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网/记者林怡亭报导)

察觉胎动异常就医  阻止胎死腹中危机

有位28岁的王小姐是新手妈妈,怀孕已满31周,每日最大的乐趣就是与先生观察肚子的胎动,期待迎接宝宝的新生。一天晚上休息时,突然察觉肚里宝宝异常安静,胎动次数也不如平日频繁,隔天就医检查,才发现胎儿脑部缺氧,需紧急进行剖腹产手术抢救,在接生过程中,发现原来是脐带过度缠绕,阻碍母体输送给宝宝的养分与氧气。医师表示,若妈咪没因察觉胎动有异就医,极有可能造成胎死腹中的遗憾。

关键28周孕期  从胎动观察宝宝健康状态

台湾母胎医学会理事长暨长庚医院妇产部副主任郑博仁医师表示,一般怀孕周期从16到24周,妈妈会开始感觉到胎动,直到怀孕32周时为最高峰,并会持续维持到生产分娩前。因此建议孕期满28周的妈妈,均应养成固定监测记录胎动的习惯,因为胎动次数「明显减少」或「突然改变」,很有可能是胎儿健康产生异常的重要警讯。且依据统计资料显示,在胎死腹中的个案里,有55%的孕妇曾有胎动减少的经历。

胎动型态多变  妈咪「自我感觉」最重要

郑博仁医师指出,目前胎动的正常次数并没有一定标准。临床观察,胎动普遍会随昼夜周期、胎儿睡眠规律性、孕妇姿势、环境等变化,最长胎动间隔时间平均为50至75分钟。而随著妈咪个人体质、生活作息不同,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胎动型态,故妈妈应熟悉且熟记每天的正常胎动,才能在有异状时警觉求诊治疗。郑医师强调,目前预防胎死腹中仅能靠孕妇己身的警觉性,如妈妈怀疑胎动有减少或停止现象,需立即寻求医师专业意见,切勿抱持再观察的心态而延误就医治疗。

监测胎动、接种疫苗  用心守护宝宝健康

郑医师提醒,孕期满28周的妈妈需养成每日测量胎动的好习惯,此外也可参阅由亚太母胎医学基金会发行的「28孕周,关键时刻」卫教手册,透过填写胎动纪录表格,更加了解频率型态,产检时也可作为医师参考数据。此外,因新生儿通常在出生两个月后,才会陆续接种疫苗,在此之前,则是宝宝最脆弱,病毒容易入侵的免疫空窗期;建议妈妈可于孕期28至36周时,接种减量三合一百日咳疫苗(Tdap),预先透过脐带提供胎儿保护抗体,进一步守护宝宝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