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我是普羅卡斯特

上週的護膚定製文章發了之後,很多同學問到了很多具體的產品之間的搭配,尤其是哪些產品不要一起用,或者一起用要小心。

之前在實驗室我們寫過這個話題,今天再詳細說一下。

前提條件: 你要看知道去看成分表

爲什麼呢?因爲我這裏不會寫具體產品的,你用的產品功效成分是什麼,大概什麼濃度,你要自己通過成分表來判斷。

有同學說你得有具體產品啊,我寫了具體產品也沒什麼用。比如含煙酰胺的護膚品也不多,估計也就幾萬種,我就算舉 10 個產品的例子,也還是有人就覺得「我用的這麼出名的微商三無諾獎得主研發的產品都不寫,淨整些沒用的,垃圾。」

像遠古時期著名美學評論家腦殘子說的:容顏必逝,唯蠢永恆

所以這篇文章不會太提到具體產品的,如果你不知道你用的產品功效成分是什麼,那你得去看之前的文章,這不是這篇文章要解決的。

所以這篇文章的前提就是:你知道你用的產品功效成分是什麼,或者你知道怎麼通過成分表看功效成分

高濃度/刺激性產品,都應該謹慎一些

爲什麼提這個呢,因爲我很擔心有同學會在特定語境下忽略一些正常的風險

比如我們假設 X 產品和 Y 產品都是猛藥,而且 X 和 Y 因爲一些原因不適合一起使用。

那麼當我提醒大家「 X 和 Y 一起用刺激性會很大」的時候,很多同學就會忽略 X 和 Y本身就刺激性很大,本身就應該小心使用

所以,如果你現在已經在用一些刺激性很大的產品,那麼本身就要謹慎疊加

不僅敏感肌應該小心,耐受皮膚的同學也應該小心,不要太盲目。

尤其現在高濃度產品越來越多,這類的概念也越來越受歡迎,很多同學也覺得與其慢慢來不知道哪年有用,不如來點兒猛的。

VC & VC 衍生物

VCVC 衍生物很多同學並沒太分清楚。

VC就是抗壞血酸,名字簡潔,因爲需要比較低的 pH 所以刺激性大一些

VC 衍生物一般在成分表裏是「A抗壞血酸B」比較溫和。這其中 A 和 B 可能只有一個 (比如抗壞血酸葡糖苷,3-o-乙基抗壞血酸),也可能兩個都有 (四己基癸醇抗壞血酸酯)。

這樣子應該知道 VC 和 VC衍生物的關係和區別了吧!

VC是可以和VC 衍生物一起使用的,很多VC 類產品自己也是這麼搭配的,一方面提供足夠的效果,另一方面還能稍微緩和一下刺激性

在和其他成分搭配的時候,更多就是要注意VC 產品低 pH可能會讓這個產品有類似的特點

而使用VC 衍生物的產品,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百搭的,適合敏感肌使用。

▍酸類 + 煙酰胺

煙酰胺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它本身的刺激性不算很強,但濃度高了之後,刺激性也還是比較明顯的。

這是因爲煙酰胺刺激性很大程度來源於其中的煙酸,是伴隨在煙酰胺中的雜質,它會引發皮膚的發紅啊、刺痛啊這些刺激性反應。而且因爲工藝和生產方式的原因,可以一定程度程度上降低,但目前還不能完全去除。

那麼這個雜質從哪裏來呢?主要有兩個來源:

原料本身

外部環境導致新生成的

煙酸合成煙酰胺時自帶的雜質,而煙酰胺在產品中的濃度就直接決定了煙酸的濃度。因爲工藝和原料來源的關係,不同的廠家中煙酸雜質的含量也許有些不同,但是至少目前是無法避免的

另一方面,當煙酰胺酸類一起使用的時候,過低的 pH 值也會讓一部分煙酰胺轉化成煙酸,相當於額外增加煙酸的量,從而導致刺激

酸類 + 多肽

這個比較直接,因爲肽的適合 pH 值和酸類比較衝

多肽類成分有一部分是植物提取或者是微生物發酵的,不過越來越多的都是利用固相法合成,再過柱啊脫鹽啊等等步驟,最後得到的產品。

雖然「多肽」類成分現在已經非常非常多,性質也千差萬別的,但大多數都還是在接近中性的範圍內,主打多肽的護膚品基本上 pH 值也會在接近中性不會偏差太多。

所以如果你把多肽類成分酸類放在一起,可能就會多肽類成分有影響了。尤其多肽類因爲作用方式的原因,普遍含量不會太高,真的受到影響的話很可能就是全白用了。

當然,實際使用中究竟會有多大影響我也不好判斷,不過謹慎起見,如果你還是想兩個一起用的話,可以在中間多間隔一些時間,這樣可能影響會稍微小一些。

另外,如果是純 VC(抗壞血酸) 的話,在這裏也可以當作酸來對待,主打純VC的產品 pH 一般也比較低。

酸類 + A醇

這兩個不建議放在一起刺激性都比較大,而且對皮膚都有比較大的破壞作用。

酸類強力的去角質成分,會把皮膚表面剝脫掉,有些酸滲透性比較好還有消炎殺菌的效果。

A醇同樣是會對皮膚屏障有一個先破壞再重建的過程,不單單是刺激性的問題。

這兩個成分一起用,就是同時在對皮膚做破壞,這樣的結果不僅是可能用產品會覺得有刺痛啊這樣的表面現象。

當皮膚的保護功能不完整的時候,你對紫外線等等外部條件的保護能力也會變得更弱。也就是說你更容易被曬黑、曬傷更容易受到溫度、氣候、霧霾的影響,對於一些細菌啊等等有害物質或者成分的防禦能力更低。

所以即便是耐受性皮膚的同學,也非常不建議這麼搭配產品來使用,即便你說用一個之後等倆小時再用下一個,我也不建議。

VC + A醇

如果是純 VC,那就不太推薦。因爲純 VC 想最大發揮作用的話 pH 比較低,可能要 3.5 甚至更低,這麼低的 pH 本身刺激性就比較大,和A醇再放在一起,刺激性更大。這個原理類似上面說的「酸類+A醇」

而如果是VC 衍生物的話,還是可以的。VC衍生物的適合 pH 相對比較友好,相對比較溫和,是可以和 A醇一起搭配的。

有些成分不要重複用很多次

最典型的就是酸類和A醇,即便這兩種單獨使用你都能接受,同時使用也應該謹慎選擇。

原因很簡單,單獨使用一種已經很刺激了,你再同時使用好幾種,豈不是更刺激?

比如A醇、酸類、VC 這樣的刺激性本來就很強的成分,每一種裏面選擇一個就可以了。

沒有必要說我敷一個A醇面膜,再用一個A醇精華,再用另一個A醇精華,再用一個A醇面霜。

沒有必要這麼重複來用,心急喫不了熱豆腐護膚也是要慢慢來纔行

上週我在「普普的實驗室」分析了EGF(表皮生長因子)怎麼就被禁了?還介紹了入門級的光電類醫美「光子嫩膚」

相關文章