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兒的道路上,我們習慣地用這句話表揚孩子,類似:寶貝,你真棒!寶貝好棒呀!寶貝真乖!你真聰明!你真漂亮!孩子剛開始聽了後,心裏如喝了蜜一樣甜,但聽的次數多了,便會由麻木到反感。

  當一個一歲的寶貝,自已不灑一粒米飯的情況下,自己能很好地喫完飯,家長媚笑眼開地表揚:你真棒!寶貝看到家長的笑臉,肯定也很開心。當寶貝三四歲後,還聽到家長表揚他自己喫完飯,他肯定是小嘴一癟:我早就會自己喫飯了。

  我們都明白鼓勵教育,表揚和讚美對孩子有激勵和正面作用,能促進孩子積極向上。但像這類泛泛的表揚或誇獎,不僅不利於孩子成長,還是緩慢扼殺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是一種傷害孩子的行爲。

  父母表揚孩子時,需要注意兩大原則:

  一、表揚孩子的具體行爲

  “寶寶,你真棒”,這樣的表揚,對家長來說可謂信口拈來、脫口而出。在父母家長眼裏,小新生兒的剛來,每一個小小進步,都是驚歎讚美:寶寶會笑了,寶寶會叫媽媽了,寶寶會自己抓奶瓶喝奶了,寶寶會站會走了,總是在這樣成長不斷的驚喜裏,家長眼裏充滿着讚賞,嘴上也習慣地說:真棒,真乖,真厲害,真了不起等。習慣於表揚聲中長大的孩子,形成了固定思維,只願意聽到“棒、好、乖、行”類的話,因爲這類話從小就一直聽,順耳又中聽。一旦聽不到好聽的話,或者遇到困難、挫折,就無所適從,不知所措。

  總是籠統地表揚孩子,隨口誇獎孩子子,會給孩子帶來消極的影響,直到有一天,才發現孩子變得害怕失敗,沒有挫折能力,一受到打擊,便消沉、頹廢。因此,家長在表揚孩子時,一定要注意方法。比如:孩子幫忙拖地,媽媽說:好孩子,真乖!正確表達:哇,你今天幫忙拖地了,地面拖得很乾淨,媽媽感謝你!再比如:孩子洗碗,媽媽順口而來:你真棒!正確表達:你第一次主動洗碗,並且洗得很認真、仔細哦!

  二、表揚孩子的行爲過程

  又一句耳熟能詳的話:你真聰明!也是家長習慣用語。如果孩子的行爲結果只能用聰明與否來概括的話,如果孩子考很好就會認爲自己聰明,或者被誇聰明多了便會自以很聰明,一方面會讓孩子變得自負,另一方面,孩子面對挑戰時會採取迴避,因爲接受不了與不聰明的結果。比如孩子玩樂高,一次次成功拼成後,得到的都是你真聰明類的表揚,從而便會不可一世地認爲自己在拼樂高方面是個天才,一旦遇到拼不了的便會發脾氣,摔東西,不願意繼續挑戰下去。如果改爲這樣的話:寶貝,你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拼好了,很努力、認真、專注哦!

  乖孩子、好寶寶等是人們表揚孩子的口頭禪,“好”、“乖”其實是一個很虛無的概念,如果孩子經常被扣上這麼一個言過其實的稱讚,孩子會有很大的壓力。具體詳細地表揚孩子的勇氣、自信、謙虛、細心、能力、精神、態度、努力等,有利於孩子性格形成和健康成長。

  因此,在表揚孩子時,一定要仔細想一想怎樣稱讚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