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丹青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各家保險公司的開門紅爭奪戰硝煙基本散去。

  GPLP犀牛財經注意到,由於各家保險的發力點各有側重,有的拼普通壽險、有的拼分紅險、還有的拼重疾險,因此落實到保費數據上也是相差萬別。

  以上市保險公司爲例,各家公司1-2月原保費同比出現分化,既有中國人壽累計同比增長22.4%,也有國華人壽原保費同比下滑33.6%。

  此前,天茂集團發佈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國華人壽1~2月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約爲146.3億元,相較去年有大幅下滑。

  對於前兩個月保費下滑的現狀,國華人壽對GPLP犀牛財經表示:這是公司有意對業務規模進行適當控制的結果,目前公司正在有意淡化開門紅概念,追求業務的全面均衡發展。

  2019開門紅不再“紅”

  根據公開信息統計,國華人壽2019年1~2月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約爲146.3億元,同比下降33.6%,2018年同期原保費收入爲220.4億元。

  而根據監管層的數據,去年國華人壽原保費收入345.25億,因此1~2月原保費收入220.4億元佔全年保費收入的63.83%。

  那爲何開門紅沒“紅”?

  國華人壽對GPLP犀牛財經表示,隨着壽險業發展模式的轉型,以及監管政策的引導,開年以來公司淡化開門紅概念。這樣將有利於公司業務全年均衡發展。今年“開門紅”期間,公司推出的產品均爲長期儲蓄產品和保障型產品,這是迴歸保障的切實體現。同時,“開門紅”期間市場競爭激烈,出於成本考慮,公司有意對業務規模進行適當控制。

  自 2016 年起,國華人壽就開啓轉型之路。國華人壽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 2019 年2 月末,公司轉型成效逐步突顯。今年1-2 月,公司累計期繳保費同比增長 157%,以保障期 10 年以上產品及風險保障型產品爲主的高價值保費同比增長 383%。其中,銀保渠道高價值保費同比增幅 516%。

  在國華人壽看來,業務轉型需要一個過程。 2019 年國華人壽明確提出了“穩規模、調結構、練內功、謀長遠”的工作方針,並表示公司將繼續以壽險公司經營基本規律爲指導,堅持保險姓保,堅持算賬經營,堅持創新發展,保持適度業務規模,持續推動業務結構優化,資產配置結構優化,穩步推進資產負債匹配,持續強化新技術應用和人才儲備,完善公司經營管理體系,全面提升公司經營能力,確保公司實現長期、健康、可持續發展。

  大病保險經營資質被取消

  GPLP犀牛財經注意到,國華人壽最近還經歷了另一個打擊。2月27日,中國銀保監會根據相關規定並結合大病保險業務開展以來的情況,對大病保險經營資質名單進行梳理並作出調整。

  根據公示內容,共有32家保險公司獲批,其中人身險公司17家,財產險公司15家。新的名單中,“五進七出”,獲批總數量略有下降,在人身險公司一欄,失去大病保險經營資質的有國華人壽、平安人壽、富德生命人壽、華夏人壽四家險企,在財險公司一欄,亞太財險、華泰財險和天安財險三家也失去了經營資質。

  什麼是大病保險經營資質呢?

  實際上,大病保險解決的是人民羣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突出問題,這裏要注意,它和商業健康險中的重大疾病保險是兩碼事,大病保險仍屬於基本醫療保障範疇。

  在業內人士看來,保險公司參與大病保險,一方面可以獲得保費收入,如果經營的好還可能有結餘,並以適當的比例分享該結餘。在參與該項業務後,保險公司可以有機會面對更大範圍的城鄉居民,銷售公司的其他相關產品以此拓展業務。這對於險企來說是非常希望的得到的。

  另一方面,雖然各家保險公司都積極申請相關業務資質,但在實踐中還是以大型壽險、財險公司開展相關業務爲主,所以擁有大病保險經營資質,也是一種綜合實力的間接表現。

  對照《保險公司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中經營資質相關要求,本次失去大病保險經營資質主要原因就是償付能力低於相關標準。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其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爲131.28%、122.69%。

  對於本次未能入選大病保險經營資質,國華人壽也是深表遺憾,稱未來公司將繼續關注大病保險市場,積極做好大病保險相關技術和能力儲備,待自身經營條件成熟後,公司將向監管部門申請大病保險經營資質。

  95億增資仍在路上

  針對償付能力指標表現不佳,國華人壽已經開始在行動。

  去年12月,國華人壽引入湖北國資三家股東與天茂集團向公司共同增資95億元,目前,增資事項正在報請銀保監會批准。預計增資完成後,國華人壽的償付能力將得到大幅提升,可滿足保險公司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業務經營資質償付能力相關要求。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室副主任朱儁生曾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中小型保險公司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壽險公司的轉型還未完成,保證持續發展能力的壓力還在,大部分保險公司還未進入內生的資本補充通道中,未來保險業的增資還將繼續維持。

  GPLP犀牛財經認爲,償付能力不足雖然可以通過增加註冊資本金得到有效解決,但面對其他轉型中的痛點難點問題,仍需保持耐心,嚴陣以待,全方位進行治理。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