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作為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教書育人的重要陣地。隨著「數字中國」的加快推進,建設數字化圖書館需求被廣泛提出。構建具有不同特色的資料庫和數字圖書館技術平台,建立合理的資源存取管理機制,從而滿足不同人群的閱讀需求成為發展目標。

圖書館數字化是文獻信息從加工、組織、存儲、傳播方式到信息服務領域的全面變革。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核心內容是海量文獻信息資源庫的建設,利用現有館藏資源,建立地方文獻資料庫,從而促進文獻數字化轉變。

然而面對不可控的多重數據風險,如何做好數據中心保護工作及安全系統建設成為圖書館數字化發展的一大阻礙。對此,信核提供了數字圖書館容災備份系統,可幫助保護文獻數據中心安全、系統運行連續。

信核數字圖書館備份容災系統

在圖書管理工作標準化、體系化、數字化的同時,相關數據卻面臨著丟失風險:

一、由硬體故障引起的數據丟失

二、由於誤操作、中毒、應用故障等引起的內容損壞

針對以上問題,信核數字圖書館備份容災系統可輕鬆解決。

信核數字圖書館備份容災系統是由OSN(硬體形式為存儲虛擬化網關)+Streamer(硬體形式為數據方舟)組合構成,保障業務系統的高可用。

存儲虛擬化網關內置信核開放式存儲調度保護平台軟體 OSNSolution,可提供異構存儲整合、容量按需分配等存儲虛擬化管理功能,還可以提供存儲本地高可用、同城雙活,遠程容災等全面數據保護功能。

獨有的TPM技術,可以實現在線存儲接管與數據遷移,保證業務連續。

雙活數據中心:可滿足多重容災需求,提升跨站點虛擬卷的持續可用性、數據安全性和防護災難的能力,保障檔案系統持續運行。結合數據方舟,可提供CDP持續數據保護功能,自動保存數據歷史狀態,快速應急恢復機制可有效抵禦檔案誤刪、系統中毒等狀況。

數據方舟內置信核業務快速恢復系統Streamer,是集數據持續保護與業務系統快速恢復為一體的智能設備,基於鏡像和 CDP 持續數據保護技術,可實現應用、資料庫、操作系統及文檔的一體化保護與快速恢復。

藉助 P2V、SAN Boot 等技術,數據方舟可實現分鐘級快速業務接管,縮短故障造成的業務中斷時間,降低數據丟失率。支持遠程容災,同時結合虛擬化存儲網關,可平滑擴展至平台級容災系統。

當硬體故障,導致圖書館文獻丟失或系統發生故障時,可選擇一個合適時刻的快照映射至主機設備或虛擬機,實現數據級快速恢復,或直接啟動此時刻的系統,實現系統級快速恢復。而面對系統感染病毒癱瘓情況,數據方舟可以3分鐘拉起業務,恢複數據至病毒感染前。

信核數字圖書館備份容災系統可實現系統持續運行,保障數據不受威脅。該系統已成功應用到諸多高校、以及省市圖書館,協助各圖書館在文獻資源整合、數字化圖書館建設以及圖書利用服務等方面取得巨大創新與突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