理论有关,所以我常看「柯P」的影片,反而加深了这方面的创造,就是新的政治文化,公平正义、说真话的政府,高效率政府,都跟好的政治有关。

如果我看的是韩国瑜的影片,就会偏向是,高雄首富、经济翻转,经济成长,都跟经济有关。

那如果我看的是「循环经济」,那又是把向往的荷兰或挪威那种环境、生态、都市给带进你的生活里。

这个工作站,你可以花15分钟,一直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想要的事物中增加你所能知道的事物,加深你的思考、情绪、感受,好让他更容易被实现(吸引力法则嘛)

我刚进新时代时,也是一直狂看新时代的书,找寻新时代相关的事物,其实很奇怪的就能够遇到许许多多新时代的人。

而工作可能是有点挑战的事物,原本或许是薪水高、技术好、工作爽、福利好、欢乐,但最后,我选择了对的主管,做为我真正的依归,

而吸引力法则,如果以「喜悦」或「富足」为你主要依归,事实上,就包含了许多你想要的事物。

一份对的工作,如果是有了对的主管,就像是,这个主管,能给你符合的高薪、好的技术成长,适当的工作安排、让你感觉工作能够热情的。

这是我找工作的心得,一位对的主管,就如同一位对的市长一样,会影响大多人对人生的希望与梦想,一个对的市长出现,天龙国不再是天龙国,而政治不再是过去的政治,

你会身为台北人、台湾人而感到光荣,会开始燃起对人生的希望,跟著他走,这城市、国家、世界会有希望。

 

而为什么不去打击对手、不批评、不抱怨,好好的做事,都跟吸引力法则有关,多关注在你所要的事物上,不要的事物少关注,否则将会是等量的,

所以就多去想「改变成真」、「光荣」、「真」、「进步」等,就会扩大他的能量,就真的能使之成真。

而「工作站」,不如就像是进入了精神时光屋,或发电厂一般,就是不断的强化该能量,使之更易实现,

以上是浅见,花十五分钟待在咖啡厅、图书馆、休息室、读书室去想想目标,是一个很不错的概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